重阳节.关注老龄化

春子

<p class="ql-block">春子:2025年10月29日18点58分.上海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年年重阳 ,又到重阳 ,先祝大家好运 🌻安康🙏 如今六零后们也走到了午后,关注老龄化 ,就是关注我们自己。</b></p> <p class="ql-block">近十年来大家目睹了养老问题(其中也包含了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是如何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次要位置,一点一点攀上主要、直至核心部分的。而这背后,又是一笔多么沉重的负担——远不仅是财政上的。</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三甲医院里的护工——春子拍摄</p> <p class="ql-block">随着生活生平改善和医学进步,全社会的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了,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福音。但它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各种慢性病的大量增加。这不仅是压在每一个家庭、每个为人子女身上的负担,也是整个社会的一笔巨大成本,而且未来会一天比一天沉重。</p> <p class="ql-block">◎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中国超六成的老人处于独居状态,真正能像以前那样常年与子女住在一起的,只有26.8%。</p><p class="ql-block">◎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1种及以上慢性病困扰。拿最常见的糖尿病来说,我国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550万,占全球四分之一。</p><p class="ql-block">◎统计显示,将近四分之一的老人慢性病问题,是子女代为提问了才得知的。</p><p class="ql-block">◎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比例已超过80%。</p><p class="ql-block">这还是全国平均,大城市的情况更加触目惊心。显然,我们需要探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人性化程度更高的养老模式。而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如果活得不健康,某种程度上还给自己造成痛苦,给家人及他人带来拖累。</p> <p class="ql-block">疲劳的护工——春子拍摄于上海某三甲医院</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听人感慨,为什么今天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肿瘤……的人那么多?原因可能有很多,也很复杂,但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慢性病说到底就是老年病。</p><p class="ql-block">活得更久,固然是现代社会赐予人类的福音;但如果活得并不健康,那么这种福音就会大打折扣。对于这个问题,悲观预判有两大基础:一是基于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变迁趋势;另一方面,是城市化、人口流动引发的传统家庭结构解体;第三是中国商业化养老服务产业发育相对缓慢,一时半会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改观。</p><p class="ql-block">所以周围同龄的朋友经常聊起:我们这代人的前半生是幸运的,我们享受到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但我们的老年将会是相当凄凉的。大家可以看看日本,而我们的未来不如他们(我国人口数量多 少子化 国家财力 社会化养老程度低)。</p> <p class="ql-block">去年四月在安吉县高山徒步,路过老屋门前,看周边就这一户人家,很好奇——进屋看看,跟她聊聊,老人很健谈,声音洪亮,她说“现在每月养老金300块,感谢毛主席,感谢习主席。”</p> <p class="ql-block">山里独居的老人——春子拍摄</p> <p class="ql-block">视频记录⬇️</p> <p class="ql-block">人们,终将老去。老去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不可预测的疾病,如脊柱 关节 肢体 语言 听力 心脑血管等脏器功能的严重衰退,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少人会经历摔倒,绝不只是一次摔伤、一次骨折,而是给老人的身体带来滑坡式的变化,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一场「灾难」。经历过摔倒的老人,很难「体面」。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孙晓红看来,评估老年人能否体面生活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能否独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老人能独立行走、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说明躯体功能不错;可以准确用智能手机的软件找到陌生的地方,就证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也没有问题。还在寻找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古镇茶馆里的老人——春子拍摄</p> 老年生活有千万种模样 <p class="ql-block">老去意味着一系列的变化,往往是身体最先发出信号。一线城市工作的**母亲55岁时,她邀请妈妈到自己的城市一起生活,日行两万步也开开心心。而五年时间过去,当妈妈来到60岁,行程还没到一半,她就已经疲惫了。就好像进入了午后的时光,你看着光线一点点暗淡,意识到这一天还有很多事来不及做,但同时也会感慨,今天的夕阳真美,晚霞也难得的灿烂呢。</p> 不恐惧衰老    因为我们 终将老去 <p class="ql-block">人类向死而生,据说有一种衰老是从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开始的,在那之前你习惯了尽全力照料跟前这个小东西,但也替他做所有重大的抉择。直到有一天他跟你顶嘴,做自己的决定 ,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再仅仅是你的孩子,他有自己的自由意志,然后他上路出发,去远行、去追逐梦想、去瞎折腾,而你的家变得空荡荡。那一刻开始,你知道你老了。但是这样一种衰老跟多数人恐惧的衰老有本质的区别,许多人害怕衰老是因为感到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起初仰赖的脑力或美貌已不在,真真切切感受到人生之路的下降之势势不可当,感受到一种刻在基因里面的自然铁律在你面前徐徐展开,就像秋天注定失去,冬天注定来临。</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塞罗写给他朋友的:“衰老虽然令人气力不再,但是也能使人摒弃种种令人堕落的欲望。比如,饕餮之欲和嗜情之欲,衰老令他人对自己的期望降低,老人就有更多的闲暇和朋友交谈,也能够更坦然的直面衰老。人类应该寻找到自己生存的尊严,迎接自己生命的不同阶段,就是年轻有年轻的美好,衰老有衰老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后 阳光明媚 </p> <p class="ql-block">送一首《远走高飞》</p><p class="ql-block">我一路看过千山和万水</p><p class="ql-block">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p><p class="ql-block">日晒或是风吹 我都无所谓</p><p class="ql-block">路边那朵蔷薇 鲜红的纯粹…</p><p class="ql-block">如果迎着风 就飞</p><p class="ql-block">俯瞰这世界 有多美</p><p class="ql-block">让烦恼都灰飞</p><p class="ql-block">别去理会 自我藉慰</p><p class="ql-block">如果还有梦 就追</p><p class="ql-block">至少不会 遗憾后悔</p><p class="ql-block">迎着光 勇敢追</p><p class="ql-block">翻过了山坡又踏过了水</p><p class="ql-block">跟心走别管东南和西北</p><p class="ql-block">前行或是后退 靠直觉发挥</p><p class="ql-block">日落下的余晖 有一点凄美</p><p class="ql-block">拥挤的城市 布满了虚伪</p><p class="ql-block">何必去辩解谁错或是对</p><p class="ql-block">就让一切回归 童真的滋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那自由的感觉 不会累…</span></p> 只要能独立 就能体面的生活 <p class="ql-block">马克西姆·高尔基在回忆录中说, 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告诉他:“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以外什么东西都有了;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什么东西都没有。” 这是关于“信仰与匮乏的两端都通向精神依托”的洞见。</p><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应该把上帝换成“文学”,多数人需要文学,因为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缺乏被聆听、被理解的机会,而文学——就是他们的语言、他们的信仰。</p><p class="ql-block">文学就是当代人的“上帝”:它既不拯救,也不审判,它只在你最孤独的时候,让你听见自己的心声、呼吸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祝我们六零后:在变老的路上,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用最美的光,把未来点亮🌇</b></p> <p class="ql-block">#九九重阳 #久久长长#老龄化到来 #老人生活质量#坦然面对衰老 #家庭社会养老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子:2025年10月30日重新整理编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