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白云山有感

路子

<p class="ql-block">  居住广州已有五十余载,且家离白云山不出三站路的距离,然重阳节上白云山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这皆于第一次重阳节登白云山人多拥挤,步行劳累的遭糕体验,故此后,登白云山我是绝不选择重阳节这天,不去凑那份热闹。记得第一次重阳节登白云山,是在我女儿6、7岁的时候,也就是30多年前,那时,我们已经居住在白云山脚下麓湖公园旁的住宅小区,离白云山算是很近了,但要去游玩,还是觉得不太容易,颇多折腾。一是通往白云山景区的公交车辆不多,也没私家车,要去白云山得转好几趟公交车才能到达。二是大家都赶在重阳节这天上山,通往白云山附近的马路上人流、车流拥挤,<span style="font-size:18px;">堵得水泄不通,家门口的路口都拉了警戒线,交警忙前忙后维持秩序,一番折腾下来,还未登山已先心累,到了山顶更是人山人海,基本是无法挤上观景台。</span>所以觉得重阳节登白云山总是一件受累挨挤的不爽感受。几十年过去了,在白云山脚下,我们竟然没有重阳节再登白云山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我们退休后,休闲时间多了,又持有广州市老年人优惠证,加上通往白云山的公交车地铁既便利又就脚,<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日里去白云山、云台花园或是新开发的云萝植物园,早已是说走就走的简单轻松事</span>,但也一定会避开重阳节或者节假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重阳节,我和老伴上午出门时竟然发现通往白云山的路口没了交警的身影,也没了围栏起来的警戒线。老伴笑着揣测:“许是登山人少了,不需交警维持秩序了。”于是他提议上白云山去看看。我们揣着老年优待证,在家门口搭上旅游1号线,车轮轻转间便到了白云山脚。来到了云台索道检票口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才知先前的猜测是错的,这里人头涌涌,热闹非常,通往索道检票处,</span>弯弯曲曲的通道里,人流如长溪缓缓有序前行。环顾四周,身边多数是像我们一样的老年人,夫妻相携的,三五好友结伴而来的,带着小孙子孙女一起登山同乐的。我们跟着人流在蜿蜒曲折的通道缓缓前行,虽然人数很多队伍很长,但大家都遵守规矩,自觉排队,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队,但没了拥挤的烦恼和等待的烦躁。终于乘上缆车,坐上舒适明亮的车厢,随着车厢慢慢上升,四周远近的景物尽收眼底。向下望去,只见还有源源不断的人群涌进云台登山索道,索道检票口人头攒动,人龙蜿蜒。而在一旁的登山口,人行步道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缓缓而行。望着两条人流截然不同的上山通道,不觉感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子宽裕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老年人也不会为几文钱精算计较太多,大家便舍弃了步行,选择了舒适明亮便捷的缆车。坐在高高在上的缆车厢里,窗外的景致尽收眼底,远处楼宇林立,脚下林木苍翠,既饱览窗外美丽景色,又享受轻松登顶的惬意。跟几十年前重阳节登山受累挨挤的感受实在是天壤之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来到美丽的白云山大广场,山顶飘来阵阵的晨风轻拂着人们洋溢喜悦的脸颊,迎面而立的</span>花坛里上用红花拼出的“白云山欢迎您”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句暖人心田的热情告白,让每位登山者有如归家的喜悦和温馨。广场中央的粉色拱门上书写“十五运十五山”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亮得晃眼,像是把这份赛事的期待直接铺在了眼前。树梢上垂落的红灯笼最是讨喜,一串串坠着,风一吹就轻轻晃动,活脱脱像挂满了枝头、熟透了的红果子,把整个广场的喜庆都提了起来。人们在这片喜庆中自由穿行,有的围坐聊天,有的举旗起舞。如茵的草地上,俏皮可爱的卡通装饰点缀其间,连空气都带着节日的甜味。我深吸一口气,脚步轻快地登上通往山顶的白云晚望观景平台。这里聚集了更多的老老少少,一些打扮时尚的大姐姐们以楼宇林立的广州市城市轮廓为背景,依偎着扶栏,搔首弄姿摆拍留影。几名身穿靓丽服饰的游客正挥舞着红色旗帜,踏着音乐节拍欢快起舞。围观的人们有的举起手机咔咔拍照,有的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我默默举起手机,咔咔一阵拍照,将这些美好的画面悄悄存进记忆的相册里。</p><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的左侧讲古台上,走廊石凳被游人占得满满当当,孩童的笑声裹着零食的甜香飘过来,让我唤起五十多年前青春回忆,那时我们一群同学来到此处过团员活动日,我们就是坐在或依靠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墩吃着零食,开心闲聊。光阴似箭,岁月更迭,我们已从青春激扬的青年人,走到了能从容打量旧地的年岁。走廊里的喧闹依旧,只是当年并肩的身影早已散落四方或已活成了陌路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看边走边想,思绪万千感慨万千。这时耳边传来一声奶声奶气的童声,爷爷奶奶你们看,好漂亮的登高扶梯。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摩星岭脚下的观光扶梯旁。这是白云山景区内新建不久的观光扶梯,扶梯总长度为60米,抬升高度为26米,全程共有两段扶梯,大大节省了游客登顶游玩的脚力和时间。这座设计美观简洁的扶梯即是便利游客的工具又是美化景观的装饰。游客在乘坐扶梯和行走栈道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整个白云新城尽收眼底,傍晚时分还可能邂逅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绚丽景象,为登山之旅增添了更多的观赏乐趣。像这种便民利民的游乐设施,白云山管理部门没少花心思,多方听取采纳意见建议,从既从大处着眼之处优化观景环境,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立景点之间的摆渡车,观光缆车等等,也着眼细微之处</span>,在每一处细节里尽量做到便民利民,如,曾经简陋的登山步道旁,多了带USB充电口的木质休憩椅;老旧的指示牌换成了夜光电子屏,洗手间位置一目了然;沿途的小卖部变作文创店,印着山景的书签、帆布袋成了新景致。连专门为老人开辟的康养步道,都贴心地在路边立了植物科普牌,走起来既平缓又有乐趣。最近还在登山步道上描绘了各种漂亮的花卉和寓意美好的语句。沿着这花团锦簇花道攀登,心情愉悦,心旷神怡。登一次山,看的是景,念的是岁月,暖的是日子里的这些小改变。</p><p class="ql-block"> 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阳登高,现如今已经不是难事累事,而是充满乐趣和愉悦的游乐之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