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清晨6:30,我走出旅馆独自一人沿山路向上而行,四周一片寂静,只听见山溪哗啦啦地流淌,我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汶川“金城生态康养”之彭家沟农庄。</p> <p class="ql-block"> 农庄里,路边的宣传牌显示“汶川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示范基地”一一生态康养、运动颐养、老年文养。羌族文化中的羌酒、羌歌、羌绣、羌碉文段很好的展示眼前,可惜,这里已是杂草丛生,人去楼空。</p><p class="ql-block"> 前方无路可走,我原路返回至寿溪湖畔,向着致远桥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寿溪湖畔,寿溪河水在宽阔的低坝上泻下,对岸春风阁红色碉楼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格外醒目,前方横跨两岸的致远桥形似波浪形的棚顶设计构成了曲线美。</p> <p class="ql-block"> 致远桥对面的阿坝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阿坝州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将在这里举办。</p> <p class="ql-block"> 我走过致远桥来到河对岸,又一次上行经过春风阁,来到禅寿老衔。</p> <p class="ql-block"> 走入禅寿长街,在万年台对面台阶处寻到了水磨古镇文化景点之字库塔。</p><p class="ql-block"> 字库塔,也被称为“敬字亭”或“惜字塔”,是我国古人专门用于焚烧字纸的建筑。水磨古镇的字库塔是这一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造型庄重肃穆,样式别致精巧。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已经在全国普及。</p><p class="ql-block"> 水磨古镇字库塔不仅承载着古人对文字的崇敬之情,也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古镇如水墨画卷,远山与薄雾交织,如梦、似幻,美不胜收。古街建筑更显古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 绘就古街建筑秀美画卷,每一块石板,每一砖每一瓦,皆是时光的低吟。</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禅寿老街才走了还不到一半,就已是8点过半,于是我原路折返,赶在9点之前回到西羌汇建筑处,与强装检查组志愿者一起进入工作场地,开始了一天的强装检查工作。</p> <p class="ql-block"> 越野赛前一天,大批选手们陆续到达主会场,来领取比赛物资,因此,我们强装检查组从早晨开始一直忙碌,按要求检查每位选手自带的装备,直到傍晚八点多,留守两位志愿者等候迟到的选手,我们则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返回旅馆休息。</p> <p class="ql-block"> 9月21号凌晨5点,志愿者们就已乘坐大巴车赶往汶川映秀镇,此时天仍下着雨,黑茫茫的夜色里比赛选手们纷纷到达,经过存包、强装检查等流程进入起跑赛道,劲爆的音乐声中主持人与众选手们互动。清晨6点、6点半,越野赛50公里、35公里组分别发枪,黎明前的夜色里选手们冒雨跑入山野赛道。</p> <p class="ql-block"> 越野赛50公里和35公里选手出发之后,我们志愿者又乘坐大巴车回到了水磨镇佛山大桥越野赛主会场,这里还有越野赛30公里和15公里两组选手起跑这一激动时刻。8点、8:30,两组别参赛选手出发跑入征战赛道。</p> <p class="ql-block"> 四位藏羌族美女身着节日盛装来为赛事助兴,应我请求,与她们痛快地合影,灿烂的笑容定格在每一位美女之脸庞。</p> <p class="ql-block"> 独具特色的羌族羊皮鼓表演者上场了,舞者们一手持羊皮鼓,一手挥动鼓槌起舞,铿锵有力的羊皮鼓“咚咚咚”声在主会场响起。开始时鼓声沉闷,舞者的舞步简单而迟缓,随着节奏开始加快,舞者的动作力度随之加强,蹲跳转打,粗犷豪还,稳健有力……</p><p class="ql-block"> 羌族的羊皮鼓舞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羌族人民敬畏与热爱的这片热土上心灵与情怀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 充沛的物资准备,只等选手们凯旋归来。</p> <p class="ql-block"> 越野赛选手们都已征战在各自的赛道上,我们也放松下来。由于主会场有阿坝师范学院学生志愿者服务替班,我们则回旅馆休息,下午2点来交班工作。</p> <p class="ql-block"> 参赛选手在赛道上的跑步身姿,节选自“2025猛犸象熊猫超级山径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晌午10点刚过,上海志愿者吴晶叫我,打算去距离19公里处的汶川映秀镇,我欣然同意,因为“512”汶川大地震始终记忆在我的脑海里,我要去看看那里灾后重建的模样。于是,两人立马出门与一位正等车的已完赛15公里选手一起拼车打的去往映秀镇。</p> <p class="ql-block"> 映秀镇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位于G350中国熊猫大道与G213、G317的交汇点,岷江穿镇而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阿坝州汶川映秀镇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重建后特别开发的纪念性和文化主题景区。映秀作为大地震时的震中,灾损严重。镇上至今还保存有地震震源点、漩口中学等地震原貌,并新建了“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以纪念那悲惨的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来在映秀镇,首先去参观悼念“512”汶川大地震之漩口中学遗址。</p><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所重点中学,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拆迁至映秀镇,总投资6500万元,学校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有学生1527名,教师133名。“5.12”大地震造成了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27名学生,2名教师严重受伤,其中3人被截肢,12名学生成了孤儿,造成21个单亲家庭。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对该校极为关心,5月16日在成都市三所大学复课,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全校师生于2008年7月迁到山西省长治市过渡。</p> <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遗址广场上,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这片土地上,破碎汉白玉表盘雕塑,指针永久定格在地震发生的14时28分。</p><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遗址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地震遗址,主体建筑包括倾斜的教学楼、宿舍楼等地震废墟。该遗址自2009年起成为国家级地震周年祭奠仪式固定会场,截至2024年已连续举办十六届官方追思活动。遗址核心区设有定格地震发生时刻的破碎表盘雕塑、纪念遇难者的《汶川时刻》雕塑群及铭刻抗震救灾历程的记事碑墙,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遗址主体保留五层框架结构的主教学楼倾斜废墟,其西南侧可见完全坍塌的阶梯教室残骸,东南方位存有学生宿舍楼倒塌形成的建筑堆叠体。倾倒教学楼前设置直径12米的破碎汉白玉表盘雕塑,指针永久定格在地震发生的14时28分 。西侧建有长30米的记事碑墙,以浮雕形式完整展现地震灾情、救援行动及重建历程 。</p> <p class="ql-block"> 地震破坏,5层阶梯教室只露出地面2层。</p> <p class="ql-block"> 地震破坏,5层公寓楼门窗破碎,严重变形,也只剩下地面4层。</p> <p class="ql-block"> 地震破坏,图书馆与会议室严重变形。</p> <p class="ql-block"><b>七一中学新址</b></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党员自愿缴纳“特殊党费”捐建的新学校,凝聚着无数共产党员的心血和全国人民的大爱。该学校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两院院士吴良镛担任设计顾问,江西海力建设集团承建。建设用地面积4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39平方米,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规划设计24个教学班,可供1200名学生学习、住宿,新校舍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以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建筑物符合“八级抗震、九度设防”标准。</p> <p class="ql-block"> 走出漩口中学遗址,来到“家国情怀”广场。</p> <p class="ql-block"> 为永远铭记和传承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汶川县在紧邻漩口中学遗址处修建了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宣誓广场。广场主体由“<b>‘母亲·初心’主雕塑 +地面‘拳头’图案浅浮雕+中华民族五千年家国情怀文化展示</b>”三部分组成,寓意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 映秀镇“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建在公路边的半山腰处,我和吴晶拾级而上,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集体埋葬区(俗称映秀万人坑遗地),献上水果祭拜遇难同胞,我们的心情沉甸甸的,肃穆地三鞠躬拜祭。</p><p class="ql-block"> 作为纪念性遗址,它承载着对逝者的哀悼与历史警示意义,现已成为地震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坐落在映秀镇渔子溪村半山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b>纪念馆由钢筋混泥土框架和钢结构构成,占地88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分为序厅、特大地震-破坏惨烈展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自立更生-科学重建展区、科学应对-防震减灾展区五个部分,</b>大量运用声光电结合的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游客可以如临其境,感受地震灾害,缅怀学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p> <p class="ql-block"><b>特大地震,损失惨烈 </b></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到11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b>灾区大地,损失严重</b> </p><p class="ql-block"> 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造成4625万多人受灾,其中374643人受伤,87149人遇难,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地震造成城乡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其中四川灾区7717.7亿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孤岛自救,守望相助</b></p><p class="ql-block"> 地震爆发后,四川省阿坝州极重灾县和重灾县的各乡镇成为交通、电力、通讯中断的“孤岛”,各级基层党组织紧急成立了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共产党员一马当先,成为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广大受灾群众临危不惧、守望相助,积极展开了孤岛自救。</p> <p class="ql-block"><b>众志成城,抗震就灾</b> </p><p class="ql-block">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难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p> <p class="ql-block"><b>人民军队大集结,奔赴灾区大营救</b></p><p class="ql-block"> 截止2008年9月11日,来自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总部直属单位及武警部队的23个军级单位、93个师旅级单位、389个团级单位的14.6万名部队官兵和7.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和医疗服务。</p> <p class="ql-block"><b>不畏艰险,抢通保通</b></p><p class="ql-block"> 交通、电力、通信等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冒着余震频发、山体滑坡的危险,置生死于度外,在峡谷密林中开辟通道,在崇山峻岭间抢修线路,迅速恢复交通、电力、通信,构筑了一条条通往灾区的生命通道。</p> <p class="ql-block"> 医护人员奔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医护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p> <p class="ql-block"> 救援人员使用过的帽子、衣、裤、手套,以及铁锹、铁铲等工具,还有救援设备等等……</p> <p class="ql-block"> 请 默 哀</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作梗</p><p class="ql-block"> 请向一条跳麻花舞的道路默哀</p><p class="ql-block"> 请向随覆向这条道路的泥石流默哀</p><p class="ql-block"> 请向被泥石流裹挟的一朵来不及开放</p><p class="ql-block"> 就永运沉埋到谷底的小花默哀</p><p class="ql-block"> 这小花有一个蒲公英飞翔的梦</p><p class="ql-block"> 一个降落伞尚未打开的愿望</p><p class="ql-block">请向这蒲公英的梦和降落伞的愿望默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请向一面钟默哀</p><p class="ql-block"> 向那上面凝固的十四点二十八分默哀</p><p class="ql-block"> 大地耗尽了体能一片漆黑</p><p class="ql-block"> 请向这永远闭合的瞳唇沉默的漆黑默哀</p><p class="ql-block"> 只有悬湖像一柄剑被擎到人们头顶</p><p class="ql-block"> 请向这悬湖默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很沉重的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b>抗震救灾,制度保障</b></p><p class="ql-block"> 资金管理“四个一”制度:</p><p class="ql-block">一个口;一个户;一支笔;一本册</p><p class="ql-block"> 物资管理“四个一”制度:</p><p class="ql-block">一帐;一表;一单;一册</p> <p class="ql-block"><b>大爱无疆清风扬</b></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经过三年的顽强拼搏,我们又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地震灾区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p><p class="ql-block"> 如今,地震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阿坝人始终弘扬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满怀感恩,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不断传承这一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重现了汶川映秀漩口中学在地震时刻,正在上课的物理老师护送学生跳楼逃生,可他还未来没脱身,就被永远地砸埋在教室门口。</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新建的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p> <p class="ql-block"> 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伟大斗争可歌可泣,让世界为之动容,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辉煌成就,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的最佳典范。</p> <p class="ql-block">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映秀地震纪念馆,望着远方的建筑群,心中感慨万分。如今的汶川已涅槃重生,人民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气象,但“512”汶川大地震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这场灾难,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我和吴晶赶回到越野赛主会场,在补给区为归来的选手们补给服务。</p> <p class="ql-block"> 由于比赛前水磨镇已下了几天雨,越野赛赛道湿滑难行,选手们相应速度减缓,组委会决定将原定的傍晚8点结束推迟了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 望着神釆奕奕地选手们陆续走来,那屁股上、腿上的泥泞,无声地诉说着赛道上奔跑的艰辛。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成功完赛,勇气可嘉啊!</p> <p class="ql-block"> 奖牌组志愿者为每一位到来的选手鼓掌喝彩。</p> <p class="ql-block"> 越野赛最后的赛道要穿过禅寿老街,在这里,选手们可以放松奔跑,因为马上就要冲刺完赛了。</p> <p class="ql-block"> 越野赛30公里奖牌。</p> <p class="ql-block"> 天已擦黑,选手们胜利冲剌。</p><p class="ql-block"> 20:30,2025猛犸象熊猫超级山径赛安全顺利闭幕。</p> <p class="ql-block"> 之后,组委会安排丰盛的酒宴,款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们,答谢他们辛劳的付出和热情的服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