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赣州石城离开前往福建建宁,首先去探寻闽江源。</p><p class="ql-block">因几年前有去过金铙山,所以此行不再爬金铙山了😂</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稻田,宛如一幅绝美画卷,让人心情瞬间轻松愉悦起来😁</p> <p class="ql-block">看这路标真的以为闽江源就在前方3公里处😂</p> 看到界碑激动了一下😂 盘旋在群山峻岭之中 <p class="ql-block">翻山越岭行驶8公里山路走到张家山小组,只剩田埂小路了😓</p> <p class="ql-block">在指示牌前犹豫时,遇到一村民问询后才知,顺田埂前行、再沿山脊爬1.2公里才能走到严峰山,闽江正源就在严峰山脚下😳😱烈日当空的,算了、放弃!</p> 探寻闽江源,失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闽江源第一村~台田村出来前往上坪古村🚗</p> <p class="ql-block">上坪古村,位于建宁县东北部溪源乡境内,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760米,处在山间盆地中,明、清两朝是闽赣省界驿站,有古驿道从村中穿过。古村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依山傍水,群山环抱,两腰玉带(东溪、西溪)环绕,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共有20多幢古建筑,最早的建于宋代后期,大部分建于清代,村中的古屋、牌坊、学堂、花园,体现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p> 杨氏宗祠 <p class="ql-block">全村皆为杨震之后裔,自古以来崇文尚学,人才辈出。古代有130多人在外为官,其中两位官居二品、4位官拜大夫。</p> <p class="ql-block">现存有明清时期的书斋有“四知斋”、“海云斋”等,有五代同堂牌坊、杨氏家庙、杨氏社主庙、杨家学堂、大夫第、古香园、司马第、得水园等十几处古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蕴。</p> 司马第 大夫第 得水园 古香园 <p class="ql-block">上坪村保留着较为原始和完整的民俗,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会表演传统的傩舞、花轿古韵宴堂乐等民俗表演。</p> 四知桥 网红民宿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歇一下,尝一碗擂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上坪古村出来回建宁县城</p> <p class="ql-block">建宁县,始设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地名,其行政建制可追溯至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设置的绥安县,南唐中兴元年(958年)正式设立建宁县并沿用此名至今。是八闽大地的起源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也是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和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超级大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宁门,为治理内涝、改造旧城而修建的古城门楼,始建于公元1228年(南宋),2023年重建时发掘了2002年水毁的万安古石拱桥条石用于门楼筑基,并以唐末建宁古称“永宁镇”命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阳门,始建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现存城楼为2014年按明代风格翻修。作为建宁县城的地标性建筑,它融合了历史风貌与现代景观,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p> <p class="ql-block">朝阳门(东门)曾称朝天门,城楼采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设计,与濮溪河穿城而过的景观相映成趣。城门基座采用传统青砖结构,楼阁部分保留了明代建筑特色,展现了古代军事与防御功能的结合。</p> 参观“反围剿纪念园” <p class="ql-block">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前身为建宁县革命史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反映红军五次反“围剿”的历史为主题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包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红军颂》大型青铜群雕、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中央苏区民俗陈列馆等,展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反“围剿”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大型铜雕“红军颂” 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 反“围剿”陈列馆 <p class="ql-block">建宁县是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是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后的筹粮之地,第二次反围剿的完胜之地,第三次反围剿的决策之地,第四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p> <p class="ql-block">建宁反围剿是指1929年至1934年间,国民党相关部门对中国我党领导的红军及其游击队进行的一系列残酷镇压行动。这场运动导致大量无辜群众被杀害,许多村庄被烧毁,无数人流离失所,痛苦不堪。</p> 少共国际师主题展览馆 <p class="ql-block">少共国际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组建的青年武装部队,1933年8月5日在江西宁都成立,1935年2月10日撤编,存续555天。其成员多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甚至包含部分未达到枪支高度的“红小鬼”。 </p> <p class="ql-block">建宁县是少共国际师活动的重要区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全国首个以中央苏区反“围剿”为主题的纪念园,用4万平方米的土地托一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让每个踏入者都成为历史的见证,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建宁,这座位于闽西北的县城,在夜色的笼罩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宁,这座藏于闽赣边界青山碧水间的城市,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红色的精神血脉和鲜活的人文烟火。</p><p class="ql-block">建宁,红色历史的厚重与田园生活的闲适相融合,令人行走其间,悄然沉醉于这份独特的闽地风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