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聚智研新册,英季耘心育栋梁——我校承办洪英人”2025年秋冬季七年级新教材研讨活动

偏铝酸钠!

<p class="ql-block">寓教于乐,词海拾趣。为进一步践行2022年版义教课标理念,探索人教版2024 年秋版七年级教材教学策略,2025年10月29日武汉市洪山实验中学承办了“洪英人”2025年秋冬季七年级新教材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来自洪山实验中学的陈雪健老师以“My Favourite Subject”为主题,于七年级开展了一堂生动活泼、意蕴深长的英语听说课。课堂以轻快的歌谣开启,以情境游戏为引,带领学生步入多彩的学科世界。 </p><p class="ql-block">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图像识词、互动游戏,掌握了学科词汇与核心句型;借助听力任务,捕捉对话信息,理解他人观点;更在采访与汇报中勇敢表达自我,展现语言运用之趣。课堂不仅是语言的习得,更是思维的启迪——教师以“为何学习不同学科”为结,引导学生思考每门学科的价值,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p> <p class="ql-block">洪山实验中学宋晶晶老师执教的七年级英语课《My Favorite Subject》,以“人与自我”为脉络,巧妙编织学科认知与情感表达。课堂以“孔子来访”为引,展开三段递进式任务:初探学科词汇,激活旧知;深析喜好缘由,拓展表达;终悟学科价值,启迪思维。学生于游戏中识词,在对话中练句,借合作中抒怀,不仅掌握了“favorite subject”与“because”句型的运用,更在思辨中体悟每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p><p class="ql-block">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既有语言能力的扎实训练,亦有思维品质的深层培育,更在文化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悦纳差异、热爱学习,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学有所长”。</p> <p class="ql-block">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点评嘉宾,来自洪山实验外国语中学的万群英老师首先对陈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万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亮点:一是听力活动层次分明,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科词汇并分析原因与态度;二是通过结对练习促进口语输出,强化听说结合;三是句型教学以教师示例搭建支架,辅助学生完成观点转换与评价。此外,任务设计主线清晰,以“小校长”身份引导学生思考学科偏好,增强情境真实感。结尾通过“为何学习不同学科”升华主题,渗透学科价值。 </p><p class="ql-block">同时万老师提出两点思考:首先,应重视听力文本的载体作用,在听后引导学生梳理核心句型,明确学习重点;其次,语言输出需兼顾框架与内容,在输入不足时,学生难以进行复杂表达,应提供充分的语言支撑,逐步提升表达深度。</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点评嘉宾杨春湖实验学校张楚乔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张楚乔老师认为,宋老师的课程设计精妙,以孔子为切入点,将学习主题融入文化背景,实现科学育人与文化育人的结合。词汇教学环节扎实而富有趣味,通过音标拼读、看句猜词及图片抢答等活动,强化学生拼读能力,促进学科融合,提升课堂气氛与文化品位。教师还创设真实情境,引入课表模板,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并在输出环节实现从词到句、从句到篇的梯度推进。课程注重综合运用与交际能力培养,并通过分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最终超越语言学习,引导其热爱学科、发现美。整堂课层次清晰、活动连贯,育人导向明确,充分体现语言运用与思维培养的融合,极具借鉴价值。</p> <p class="ql-block">最后,洪山区中学英语教研员陈世强指出,本次研讨旨在通过课例展示,规范听说教学流程。并提出“五环节”模式:情境导入、语言铺垫、技巧渗透、示范对话及角色扮演,以系统化推进教学实施。同时强调“四个融合”:一是融合语言知识,夯实语音、词汇与语法基础;二是融合技能,实现听说与看写结合;三是融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支持;四是融合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与输出性反馈,并渗透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期望以此深化教学实践,提升品牌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