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游,二.娘子关

林冰

<p class="ql-block">娘子关</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娘子关镇。其核心景点——娘子关,原名苇泽关,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依山傍水,居高临下,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一道自然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域内有雄关古堡、长城故垒、飞瀑流泉、小桥流水、古街人家等丰富、奇特的旅游资源,以雄关、险道、崇山、秀水著称,有“太行雄关”和“北域江南”之美誉。它依托特有的地质地貌,形成了长城、瀑布、平阳湖、水上人家四大景点,以独特的水乡村落文化、关隘长城文化、红色军旅文化、民俗传统文化享誉省内外。娘子关镇曾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古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园林乡镇,在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升级版大格局中占据重要一席</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一种说法是娘子关附近有妒女祠,相传为介子推之妹而立,又称娘子庙,娘子关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守此地,故名。</p><p class="ql-block">明代诗人王世贞曾在《娘子关偶成》写道:</p><p class="ql-block">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p><p class="ql-block">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p> <p class="ql-block">关城(娘子关城堡),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城门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东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洞门上镌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宇。绵山上的避暑楼,相传为唐代平阳公主所建。关外是曲折绵延的燕赵古道。1986年,山西省政府将山西省境内“历代长城”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包含娘子关城堡。</p> <p class="ql-block">绵河由此穿越太行山,形成绵河峡谷。由于娘子关地形险要,所以历来为兵家所重,很早就建有城寨等军事设施。娘子关现存的关城是明朝建造。崇祯七年加修了三等砖城。整个关城呈长方形,大部已不存;关城的南面和东面各有关门一座,保存基本完好。1986年娘子关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关城傍山近水,南侧群峰逶迤,峭壁冲天,北侧百丈悬崖之下,绵河湍流急激,冀晋古道偎依绵河、桃河,夹在陡壁深渊之中。娘子关与固关(今新关)相唇齿,井陉(土门关)互锁钥,北连平型关、雁门关诸关,南接九龙、马岭、黄榆等险隘,扼晋冀两省的咽喉要冲,构成了一道沿太行山脊南北走向的半月形纵深攻防阵地。</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军事价值,唐朝“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在苇泽关与唐军进行战斗,镇州王庭凑反,裴度驻兵承天军往讨,朱全忠遣葛从周自土门攻河东,拔承天军,后汉契丹军一度袭据承天军,北宋、金、元时期,娘子关一带也多有战事。</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一带自古多有战事。明朝蒙古部的侵扰,农民起义军从北京西退,直至清代、民国在娘子关累有战事发生。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中,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曾经是重要战场。</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1日-1937年11月2日)为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为保卫太原在晋东娘子关地区进行的一次抗击日军战役,为太原会战重要战役之一。1</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关楼高耸,雄伟壮丽,这里是将帅指挥所。关楼上宿将楼楼前4根石柱上镌刻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东门</p><p class="ql-block">娘子关地处晋冀交界,自古就是晋、冀两地商人往来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一处重要的商贸集镇。2000年代后,平定县娘子关景区成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东与南二个关门,从进关门的地面可以看出建筑的悠久,地面已磨得油光发亮。</p> <p class="ql-block">南关门地面</p> <p class="ql-block">东关门地面</p> <p class="ql-block">东关门地面</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烽火台</p><p class="ql-block">烽火台,古代烽火台也称烽堠,又名狼烟台,是传递战情的重要联络方式,是与娘子关城堡配套的军事设施,娘子关附近共有烽火台两处,一处在家峪沟的山上,一处在炮台山。现存家峪沟山上的烽火台为砖砌方椎形结构,高6米,长6米,宽6米,东侧有高2米、宽1米的门洞,沿石阶而上,有直径1米,长2.6米的井筒为狼烟硐,遇有战隋在狼烟硐内点燃狼烟,即可沟通娘子关与固关的联系。</p> 娘子关老街 娘子关古城墙 <p class="ql-block">从南关门上长城,是一个极大考验,台阶陡得很,趋于90度,一眼看过去都吓人。</p> <p class="ql-block">墙高三丈,一色古砖垒墙。</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长城高处的纪念碑</p> 娘子关长城 <p class="ql-block">西长城</p> <p class="ql-block">西长城</p> <p class="ql-block">南长城</p> <p class="ql-block">南长城</p> <p class="ql-block">东长城</p> <p class="ql-block">东长城</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铁路桥。与兰州黄河铁桥,上海黄浦铁桥齐名,一色德国造。在抗战时期百团大战娘子关战役中,为争夺铁桥,战斗是十分缴烈。</p> <p class="ql-block">别小看这铁路桥,在抗战百团大战娘子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清代正太铁路(即石太铁路)建成,新中国建立后,石太铁路改造成电气化复线铁路,苇(泽关)旧(关)公路及经由娘子关的阳(泉)井(陉)公路也相继建成。交通的发展,使娘子关在军事上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娘子关战役,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夺回铁路拥有权和运输权,保障了兵力运送和山西煤炭运输。切断了日本鬼子掠夺山西煤炭资源的运输。</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瀑布落着30多米,宽10多未,是娘子关的一个主景。位于娘子关城东门东南方向500米处,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岩溶泉群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瀑布由地下涌出的泉水从悬崖倾泻形成,落差超30米,宽度约10米,呈现"悬流百尺,散缕似珠"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其水源来自被当地人称为"海眼"的悬泉,泉水翻滚形成白色浪花直泻桃河。该瀑布四季呈现不同景致。</p><p class="ql-block">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均在此留有诗文,印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先生赋诗赞瀑布</p> <p class="ql-block">平阳湖是娘子关的景点之一,湖上泛舟,观湖水山景,湖边栈道都是一道道漂亮的景光。</p> <p class="ql-block">到了这里总留下足迹拍个照打卡下。</p> <p class="ql-block">在娘子关长城上看了三个黑点,把镜头拉近一看,是三只大鸟。赶快给咔嚓了。一查询才知此鸟叫巨鹮,也有说是黑鹳。不管是什么鸟,都是我第一次所获。</p> 娘子关晨光 <p class="ql-block">早晨站在烽火台上往四周看,当第一缕晨光出耒后,你就会感觉到那山那水那城都带着少女般的秀色,有让人欣赏不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娘子关前读历史,</p><p class="ql-block">英雄事迹感心田。</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歼倭寇,</p><p class="ql-block">革命精神永流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