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希漫行记—把脚印留在阳光与古迹里(六)从塞维利亚到格拉纳达【2】欧洲阳台—内尔哈

空山新雨

<p class="ql-block">内尔哈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马拉加省的一个海滨小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马拉加省东部边缘,处于太阳海岸地区。</span>在太阳海岸星罗棋布着几十座风情万种的小城,内尔哈海岸地势陡峭,山路崎岖,怪石嶙峋,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座,被誉为“欧洲阳台。2025年6月2日中午,我们在龙达用过午餐,大概2点多离开龙达,去往内尔哈。</p> <p class="ql-block">从龙达(Ronda)出发到内尔哈(Nerja)的直线距离约60公里,但受地形影响,大巴实际行驶距离约为100-110公里,通常需要2个多小时左右。从龙达出发,我们先走了一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地公路,从地图上看应该是</span>A-374公路;后来在马拉加转入A-7/E15沿海公路)。一路走来,山地大片的草场、橄榄树林、油菜花田,以及部分沿海区域的旖旎风光,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是5月29日(2025年)到的西班牙,今天是6月2日,虽然这一段路的风景是几天下来的行程中看到的最美风景,但我还是觉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国内大部分的旅途风光不可同日而语。</span></p> <p class="ql-block">农业是马拉加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其农产品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大量出口。2024年,马拉加省的橄榄油出口额增长了44%,达到6.628亿欧元,出口到61个国家,中国也是其重要出口市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拉加<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是安达卢西亚地区第二大城市,西班牙第六大城市,</span>马拉加省的首府,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且旅游资源多样的城市。大约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建立了马拉加,后历经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摩尔人的统治,1487年重新成为基督教占主导的城市。最令马拉加骄傲的是,这里是天才画家毕加索的故乡。据介绍,毕加索博物馆藏有200多件毕加索真迹,涵盖了毕加索各个创作时期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林孔德拉维多利亚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马拉加省的一个市镇,位于马拉加省南部,地处太阳海岸。这里地形多样,陆地沿马拉加山脉南麓延伸,海岸边有低悬崖、海湾和平原相间。主要经济活动为农业、旅游业和商业,特别是旅游业,凭借9公里的海岸线、温和的气候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弗里希里亚纳位于内尔哈以北约6公里,地处安达卢西亚东部的拉阿克萨基亚地区。这里是公路服务区,我们在这里休息了15分钟。</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左右我们抵达内尔哈,大巴停在距欧洲阳台大约需十五分钟路程的地方,我们一行13人跟着小曲走街串巷前往。</p> <p class="ql-block">欧洲阳台是内尔哈最著名的地标,15世纪时,当地人在海边峭壁上建了一座圆形露台。1884年地震后,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视察内尔哈,登上该露台后,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惊呼“这不就是欧洲阳台吗”。从此,“欧洲阳台”便成为内尔哈的美名。</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人们可以360度俯瞰地中海,望见太阳海岸的东西海岸线,还能窥见身后的内华达山脉,天气晴朗时甚至可远眺对岸的非洲大陆。其绝佳的观景体验,仿佛让整个欧洲都置于阳台之上,“欧洲阳台”绝非浪得虚名。</p> <p class="ql-block">站在内尔哈的“欧洲阳台”上,“海天一色”被具象化,蓝得发透的地中海,浪尖碎成的银箔能晃到眼底,连时间都跟着慢了半拍。若说“欧洲阳台”是壮阔的名片,那眼前蓝色的地中海便是私藏的惬意。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海与岸的轻声对话,让人想把这片刻的宁静永远装进口袋里。</p> <p class="ql-block">欧洲阳台西侧风光</p> <p class="ql-block">内尔哈的名字源于阿拉伯语“Narija”或“Na Richa”,可追溯至罗马时期。内尔哈洞穴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表明,这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10世纪时,它是一个以丝绸纺织闻名的农业社会。1487年,内尔哈归基督教统治,1509年,为防御海盗,在海边岩石上建造了堡垒,即如今我们脚下的欧洲阳台所在地。我们站的位置是欧洲阳台正中央。</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的雕像,位于内尔哈<span style="font-size:18px;">欧洲</span>阳台的东侧。内尔哈“欧洲阳台的美名就是出自他的口中。雕像由托雷德尔马尔的艺术家弗朗西斯科·马丁创作,于2003年落成。在这里游人可欣赏到阿方索十二世所赞美的壮丽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阳台上东西两侧各放置着一尊古炮,锈迹斑斑的炮身向游人诉说着早已远去的岁月。这两尊古炮大约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防御海盗</span>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欧洲阳台东西两侧都是海滩,据说还是蓝旗认证沙滩,沙质细腻,海水清澈,配备各种设施,游客可在此进行潜水、皮划艇、水上降落伞等水上运动。更加之这里迷人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气候条件,所以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一年四季都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据介绍,来的最多的是英国伦敦人,他们来这里享受日光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一年中300多天的光照,在他们那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现在说说“蓝旗认证”。“蓝旗认证”是由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 颁发的全球最权威的海滩、港口和可持续旅游目的地生态认证,代表着水质、环境管理、安全服务等多维度的顶级标准。目前,蓝旗认证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西班牙是拥有蓝旗海滩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内尔哈的布里亚那海滩便获此认证。</p> <p class="ql-block">内尔哈属于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充满独特的热带与亚热带风光。欧洲阳台的南部高大的椰棕榈树成排成行,像极了选美比赛中的佳丽,展现着修长的身姿随风摇曳,与碧海蓝天、白色房屋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内尔哈欧洲阳台东南的观景长廊,长廊沿悬崖而建,地势险要,站在长廊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将一望无际地中海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span>,海水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让人心神荡漾。</p> <p class="ql-block">澄澈如洗的蓝天之下,白色拱廊如诗般舒展,蓝陶花盆里的繁花将墙面点染成浪漫的画布。棕榈树列阵般挺立在白色拱廊西侧,把阳光剪成斑驳的碎影,一路铺向澄澈蓝海。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掠过,游人的低语与浪声交织,让这方天地满是慵懒又热烈的地中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内尔哈曾受摩尔人统治长达数百年,所以整个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古典与南部伊斯兰特色。长廊所在的欧洲阳台由16世纪的城堡遗址改建而来。从现存建筑来看,长廊有拱形的门洞造型,这是伊斯兰建筑中常见的元素。此外,周边建筑黄白相间的色彩搭配,也体现了伊斯兰风格与当地特色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内尔哈欧洲阳台观景长廊</p> <p class="ql-block">这个洗手池在长廊西南头外立面墙上,妥妥的伊斯兰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个拱门在观景长廊南边,站在观景长廊上探身南望,可以看到他。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想着可以沿着门后面的石子小路去到海边沙滩上走走。</p> <p class="ql-block">但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沿这条路走下去并不能走到海边沙滩,路的尽头是一个餐厅。</p> <p class="ql-block">离开欧洲阳台,看看还有点时间,我们信步走进了老城区。老城区保留了传统的安达卢西亚风格,与龙达相仿,所有建筑的外墙都以白色为主、多配以精美的黑色铁艺窗,狭窄的街道干净整洁,墙面有鲜花装饰,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各种花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街巷的墙上画了一张内尔哈游览图,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但也大致猜出来了图示的含义。我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p> <p class="ql-block">整条街上没有高大的树木,家家户户门前、窗台、屋顶却是绿意盎然,鲜花盛开。漫步在安静的街巷,让人感觉惬意、舒适。</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的街巷很多,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一条,其实还是想能找到一条去沙滩看一看的路,去近距离看一看经过蓝旗认证的沙滩究竟长什么样?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望着看不到头的街巷,只好一声叹息,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小曲把集合地点定在了内尔哈市政厅广场,从老城区返回我们直接来了广场,还有几分钟时间,就随便转了转。借助翻译软件我们知道了这栋建筑就是市政厅,说实在的,看着周边林林总总的咖啡厅及各种商店,起初完全没有把他与政府机关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欧洲国家的城市无论大小广场都很多,内尔哈当然也不例外。内尔哈市政厅广场不大,北边是欧洲阳台,东边是观景长廊,西边是一座小教堂,南边一条小路横贯东西。沿小路往东是内尔哈老城区,离开欧洲阳台就顺路往西走,我们就是沿着这条路一路走过来的。内尔哈<span style="font-size:18px;">市政厅在小路南边,离小路不远。</span></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花柱后面就是市政厅广场南边横贯东西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在欧洲教堂随处可见,比咱们这里的庙宇还要多。这座教堂位于内尔哈市政厅广场西侧,起初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他周围围着围挡,想着他在维修没有开门。</p> <p class="ql-block">当发现教堂的门是开着的时候,集合时间已经到了,我走进去看了一眼就赶紧出来,生怕耽搁了集合时间。</p> <p class="ql-block">因为团里同伴记错了集合时间,导致不能按预定的时间出发,让我意外又有了走进教堂的机会,这真是个意外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下午经历的种种,不由让我想起了老古人的一句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今天虽然没有近距离去感受蓝旗认证沙滩的魅力,但却意外走进了教堂,也算是有得有失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内尔哈欧洲阳台比原定时间推迟了大约二十分钟,跟着小曲原路返回到大巴停车的位置,乘车继续赶路,我们今晚的目的地是格拉纳达。</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就停在这附近,感觉这里应该是内尔哈比较重要的交通要道,雕塑所处的位置是个转盘,几条比较宽的道路在此交织通向各个方向。尽管车来车往,但并不让人感到嘈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巴启动了,我在心里默默的跟内尔哈告别。</span>内尔哈这块地中海的调色盘,没有喧嚣,只有海与山的私语,阳光与花的缠绵,每一眼都是能装进心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从内尔哈到格拉纳达的距离不到100公里。大巴行驶大约1个多小时,当内华达雪山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时,小曲说:格拉纳达到了。</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先停在了这家中餐厅门口,在异国的土地上看到“中华”二字心里总是暖暖的,我们在这家中餐厅吃的中式晚餐。</p> <p class="ql-block">抵达巴塞洛格拉纳达会议酒店时已接近晚上8点,当天我们就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酒店里里外外环境不错,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四处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酒店的室外游泳池,泳池边栽种的是橘子树,正值橘子成熟的季节,枝头硕果累累,金灿灿的看着让人垂涎欲滴。格拉纳达盛产柑橘,在这里柑橘不仅仅是农副产品,也是人们用来美化环境的树种。</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落日时间与新疆差不多,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凭窗眺望酒店周围的街景,虽然很平常,但在夕阳余晖中却也显得十分美丽迷人。想想也是,平平淡淡才是真。</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的风光除了在大城市,还有一半藏在他的小镇里。这些小镇或高悬在山顶上,或蜷缩在深谷里,或坚守在海岸边,而内尔哈就是坚守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太阳海岸边诸多白色小镇中的佼佼者。这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上帝亲吻过的蓝白小镇,一个拥抱大海美得通透的小镇,</span>白色的房屋和蔚蓝色的大海,勾勒出一幅浪漫的地中海美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span>迎着海风,面朝大海、鲜花常开,内尔哈,你值得来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日拍摄</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9日落笔</p><p class="ql-block"> 拍摄、撰稿:我俩</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