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一中庆祝 重阳节活动纪实

何方

<p class="ql-block">情暖重阳,致敬芳华。校园里那面鲜红的背景屏格外醒目,映着“桃江一中退休教职工重阳欢聚”的烫金大字,像一捧不灭的炉火,温暖了秋日的清晨。这一天,我们为敬爱的退休老师们备下了一场庄重又温情的聚会,不为别的,只为说一声:您辛苦了,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党委书记走上前,与一位老教师紧紧握手。那双手,曾执笔写下千行教案,也曾扶过无数年轻后辈的肩头。此刻的相握,不只是礼节,更像是一种传承的交接——从讲台到心间,从岁月到情怀。阳光斜照在廊下,映出两人并肩的影子,仿佛时光也在此刻驻足,静静聆听这一声无声的致意。</p> <p class="ql-block">周育班书记和刘跃明副书记一一上前,与老教师们亲切交谈。他们笑着,问候着,仿佛不是在主持活动,而是在探望久别的长辈。一句“身体还好吗”,一声“常回学校看看”,说得朴素,却字字入心。那些曾站在讲台上雷厉风行的身影,如今,在嘘寒问暖中流露出柔软的温情,像秋阳洒在旧书页上,暖而不灼。</p> <p class="ql-block">张第安理事长陪着周书记,与胡祖贻老师聊得格外投入。三人站在廊下,光影斑驳,话语轻缓。那些年共事的点滴,那些课堂外的趣事,仿佛又浮现在眼前。老教师眼角含笑,仿佛重回当年意气风发的讲台岁月。一阵桂香随风拂过,像是岁月捎来的回音,轻轻落在肩头。</p> <p class="ql-block">祝福藏在细节里。那枚红心,托着“祝重阳节快乐”的金黄大字,像极了我们此刻的心意——热烈、真挚。蝴蝶翩跹,花叶相映,仿佛在说:纵然秋已深,情意却如春。这枚小小的祝福牌,不是贴在墙上,而是贴在心上,像一盏灯,照亮了这个属于长者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前,新一届领导班子与退休教师并肩而立,定格成一幅动人的画面。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不分新老,不分职务,只有一所学校、一代代人共同的归属感。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般模样。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并肩而立的沉默,却比任何演讲都更有力。</p> <p class="ql-block">秋光如酒,醉了斜阳。我们齐聚一堂,听党课,忆先哲,也在箴言院里续写教育的篇章。有人说起泉交河畔的往事,有人提起子清故居的足迹。原来,那些走过的路,从不曾被遗忘,它们早已沉淀成学校的根脉。老教师们谈起胡林翼的家国情怀,谈起张子清的革命风骨,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像秋风扫过古树,带起层层回响。</p> <p class="ql-block">台阶上合影时,大家衣冠整洁,笑意盈盈。桂子暗香浮动,红墙映着秋阳,连金饰都泛着温润的光。有人曾为门球赛争得面红耳赤,也有人用笔墨写尽教育沧桑。而今翻看值班台账,那些星夜应急的记录,竟成了最动人的回忆。一张张笑脸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讲台上下流淌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我们齐齐举起手掌,比成新月的形状,定格这难得的团聚。不问谁的笑容最灿烂,只愿时光慢些,别再让重逢变得稀少。桃李成蹊,风未远;松柏经岁,色愈浓。手牵着手,一句“老同事”,胜过千言万语。那一刻,没有职务,没有年龄,只有共同走过的路,和彼此眼中未褪的光。</p> <p class="ql-block">人影如画,笑意融融。树影里藏着几十年的光阴,檐角翘向碧空,像极了当年我们仰望理想的模样。有人还记得年轻时的戎马岁月,有人仍在故地为后辈启蒙。鬓发虽染秋霜,可眼里的光,从未黯淡。那光,是责任,是热爱,是教育者心中不灭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庆祝大会开始,刘跃明副书记站上台,声音沉稳而亲切。他主持的不只是会议,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台下,白发与黑发相映,安静中流淌着深深的敬意。他一句“你们是学校的根”,让许多人微微低头,眼眶微热。这不是客套,是发自肺腑的认同。</p> <p class="ql-block">周育班书记走上讲台,黑色外套衬得他格外庄重。他致辞时语气真挚,讲到学校发展,讲到老教师的贡献,也讲到未来的责任。身后大屏幕的红字熠熠生辉,像极了我们心中那团不灭的教育之火。他说:“你们的名字,写在校史的第一页。”台下掌声如潮,久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周育班书记讲话视频</p> <p class="ql-block">龙芙蓉副校长坐在会场前排,黑白外套衬着温和的笑容。她不言多,却让人感到踏实。她的出席,是对老教师们最无声也最有力的尊重。偶尔点头回应老同事的目光,那神情,像极了学生时代坐在后排认真听讲的模样,谦逊而专注。</p> <p class="ql-block">李介华副校长、龙芙蓉副校长、纪检书记刘幸治一同出席大会。他们坐在台前,神情专注,仿佛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你们的付出,我们始终记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安静的陪伴,像秋日里的一杯热茶,温润无声。</p> <p class="ql-block">胡往胜校长的讲话热情洋溢。他站在台上,双手交叠,话语中满是对前辈的敬意与对未来的憧憬。他说:“学校走过的每一步,都刻着你们的足迹。”那一刻,掌声久久未息。有人悄悄抹了眼角,有人挺直了腰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学校工会负责人周建红老师总结了老年协会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胡往胜校长与退休副校长伍建国同志、赵孟祥同志和前工会主席王民勋同志坐在一块听取老协工作总结!</p> <p class="ql-block">桃江人民医院杨凤琼主任医师一行为老教师们检测血糖、血压,并为老教师们上了一堂保健知识讲座。她们穿着白大褂,语气温和,像家人般叮嘱饮食起居。老教师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记录,那一瞬间,医者仁心与师者情怀悄然交汇,温暖彼此。</p> <p class="ql-block">退休教师党总支书记胡谷良主持老协活动。他坐在桌前,目光沉静,话语有条不紊。这场活动,不只是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心灵的归巢。他讲起抗战老兵熊学良的故事,讲起组织参观胡林翼故居的点滴,语气平实,却让人动容。原来,老去的不只是年华,还有那份始终未改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老协张第安理事长作工作报告。他坐在麦克风前,神情专注,像在梳理一段段珍贵的时光。那些活动、那些关怀、那些点滴记录,都是老教师们晚年生活的温度。他说的不只是数据,更是情谊。当提到“老协值班台账全年处理突发事件5起”时,台下有人轻声说:“有你们在,我们安心。”</p> <p class="ql-block">桃江一中老协2025年重阳节</p><p class="ql-block">庆祝大会工作汇报</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学校领导、亲爱的老年朋友们: 大家好!值此重阳佳节,我谨代表老协向全体与会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下面我将从工作回顾、经验总结、未来规划三方面作简要汇报,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2024-2025年度工作回顾 (一)思想建设与红色教育1. 主题教育常态化 - 延续“七一党诞党课”传统,特邀校党委领导讲授党课; - 组团赴益阳泉交河参观清末名臣胡林翼故居和箴言书院,学习其爱国爱民情操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与“养乃世家”集团合作,组团参观张子清故居、张昆弟铜像广场,激发大家缅怀先烈、继续奋斗的革命意志。同时还听取了营养专家的健康讲座。2. 抗战精神传承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总支组织夏德生、赵大兵、文俊辉等退伍老兵代表,前往大栗港德茂园村看望抗战老兵——103岁的熊学良老人,并顺道参观了抗日名将何宣故里和德茂园新农村建设。</p> <p class="ql-block">二、生活关怀与健康保障 1. 精准帮扶机制 - 全年为患病住院的13位老同志申报了住院慰问金,为黄伯中同志申请县级医疗救助金; -为夏镇球、杨世强、田正余、肖杏梅、肖范农、伍建固、彭琴、吳球英、孙志诚、胡斌等老师集体举办了整生日寿诞庆祝活动。2. 健康管理升级 - 与县人民医院合作开展老年人专项体检活动(三)文体活力与团队建设 1. 积极组织门球队员到老干局球场训练,踊跃参加历次县级门球比赛,其中获县老年运动会特等奖一次;2. 写作组在《夕阳文苑》发表作品15篇,文学写作小组活动正常开展。去年有徐茂松、田正余、刘万能、胡谷良、张第安、何放智、丁元吉等同志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二、经验总结与不足反思 我们老协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位的密切配合,在此我表示非常感谢!每次活动事前都有向学校主管领导请示,有执行方案,事后有总结和汇报;各项待遇经费基本到位,经费使用严格按财经纪律审核,没有也不敢有违规现象。今年增加并落实了值班制度</p> <p class="ql-block">,減少了部分奖励项目及额度,理由是老协、总支无权评优奖励、滥发奖金,“八项规定”精神不敢违背。(一)三大亮点 1. “红色+文旅”模式:将思政教育与休闲养生结合,如参观箴言书院后增设诗词创作交流环节;2.老协微信群健康运转,正能量满满,无不良舆情爆发;3.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老协值班台账”,全年处理突发事件5起,响应速度提升50%。 (二)待改进问题1. 部分活动参与率不均(如写作组年轻退休教师占比不足30%); 2. 数字化服务短板(仅60%成员会使用微信群报名); 3. 奖励制度简化后,个别同志积极性受影响。 三、2026年度工作设想 (一)“智慧助老”行动 - 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内容涵盖预约挂号、防诈知识; - 试点“老协云相册”,由青年志愿者协助上传活动影像。 (二)“五个一”工程1. 一场金秋文艺汇演(拟邀校友艺术团联演); 2. 一次“桃江记忆”老照片征集; 3. 一套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南; 4. 一轮急救技能实训;</p> <p class="ql-block">5. 一本一中退休教职工口述校史。 (三)长效机制建设 - 推动校党委将老协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 设立“老有所为”专项基金,接受社会捐赠。 结语老年同志们,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继续以“三心”(初心、耐心、暖心)服务彼此,也恳请学校在活动场地、跨部门协作上给予更多支持!最后,祝大家:笑口常开,青春不老,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明年重阳再相商!</p> <p class="ql-block">电大学员戴建明老师为大家汇报演奏长号和萨克斯并表演跳舞。</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何 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