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蓄谋已久的浙江行,终于成行,开启一段与闺蜜兼旅伴的水乡漫游。 </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8日,我们踏上了这片被江河湖海温柔环抱的土地,走过一山一岛一阁一故居,穿行一江一河一外滩,泛舟两湖两镇,穿越四座城——宁波、绍兴、嘉兴、杭州。普陀山的梵音缭绕,东极岛的海风轻拂,天一阁的墨香沉淀,鲁迅故居的童年回响;运河悠悠载梦,钱塘怒潮撼心,外滩灯火摇曳;东湖静美如诗,西湖烟雨如画;乌镇、西塘、南浔,小桥流水间,人家枕河而居。水乡之美,是流动的岁月,是凝固的诗意,人间少有,此行无憾。</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最佳旅游搭子——懂你一笑,知你未语,共你走遍烟雨长巷,也愿陪你静坐河畔听风。</p> <p class="ql-block"> 宁波第一站,南塘老街。青石板路蜿蜒,河水静静流淌,两岸白墙黛瓦倒映水中。这里是宁波八大历史街区之一,更是浙江省首批非遗主题街区。三十家非遗商户林立,中华老字号的香气与市级非遗工坊的匠心,在水巷间交织成一幅活着的市井长卷。</p> <p class="ql-block"> 宁波第二站,天一阁与鼓楼。 </p><p class="ql-block"> 天一阁,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矗立于月湖之畔。明嘉靖年间范钦所建,四百余年书香不绝。砖木结构,重檐歇山,斗拱飞檐间尽显江南古建风韵,仿佛一座静卧水边的知识圣殿。而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是宁波建城的起点,如今虽为遗址,却仍以巍峨之姿诉说着千年海港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鼓楼之下,人来人往,历史与现代在水城交汇处悄然对话。</p> <p class="ql-block"> 宁波第三站,老外滩。</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唐朝四大港口之一,鉴真东渡由此启航;南宋时设市舶司,掌管万国商帆;近代《南京条约》后,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老外滩,欧陆建筑临江而立,灯火璀璨,江风拂面,仿佛一条横跨千年的水岸长廊,将海丝记忆与都市风情温柔缝合。</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第一站,普陀山。 </p><p class="ql-block"> 渡船破开碧波,登临这座“海天佛国”。四面环海,梵音袅袅,四十多座寺院散落山间,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香火绵延。南海观音大佛立于山海之间,高33米,慈悲俯视众生。这里是水与信仰的交汇地,是人间第一清静地,也是心灵被潮声洗涤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的每一步,都踏在浪花与禅意之间,水雾氤氲,心亦澄明。</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东极岛。</p><p class="ql-block"> 站在东极岛礁石上,听海浪拍岸,看云卷云舒,仿佛时间也被海水浸得缓慢下来。这是水乡的另一种形态——以海为乡,以岛为家。</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第一站,东湖。</p><p class="ql-block"> 临海东湖,素有“小西湖”之誉,清代俞樾曾如此盛赞。与西湖的游人如织不同,东湖更显幽静深远。湖面如镜,倒映亭台楼阁,轻舟划过,涟漪轻漾。我们泛舟湖上,不争不赶,只任水波载着思绪,缓缓漂入江南的旧梦。</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第二站,绍兴。</p><p class="ql-block"> 水乡绍兴,桥乡、酒乡、名士之乡。我们却循着鲁迅的笔迹而来——百草园的泥墙根下,是否还藏着蝉蜕与蟋蟀?三味书屋的课桌,是否还刻着“早”字?闰土家的小花园,是否仍有西瓜与猹的传说?水巷深处,乌篷船摇过,仿佛载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回响,缓缓驶来。</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里,每一块青砖、每一道木门,都浸润着水乡的文脉与少年的天真。</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 西塘古镇。</p><p class="ql-block"> 晨雾未散,石皮弄的窄巷已泛起水光。小桥如眉,流水如带,人家临水而居,窗棂轻启,晾衣绳上滴落的水珠,敲响清晨的节奏。我们穿行在烟雨长廊,脚步轻悄,生怕惊扰了这幅活的水墨画。西塘的水,是生活的血脉,是岁月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南浔古镇。</p><p class="ql-block"> 与西塘的婉约不同,南浔多了几分中西合璧的气度。小莲庄的荷影,张石铭旧宅的雕花,百间楼的连绵屋檐,都在水波中轻轻摇曳。这里曾是丝商巨贾的故里,水运带来财富,也带来了异域风情。南浔的水,是商旅的通道,也是文化的镜面。</p> <p class="ql-block"> 第六天,杭州。</p><p class="ql-block"> 西湖终于在眼前铺展,如诗如画,似曾相识。断桥不断,长堤如带,湖心亭隐约于烟波之中。这时的我们只愿沿湖漫步,看柳浪闻莺,听南屏晚钟。</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大潮 ,涨潮时分,万马奔腾而来,震撼得只能‘哇塞’。哇塞哇塞我晕潮了,自己好像坐在树叶上飘在海里。这时候的我什么也看不见了(哈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我的闺蜜们因事先行返程。而我与我的旅游搭子,选择留在杭州,继续与水对话。</p> <p class="ql-block"> 宋城,一场穿越千年的水乡梦境。街巷仿古,市井喧嚣,仿佛置身南宋临安。虽为复刻,却也让人窥见当年“水网纵横、舟楫如织”的繁华盛景。</p> <p class="ql-block"> 一个博物馆,便能解读一座城。浙江博物馆之多,令人惊叹——全省449家,杭州独占299家。时间有限,我们择其精华:浙江省博物馆览千年文脉,扇子博物馆赏工艺之美,运河博物馆听漕运往事,西湖博物馆品湖山诗情。走进它们,便如乘一叶扁舟,缓缓驶入历史的深流。</p> <p class="ql-block"> 坐着水上公交船游运河,是最惬意的打开方式。船行缓缓,两岸民居、古桥、绿荫次第展开。老人岸边垂钓,孩童追逐嬉戏,生活的烟火气在水波中轻轻荡漾。这一刻,我们不是游客,而是运河人家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美食是我们这次旅行中最温暖的陪伴。从宁波的汤圆、绍兴的黄酒,到西塘的小米糕、杭州的蟹黄包,每一口都是水乡的滋味。后勤保障,从不缺席。</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我们尝到鲁迅笔下的绍兴黄酒与茴香豆,后勤部长特意跑远路寻来。捧着温热的黄酒,嚼着软糯的茴香豆,笑着调侃:“这茴香豆,不就是咱们的大豆嘛!”可那一口醇香,却真真切切,是《孔乙己》里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陪伴我们数日的豪华座驾,载着欢笑与疲惫,穿梭在水乡的街巷与桥头,成了移动的家。</p> <p class="ql-block"> 旅游搭子之间,默契无需多言。对的事,一起做就高兴。哪怕只是坐在车里,也要拍一张照片,美美哒,定格此刻的轻松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一路服务的老汪,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 水乡之旅的快乐开心,回家慢慢品尝,慢慢回味。旅游搭子们,准备下次出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