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探秘民俗馆,传统文化润童心——记大班幼儿民俗博物馆奇妙之旅

<p class="ql-block">当民俗博物馆的大门为孩子们敞开,农耕的质朴、抗战的峥嵘、文物的厚重、近代生活的烟火,便化作一场立体的“时光课堂”,让大班孩子们在触摸与体验中,与历史温柔相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阳光洒在孩子们洋溢着期待的小脸上,牵着小伙伴的手,大家有序出发,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博物馆里会有什么呀”“会不会有古代小朋友玩的玩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农耕区,犁、耙、纺车整齐陈列,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劳作故事。“爷爷,这个木头架子怎么用呀?”一个孩子指着犁好奇地问。馆长爷爷笑着拿起迷你农耕模型,演示着“耕地”的动作:“以前爷爷奶奶就是用它,把土地翻松,才能种出好吃的粮食哦!”孩子们立刻围过来,有的模仿着“拉犁”的姿势,有的轻轻摸着纺车上的棉线,小脸上满是对“劳动”的新鲜认知。</p> <p class="ql-block">旁边文物区的展柜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青瓷碗上的花纹、铜器上的图案、古老的陶罐,让孩子们忍不住凑近玻璃仔细打量。“这个碗好漂亮,是古代小朋友用的吗?”“上面的花纹像小云朵!”老师们耐心解答:“这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宝贝,它们身上藏着古人的智慧呢!”孩子们轻轻点头,眼神里满是对“文物”的好奇与敬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进近代生活用品区,这里仿佛是“过去的家”:带着花纹的搪瓷缸、老式收音机电视机、脚踏缝纫机、绣花布鞋、自行车……孩子们立刻被勾起了兴趣!“老师,这就是二八大杠吗?”“老师,这个电视机这么小?你小时候就是看这样的电视吗”…… </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孩子们走进了抗战区。黑白老照片里的战士、带着划痕的军用水壶、泛黄的旧军帽,让原本喧闹的队伍渐渐安静下来。孩子们一起认真聆听老师们讲的抗日英雄事迹,给孩子们种下了一颗“铭记历史”的小种子。</p> <p class="ql-block">这场民俗博物馆之旅,没有复杂的讲解,却用孩子们能懂的方式,将农耕的勤劳、抗战的勇敢、文物的智慧、生活的烟火,悄悄种进了他们心里,成为童年里一段关于“传承”的珍贵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