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九重阳节这天,尧都区的风里多了几分暖意。我们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红马甲穿行在村社之间,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秋收正忙,田间地头的粮食要抢收归仓,冬小麦也得赶在节气前播下。可我知道,比粮食更金贵的,是那些弯着腰在地里劳作的老人。他们扛得起麻袋,却扛不住岁月压在身上的疲惫。于是我们来了,不只是为了抢收,更是为了守护那份沉甸甸的安康。</p>  <p class="ql-block">在村口的小广场上,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阳光斜斜地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我们递上健康宣传册,也递上一句句家常话。“血压高了要少吃咸的”“天冷了别急着下地”,这些话他们或许听过千遍,可当有人坐下来,认真听着他们讲年轻时的收成、讲孙子的成绩、讲夜里睡不着的烦恼,那种被听见的感觉,是药片治不了的良方。</p>  <p class="ql-block">李奶奶拄着拐杖,走路颤巍巍的,我们几个人便一左一右轻轻扶着她。她笑着摆手说“不碍事”,可脚下一滑的瞬间,还是让我们心头一紧。这样的场景在村里并不少见——老人不愿麻烦子女,咬牙坚持劳作,却在无人看见时摔了一跤。我们能做的不多,就是多走几步路,多伸一次手,让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一点。</p>  <p class="ql-block">篮球架下的横幅在风里轻轻晃动,“情暖重阳 礼赞安康”几个字格外醒目。我们搀扶着几位老人慢慢走过活动区,有人领免费的血压测量,有人领一袋钙片,还有人只是坐在椅子上,看着年轻人忙前忙后,嘴角一直没放下过。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敬老不是一场仪式,而是让老人感觉到:这个村子,还有人在惦记着你。</p>  <p class="ql-block">蓝色的墙面上,“健康惠万家”的横幅格外醒目。志愿者们在桌前登记信息,医生们挽起袖子准备测血糖。一位大爷卷着裤腿说:“我这腿啊,一到阴天就疼。”话没说完,已经有志愿者蹲下身,轻轻帮他按摩。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动作,就足以让人心头发热。</p>  <p class="ql-block">老人们坐在一排排椅子上,有的低头翻着宣传单,有的眯着眼晒太阳。我们穿红马甲的年轻人来回穿梭,倒水、指引、陪聊。有个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来了,就像家里来了亲戚。”我鼻子一酸——我们做的不过是些小事,可对他们来说,却是被记住、被关心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义诊台前排起了小队,血压计的袖带在老人手臂上一圈圈缠紧,医生低头记录,我们在旁轻声提醒:“慢慢呼吸,别紧张。”有人测完血压笑了:“比上个月低了!”那笑容像秋阳一样铺满整个院子。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一次测量、一句叮嘱,或许就是改变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阳光正好,两位志愿者安静地站在老人身后,一个帮着整理围巾,一个轻声问要不要加件衣裳。他们不急着拍照、不抢着表现,只是静静地守着。这种陪伴,没有喧嚣,却最动人。老人们坐着,聊着,笑着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p>  <p class="ql-block">轮椅上的王爷爷今天特别开心,因为他收到了一盒护膝。他说:“以前干活从不觉得疼,现在走两步就累。”我们蹲在他身边,听他讲当年修水库的故事。那些被时间掩埋的青春,在今天被轻轻拂去尘土,重新闪着光。</p>  <p class="ql-block">活动快结束时,人群渐渐散去,但还有几位老人舍不得走。他们拉着志愿者问:“下次啥时候来?”我们笑着答应:“天暖了来,天冷了也来。”这不是客套,是我们心里早就定下的约定——只要他们需要,我们就一直在。</p>  <p class="ql-block">回望这一天,篮球架下、蓝墙边、树荫里,那一抹抹红色始终在流动。我们不是医生,不是子女,但我们愿意做那双扶一把的手,做那句提醒添衣的话,做那个蹲下来听老人讲过去的人。</p>  <p class="ql-block">田里的谷子已经收完大半,金黄的袋子堆在院中。我们帮着翻晒、装袋,汗水滴在谷粒上,闪着光。老人们站在一旁看着,嘴里念叨:“你们来了,活儿轻了,心也轻了。”可我们知道,真正被治愈的,或许是我们自己——在他们慈祥的目光里,我们看见了父母的影子,看见了未来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我们在广场集合,红马甲一件件发到手里。有人笑着说:“穿上这衣服,肩上就多了点责任。”是啊,它不重,却承载着温度与承诺。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愿意在重阳这一天,把敬意变成行动,把关心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这个重阳,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步踏实踩在土地上,只有手心传递的温度,只有那一声声“奶奶您坐着,我们来”——简单,却足够温暖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