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告别澜沧江边的如美镇,继续沿着318国道前行,车轮刚碾过镇口的经幡,觉巴山的险峻便扑面而来——路面窄得容不下错车,一侧是垂直的岩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幸好觉巴山隧道已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6月30日建成通车,觉巴山隧道的建成使车辆行程缩短19公里,减少通行时间1个多小时,极大提升了国道318线觉巴山段的通行质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觉巴山隧道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是西藏最长的单洞双向公路隧道 。隧道全长6995米,洞口海拔3220米,设计时速40千米/时 。</p> <p class="ql-block">觉巴山隧道(行驶中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脚下的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 过了觉巴山隧道,随着海拔的逐渐攀升,远处的雪山越来越近,气温也明显下降,很快东达山的雪和风骤然裹紧了车窗,东达山垭口到了,垭口海拔5130米,垭口上雪花纷飞,寒气袭人,经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远处的雪山连成银色的浪,连呼吸都带着冰晶的寒意。</p> <p class="ql-block">东达山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供电工程</p> <p class="ql-block">东达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云层里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翻过垭口下坡时一路追赶阳光,直到邦达草原的绿意撞进视野,才惊觉高原的色彩竟能如此骤变——刚刚还是寒风刺骨的雪原,此刻已是漫坡的绿装,牦牛群像散落在绿毯上的黑珍珠,慢悠悠啃着草。</p><p class="ql-block"> 邦达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是318国道与214国道的交汇枢纽,藏东重要交通节点。这里平均海拔约4300米,以广阔的邦达草原为核心景观,夏季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邦达机场便坐落于此,同时,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起点也距此不远,是进藏旅程中兼具交通意义与自然风光的关键站点。</p> <p class="ql-block">邦达广场</p> <p class="ql-block">邦达草原</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怒江七十二拐。从邦达镇往怒江峡谷去,公路在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开始“折叠”,72道弯像天神随手抛下的绸带,一圈圈绕着山体往下旋,每转一次弯都是一次惊心动魄,每一次转弯后,都能看见更壮阔的峡谷风光。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大师在这里留下了一句名言“走过今天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p> <p class="ql-block">这是多少个拐,片不好拍,也不好数。</p> <p class="ql-block"> 沿途经过左贡县,左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东南部,藏语意为“犏牛背” 。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750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这里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农牧业为支柱产业,旅游资源丰富,有怒江大峡谷、田妥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红色左贡</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桥的庄重是意料之外的。这座横跨怒江的桥默默地卧在峡谷间,桥下是浑浊奔涌的江水,桥边的纪念碑刻着筑路英雄的名字。几乎走过这里的每一位行者都怀着崇敬的心情送上对英雄的敬意。我们停车驻足,风里仿佛听见了当年钢钎凿岩的声响。</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驻足行礼的行者</p> <p class="ql-block"> 过了大桥,怒江的咆哮渐渐远了。傍晚时分抵达八宿县。八宿县地处西藏昌都市东南部,怒江上游,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境内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平均海拔3260米,318国道穿境而过,串联起怒江七十二拐、然乌湖等知名地标。这里兼具高原壮阔与峡谷险峻,然乌湖的静谧湖水与怒江的奔腾江水形成鲜明对比,是川藏南线沿途极具代表性的停留地,也是感受藏东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推开宾馆的窗户,远处的雪山正披着落日的金辉。一天一路走“弯”过“拐”,从海拔五千米的严寒到河谷的暖意,从险路的心跳到平野的松弛,318国道的魅力,大抵就藏在这每一公里的惊喜与震撼里。</p> <p class="ql-block">夜宿八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