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离开了奥地利的维也纳,乘坐多瑙河瓦豪峡谷的观光船欣赏过那一段如诗如画的河谷之后,我俩搭乘汽车FlixBus继续北行,途经捷克那座童话般的小镇——克鲁姆洛夫(Český Krumlov),停留了两天,又搭乘汽车FlixBus继续北行,于2025年10月3日中午抵达捷克的首都——布拉格。</p><p class="ql-block">今天阳光明媚,蓝天如洗,洁白的云朵在伏尔塔瓦河上投下轻柔的影子。布拉格在金色的阳光中熠熠生辉,仿佛一座从梦境中复苏的城市。我们下榻的酒店——Charles Bridge Palace——就位于查理大桥旁。走在通往酒店的石板路上,伏尔塔瓦河水在脚边闪着银光,对岸的布拉格城堡巍然耸立,城墙与尖塔在阳光下显得庄严而静谧,那一刻,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学生时代,课本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只是一个陌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字。而如今,眼前的布拉格却是一个被历史温柔守护的城市——城堡、宫殿与教堂在岁月的流转中依旧屹立,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兴衰与时代的更替。要真正读懂布拉格,必须先回望她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捷克——从波希米亚的辉煌到独立的骄傲</p><p class="ql-block">捷克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欧洲史:它曾是波希米亚王国的荣耀之地,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明珠;也曾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阴影下度过漫长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波希米亚王国在查理四世的时代达到鼎盛——那是一个学术、建筑与艺术共同绽放的黄金时代。布拉格不仅是政治的中心,更是欧洲文化的心脏。</p><p class="ql-block">16世纪起,波希米亚被纳入哈布斯堡帝国,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虽然被统治,但布拉格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灵魂与民族自觉。</p><p class="ql-block">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携手建立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然而命运多舛,1948年后国家进入共产主义时代。</p><p class="ql-block">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短暂地让希望的花朵绽放,却被苏联的铁蹄无情践踏。直到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捷克人民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专制的年代。</p><p class="ql-block">1993年,新年的第一天,捷克与斯洛伐克温柔地告别——如同两位成熟的灵魂选择各自的道路。这场被称为“天鹅绒分离”的历史时刻,也让今日的捷克,重新以独立而自信的姿态,伫立在中欧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了解了捷克的历史,再走进布拉格,就像是在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中漫步。每一块石板、每一扇窗、每一座塔尖,都在轻声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程,就从布拉格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方——**查理大桥(Karlův most)**开始。</p><p class="ql-block">这座横跨伏尔塔瓦河的古桥,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区与城堡山的纽带。桥上铺满了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块,桥栏两侧伫立着三十尊巴洛克风格的圣人雕像,它们静静凝望着河水流淌,仿佛在守护这座城市的灵魂。</p><p class="ql-block">查理大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条通往历史的长廊。它始建于1357年,由查理四世下令修建,那一年布拉格正是波西米亚王国的黄金时期。六百多年来,桥下的河水日夜奔流,而桥上的石像、桥塔、乃至桥面上的脚印,都见证了帝国的辉煌与战争的阴影,也见证了布拉格从宗教中心到现代都市的蜕变。</p>  <p class="ql-block">从波希米亚的辉煌,到哈布斯堡的统治,再到天鹅绒般的独立,捷克的历史就像布拉格的街道——蜿蜒、曲折,却处处通往光明。</p>  <p class="ql-block">今天查理大桥上游客甚多,有画家用画笔捕捉布拉格的光影,也有卖艺术品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桥上驻足良久,望着伏尔塔瓦河两岸的红屋顶与圆塔,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按照原计划,今天不从桥上走到对岸,明早人稀少时再来。今天先参观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Church of St. Francis of Assisi. 这座坐落在查理大桥旁的绿色圆顶巴洛克式的天主教堂建于1688年,里面有管风琴音乐会表演。传说,莫扎特、德沃夏克(Dvorak)和塞格尔(Seger)曾经在这座教堂里演奏过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从查理大桥,顺着石板街缓缓往东走进老城区,街道两旁的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层层叠叠,仿佛在时光中相互低语。</p>  <p class="ql-block">我驻足观看这建筑墙面的彩绘壁画,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个街角,城市的喧闹忽然开阔起来——**老城区广场(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展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广场上铺着古老的石块,脚下的每一步,都像踏在几个世纪的记忆里。这里曾是布拉格的政治与商贸中心,历经王朝更替与民众集会,如今依旧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而吸引最多目光的,莫过于那座布拉格的象征——天文钟(Orloj)。它镶嵌在老市政厅的塔楼上,自1410年建成以来,已经走过了六百多个春秋。每到整点,十二使徒的小窗缓缓打开,雕像依次出现——死神摇铃、贪婪的商人转头、虚荣的绅士端详镜中自己——一场跨越时间的表演,就在钟面上静静展开。</p>  <p class="ql-block">人群在塔楼下聚集,仰头等待那一刻的来临。那不是一座普通的钟,而是布拉格的心跳——它让人想起这座城市历经战火、革命与重生,依然在以自己的节奏,缓缓前行。</p>  <p class="ql-block">上方四个人物象征着中世纪的威胁——死神拿着沙漏,贪婪者紧握黄金,虚荣者欣赏着自己的倒影,还有一个土耳其人摇着头。</p><p class="ql-block">下方四个人物雕像分别代表哲学、宗教、天文学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场中央,四周的建筑色彩明快:粉、黄、白、蓝的墙面在阳光下闪耀。</p>  <p class="ql-block">塔尖与穹顶在蓝天映衬下层层交叠。</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最醒目的是这座教堂 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ýn,这座哥特式圣母教堂是老城广场的主要建筑。自从14世纪以来该教堂就是该地区的主要教堂。教堂前方的圆柱子上方是圣母玛利亚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我走近抬头仰望这座中世纪教堂,它的建筑风格非常特别。</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往右边看,这一座接一座的中世纪彩色房屋,每一栋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我往左边看,又是一座座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中世纪彩屋。</p>  <p class="ql-block">再侧左转身望去,广场另一侧屹立着另一座不同风格建筑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庄严的雕像,那正是捷克民族英雄扬·胡斯(Jan Hus)。那位十五世纪的宗教改革先驱静静地伫立在阳光下,凝望着这片他为之燃烧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胡斯是捷克基督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胡斯是十五世纪初的宗教改革先驱,思想上深受威克里夫的影响,认为一切应该以《圣经》为唯一的依归,否定教宗的权威性,更反对赎罪券,主张饼酒兼领。他的思想比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早了整整一个世纪。1415年,胡斯因坚守信念被天主教判为异端,被焚于火刑柱,但他的精神并未随之熄灭。</p><p class="ql-block">这位殉道者以他的勇气与信念,唤醒了捷克民族的觉醒,也成为追求自由与正义的象征。如今,这座雕像静静矗立在广场中央,周围是人群与古老建筑的回响。当我站在雕像前,仰望他那坚定的神情,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力量——那是布拉格灵魂中不灭的信仰与良知。</p>  <p class="ql-block">该纪念像是在宗教改革者胡斯被处以火刑五百年后竖立。</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区广场上,不管你转向哪个方位,都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彩色屋。</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城区广场继续往东走,眼前屹立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15世纪的</span>火药塔。它曾是一座火药仓库,如今已成为布拉格最引人入胜的观景点之一。从建筑角度来看,它是布拉格哥特式建筑的亮点之一,装饰华丽,拥有雕刻的盾徽、高耸的尖塔以及波希米亚国王和圣徒的雕像。即使在1757年的布拉格战役中遭受破坏,19世纪的精心修复使其重获新生,同时保留了其中世纪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穿过火药塔的拱门,迎面而来的是这座新艺术建筑(Municipal House ),布拉格市民会馆是布拉格宏伟的新艺术风格建筑之一,这里是布拉格交响乐团的演出场地,是举办音乐会、展览和优雅社交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近看一下民会馆的墙面,窗户上方装饰着新艺术风格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街道往前走,一座座华丽的建筑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共和广场 (Náměstí Republiky)。</p>  <p class="ql-block">是一家酒店Kings Court Hotel。</p>  <p class="ql-block">共和广场 (Náměstí Republiky)位于布拉格新旧城区的交汇处。它是波西米亚最大的广场之一。</p><p class="ql-block">这一栋粉红色楼是购物中心,有200个商店。</p>  <p class="ql-block">在共和广场看到有轻轨,坐上轻轨到下一个景点瓦茨拉夫广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布拉格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这是一条充满历史与活力的街区,两旁商店林立,人潮熙攘,却又带着一份庄重的气息。</p><p class="ql-block">瓦茨拉夫广场是“布拉格之春”和“天鹅绒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心舞台。1968 年 8 月 21 日,苏联坦克开进这里,镇压了革命运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场尽头矗立着圣瓦茨拉夫骑马雕像,仿佛在静静守望着这座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瓦茨拉夫(英语:Wenceslaus;捷克语:Václav)是10世纪波西米亚的国王,以仁慈、正直与信仰著称,被后世尊为捷克的守护圣人。传说他一生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基督信仰,却因弟弟的野心而遭暗杀,殉国后被教会封圣。他象征着正义与勇气,是捷克人民心中的“好国王”。</p><p class="ql-block">历经数百年,这座骑马铜像不仅纪念一位仁君,也见证了捷克民族的命运。从独立运动到天鹅绒革命,瓦茨拉夫广场始终是布拉格人民聚集、呼喊自由的地方。如今,当阳光洒在那高举的长矛与铜马之上,人们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声——这位国王依然在守护他的人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茨拉夫骑马雕像</span>周围环绕着波希米亚圣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场中央,我仰望着圣瓦茨拉夫的雕像,耳边是城市的喧嚣,心中却有一种宁静的敬意。布拉格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建筑与艺术,更在于它的灵魂——那份穿越千年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尽头是国家博物馆,在苏联入侵期间这建筑曾遭到炮火袭击,据说至今仍能看到一些弹痕。</p>  <p class="ql-block">到了新城区,当然要到查理广场(Charles Square) 看看,又坐上轻轨到达查理广场。查理四世皇帝于 1348 年奠基,将此地成为新城的主要广场,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广场。</p><p class="ql-block">新城市政厅坐落在查理广场的北缘。</p>  <p class="ql-block">新市政厅有一座晚期哥特式塔楼,旁边还有三座雄伟的文艺复兴时期山墙。这座建筑一直是许多历史事件的无声见证,包括 1419 年 7 月 30 日的布拉格毁灭事件。在这次活动中,一群镇民,殉难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的追随者,强行将天主教镇议员从窗户上驱逐出去,标志着胡斯革命的开始。后来,在 1609 年,波西米亚贵族在这里召集会议,迫使皇帝鲁道夫二世颁布一项保障宗教自由的法令。该建筑最初是新城政府所在地。随后,它被改造成法院和监狱,人们给它起了个“布拉格巴士底狱”的绰号。</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旁的建筑也很华丽精致,我目不暇接地欣赏一座又一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查理广场的另一角。</p>  <p class="ql-block">查理广场旁的一座天主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我俩从市政厅广场溜达到伏尔塔瓦河畔,这座形状奇特的现代建筑屹立在河畔,造形扭曲像似跳舞,所以得名Dancing House。这是布拉格最著名的现代地标之一,顶层有观景餐馆。</p>  <p class="ql-block">与Dancing House 遥遥相对的是这座古典建筑,两座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沿着伏尔塔瓦河畔往北,路右边排列着一座座华丽建筑。</p>  <p class="ql-block">我俩有点不想步行了,便跳上了沿着河边运行的轻轨,回酒店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酒店(Charles Bridge Palace) 位于伏尔塔瓦河畔的老城区,在查理大桥旁。每天进出都漫步在河畔欣赏对岸美景。</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沿着伏尔塔瓦河畔闲步到军团桥(Legion Bridge),眺望查理大桥与河的东岸。伏尔塔瓦河在暮色中缓缓流淌,水面映着淡淡的粉蓝与金灰色光影。古老的桥拱、钟楼的尖顶、教堂的圆穹与色彩柔和的楼房与屋瓦,在渐褪的天光里交织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城市的喧嚣似乎被时间轻轻收起,只留下布拉格傍晚特有的安详与梦幻。</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查理大桥在灯光映照下焕发出另一种魅力。古老的桥拱被柔和的金黄色灯光勾勒出来,静静横卧在伏尔塔瓦河上。远处的布拉格城堡在夜空中闪耀,教堂的尖塔与圆顶仿佛漂浮在灯光的海洋里,庄严又梦幻。河面上倒映着金色与幽蓝交织的光影,微风拂过,水波轻漾,仿佛整座城市都在低声诉说它的千年故事。站在桥头望去,夜色中的布拉格宁静而神秘,美得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我们再次来到查理大桥,计划是从查理大桥上漫步到伏尔塔瓦河对岸,参观宏伟的布拉格城堡建筑群以及其他景点。</p><p class="ql-block">上大桥必须穿过这座宏伟的老城桥塔。这座塔楼巍然屹立于查理大桥的一端,是布拉格最精美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它建于14世纪,最初的设计不仅是一座防御性的城门,更是波西米亚国王从老城前往布拉格城堡举行加冕仪式的凯旋门。在中世纪时期,它也是布拉格北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主拱门上方,是波西米亚王国的徽章。再往上,三个人物雕像映入眼帘:右侧是查理四世,左侧是瓦茨拉夫四世,中间是波西米亚的守护圣人维特。更高处,靠近塔顶的位置,矗立着捷克土地的守护圣人的雕像。</p><p class="ql-block">据说,塔楼的东立面和西立面曾经装饰华丽,但在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时,瑞典军队进攻布拉格,大部分装饰细节毁于战火。战后不久,人们在塔楼上增设了一块纪念牌,描绘了布拉格市民奋勇抵抗侵略者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拉格城堡</span>最为迷人,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红顶建筑群上,远处的布拉格城堡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这里挤满游客,没法拍照留影,今早人稀少,赶紧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桥上行人稀少,偶有鸽子掠过石栏,留下几声回荡的拍翼声。空气中带着秋日的清凉与河水的湿润气息,布拉格的清晨,总有一种静谧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我又在桥上驻足良久,欣赏美景,河面上轻轻地泛着微光,一幅柔和宁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桥的尽头屹立着小城桥塔。</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城桥塔下方的拱门,我们来到桥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Mostecka)</span>——一条狭窄的鹅卵石小巷,它连接着查理大桥和小城广场,已有超过750年的历史。街道两旁矗立着融合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到18世纪,整条街仿佛是一个生动的时光胶囊。有些建筑至今仍保留着最初的装饰,这条街曾经是皇家加冕游行路线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巷前行,往左拐进另一个小巷,来到一处墙面上染上了五彩缤纷的色彩,那便是著名的列侬墙(Lennon Wall)——一堵写满理想与自由的墙。最初,这里只是人们纪念约翰·列侬的地方,后来在捷克的共产主义年代,年轻人借着这面墙,用涂鸦和歌词表达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政府多次清除,然而第二天,总会有人在同样的地方重新写上:“All you need is love.”</p>  <p class="ql-block">如今,Lennon Wall 已不再是抗议的象征,而是成为布拉格灵魂的一部分。色彩斑斓的墙面上叠着层层岁月的痕迹——和平的鸽子、吉他的剪影、各种语言写下的祝福,都在阳光下闪着希望的光。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这堵墙,那一刻,布拉格的古老与现代、沉思与自由,仿佛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离开列侬墙,上了另一条街上,看到这座圣母教堂 (The Church of our Lady under the Chain)。</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上了桥街,再往里走,这里是小城区(Malá Strana)——布拉格最富诗意的地方。与老城区的繁华不同,小城区更安静、更古老,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p><p class="ql-block">不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我们循声而去,走到了**圣尼古拉教堂(Kostel svatého Mikuláše)**前。教堂的绿色圆顶与高塔格外醒目,是布拉格巴洛克建筑的杰作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座巴洛克杰作是布拉格左岸最醒目的地标之一。凭借其巨大的绿色穹顶和高耸的塔楼,这座教堂曾是耶稣会在波希米亚最宏伟的工程,彰显了他们在18世纪对该地区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穹顶的厚重与塔楼的纤细优雅形成鲜明对比,为这座城市的轮廓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走近仰望,外墙装饰繁复的雕刻。推门而入,内部穹顶高耸,壁画与金色浮雕交织成一片神圣的辉煌。琴声从管风琴深处缓缓流出,音波在穹顶间回荡,庄严而温柔,仿佛在抚慰每一个聆听者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城区(Malá Strana)狭窄的石板路,沿着上坡的小巷一步步攀登,城堡山在晨光中缓缓展开。脚下的街道渐渐远去,视野越来越开阔。回头望去,伏尔塔瓦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城市之间,两岸的红屋顶在阳光下闪耀,如火焰般层层铺展。这是布拉格最经典的风景——那种从高处俯瞰整座城市的震撼,让人一时间忘了言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拉格城堡山——红屋顶之上的王国。</span></p><p class="ql-block">终于,我们来到了布拉格的心脏——布拉格城堡(Pražský hrad)。这座始建于九世纪的古老建筑群,历经无数帝王的统治,是欧洲最大的城堡之一。它不仅是捷克的政治象征,更是这片土地历史的凝结。</p><p class="ql-block">当我初听到“布拉格城堡”这个名字时,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座宏伟的宫殿,拥有高耸的尖塔和富丽堂皇的厅堂——但实际上,它远不止于此。我眼前所见的,是一个庞大的防御建筑群,里面遍布着政府大楼、历史悠久的教堂、艺术气息浓厚的博物馆、令人惊叹的花园,以及闻名的黄金巷。布拉格城堡占地超过17英亩,约7万平方米,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现存最大的城堡建筑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广场,观看每一栋不同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见证了几个世纪以来统治者的更迭——从中古时代的国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到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托马斯·马萨里克。如今,这里仍然是捷克总统的官邸,只要看到入口上方飘扬着国旗,就知道总统就在城里。</p>  <p class="ql-block">主门外有庄严的城堡卫兵,而且是一男一女。</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方位都有不同风格的华丽建筑。</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城堡群中的这一栋是Schwarzenberg Palace,<span style="font-size:18px;">宫殿建于16 世纪,</span>现在是国家美术馆,其内部保存的原有空间使得艺术作品在历史语境中得以更为立体地呈现。</p>  <p class="ql-block">展览囊括了从文艺复兴后期到巴洛克时期(约 16 至 18 世纪)欧洲与波希米亚地区的绘画大师佳作。 其中不仅包括意大利、荷兰、佛兰德、德奥、西班牙等地的作品,也突出展示了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本地画家如 Karel Škréta、Petr Brandl 等人的创作,彰显地方艺术与欧洲艺术流派之间的互动。</p><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在题材上丰富:既有宗教题材(圣经故事、圣人像、祈祷场景),也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历史画及肖像画,画面常富于光影对比、浓厚色彩与精致细节。 </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中的一幅经典作品:The Feast of the Rose Garlands(1506)——Albrecht Dürer</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506 年,作者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内容是一副宗教意象,画面中央是圣母玛利亚与圣婴耶稣,四周分别是教会与世俗权力的代表人物。圣母和圣婴授玫瑰花环,象征玫瑰念珠会(Rosary Brotherhood)的信仰与敬意。画中右侧树下人物为丢勒本人,他直视观者,带有典型的自画像意味。 </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不仅是德国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也因为其被皇帝 Rudolf II 所收藏,并来到布拉格,因而在捷克乃至中欧艺术史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的中心,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巍峨的圣维特大教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高耸的尖塔直指天穹,哥特式的教堂外观壮丽而肃穆,石雕花窗细节精致无比,每一处拱门、每一根柱头都像在讲述一段中世纪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我仰望那高耸的塔尖,心中涌起一种庄严的宁静。圣维特大教堂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曾是捷克国王加冕的圣地。它见证了波希米亚的辉煌、哈布斯堡的统治,以及捷克民族在历史洪流中不屈的灵魂。</p><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上,折射出斑斓的光影,仿佛整个城市都被祝福。那一刻,布拉格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静静地、庄重地闪耀在城堡山的天际线上。</p>  <p class="ql-block">圣维特大教堂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真的是一座接一座的教堂,见证了波西米亚人民对基督教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城堡的另一个方向顺着台阶下城堡山,途中再一次从高处俯瞰整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下了城堡山,我们搭乘轻轨前往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 Monastery)。这座修道院始建于12世纪,是布拉格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也是捷克保存最完好的宗教建筑群之一。修道院外观古朴宁静,红瓦白墙依山而建,远眺伏尔塔瓦河与老城区,景色开阔而安详。</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修道院前,正巧遇上一支街头乐队开始演奏。悠扬的旋律在山顶的空气中飘荡,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人们微笑着、轻轻随音乐摇摆,整个修道院前的广场洋溢着欢快而宁静的气氛。我们也停下脚步,静静聆听那熟悉又陌生的旋律,感受布拉格特有的浪漫与自由。</p>  <p class="ql-block">乐声渐止,我们走进修道院的教堂参观。教堂内部庄严肃穆,金色的祭坛与高耸的穹顶散发着神圣的光辉,仿佛在诉说着几个世纪以来修士的祈祷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短暂驻足后,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修道院旁的观景台。眼前的布拉格在阳光与云影的交替中展开,红屋顶与尖塔层叠起伏,伏尔塔瓦河静静流过城中——那一刻,美得让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眺望完布拉格全景后,我们买了一件布拉格风景的纪念品,带走这段美丽回忆。然后搭乘22号轻轨回到河东,再次漫步在伏尔塔瓦河畔,眺望查理大桥及河对岸刚刚去过的布拉克城堡群。</p>  <p class="ql-block">我们昨天去了查理广场,昨天和今天走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座跨越伏尔塔瓦河、最能代表布拉格风貌的——查理大桥。为什么布拉格许多地方以国王查理命名?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国王。</span></p><p class="ql-block">查理国王(Charles IV,捷克语 Karel IV)是14世纪波西米亚国王,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誉为“布拉格之父”。他在位期间,推动布拉格成为中欧最辉煌的文化与政治中心。查理不仅兴建了著名的查理大桥、查理广场和圣维特大教堂,还创办了查理大学——中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p><p class="ql-block">他是一位具有远见与信仰的君主,崇尚艺术与学术,注重城市规划,使布拉格从中世纪的城镇跃升为欧洲的一颗明珠。今天,当人们走在查理大桥上、穿过他命名的街区时,依然能感受到这位国王留给布拉格的辉煌与智慧。正因为这位国王的远见与建设,布拉格才有了今日的壮丽与灵魂。</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稍作休息后,细雨轻洒的街头又吸引我们出门。漫步在Celetná大街上,欣赏街道两旁华丽精致的巴洛克与新艺术风格建筑,雨滴在石板路上闪烁,仿佛一场静谧的夜之交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条热闹的</span>采莱特纳街(Celetna Street)曾是中世纪皇家大道的一部分,加冕游行队伍这条街从老城区前往布拉格城堡。</p>  <p class="ql-block">想去参观巴洛克图书馆,但走到门口得知票已卖光。回酒店休息,等待昨天已预订的七点钟晚餐。</p>  <p class="ql-block">挑选了一家有捷克特色菜肴的餐馆,先一人一杯当地啤酒,消除一天的疲劳。</p>  <p class="ql-block">我俩都选择了捷克传统菜肴——烤鸭配红甘蓝与马铃薯团子(Roast duck with red cabbage and potato dumplings),香气浓郁,风味独特,为这一天的行程增添了温暖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特地前往布拉格火车站,参观那座著名的新艺术大厅,也顺便探索一下火车站的地形,以便明天知道在哪里等车。</p><p class="ql-block">布拉格火车站大厅的穹顶装饰华丽,壁画与雕塑交织出20世纪初布拉格的优雅气息,也象征着这座城市由古至今的文化延续。</p>  <p class="ql-block">夜色渐深,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到酒店。窗外的雨声轻轻敲打屋檐,仿佛在为旅途作序。明天清晨,我们将搭乘火车前往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新的城市在等待,而布拉格,这座被称为“欧洲心脏”的城市,已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永恒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图片:摄于捷克首都布拉格,2025年10月3日,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