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童心话重阳】九九重阳又一年

舒小玲

<p class="ql-block">昵 称:舒小玲</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745920</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重阳节,重阳是因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而得名,在我国古代重阳之日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长寿幸福的追求。1989年我国将重阳日定为中国老人节,2013年又将重阳日定为法定老年节。</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是一个古老而又意义深远的节日,让我们老年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节日。而这个节日是将自然节气与人生暮年的一种完美契合,因为重阳之日已是深秋之时,就好像一个人已进入了暮年,此刻,四顾回望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普通的老年人,更多的感慨是时光的飞逝,今年看又过,黑发已不再。</p> <p class="ql-block">  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中,“重阳”在古代文人墨客中,都有着不同的情怀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在“重阳”之日,游子思乡怀亲的千古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重阳在当时,已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日子,插茱萸已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王勃《蜀中九日》诗中“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中,所表达的意境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可以说重阳节的思乡之情自古有之。</p><p class="ql-block"> 而李清照《醉花阴•薄暮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描写了重阳之时,天气的寒凉以及内心的悲凉。杜甫的《九月五首•其一》“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寂寥的生活中,重阳之日也不忘饮酒一杯。还有边塞诗人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中,“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一杯菊花酒,既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了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以及对思乡怀旧的描写。</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以上的诗句,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感悟,那么苏轼的《定风波•重阳》“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人生一世,难得有开心畅笑的时候,何不趁着年轻时头插菊花,玩个痛快再回来。古往今来,有谁不会老去?没有必要因为要老去而哭泣。这种不服老的心境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今天老年人应该有的心态。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正是这种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让老年们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收获了人生的幸福,愿所有的老人们,重阳节幸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