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10月8日)的行程是看完开城仪式后去往西极。9:30到达东城门时已经人山人海了。好的机位很难找到了。先了解一下仪式内容吧:以“史上名城、融汇文明、智慧幽默、古城来客”为主题,通过歌舞、情景剧、杂技等形式,展现喀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表演中重现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传奇故事,结合胡旋舞、汉唐舞、波斯舞、龟兹乐舞等传统舞蹈,以及幽默的情景歌舞和杂技手技,生动呈现丝绸之路的辉煌与多民族文化交融。</p><p class="ql-block">开演之前,一位80多岁的维吾尔族大爷跳了近20分钟,不时与观众互动,展现了喀什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乐观精神。</p><p class="ql-block">后面的内容就用简短的原视频呈现吧!</p> <p class="ql-block">看完开城仪式,到古城旁的神州租车行取车,开启自驾南疆之旅。为弥补在古城内没有找到最佳与昆仑塔同框的遗憾,我们要与昆仑塔好好亲密。</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一路西行,刚离开喀什,进入喀乌高速,一路茫茫戈壁,尽显苍凉。沿途乌瑞克河已经干涸,大自然则安静的敞开宽厚的怀抱,迎接不远千里而来的客人。过康苏边检站(需要检查边防证)原计划的苏式遗迹放弃了,就在路边停下来飞了会无人机(技术不够,没有拍出大片)。</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是限速60,与我们伴行的多是大货车,还有些是外国牌照的车。道路两边多是南疆特有的雅丹地貌,还有五彩斑斓山体及一望无际的戈壁。绝大部分山体都是沟壑纵横,棱角分明。按照计划我们去了贝壳山。</p><p class="ql-block">贝壳山因山体中大量暴露的贝壳化石而得名。景区设施不完善,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太阳光过于强烈。想去捡贝壳的我也放弃了原有的小冲动。</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西行进,转角时眼前突然出现驼色的天山与黛色的昆仑山以近乎直角的方式交汇。我除了大声呼喊“两山交汇,两山交汇”,已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了。那一刻,仿佛时间都为这雄浑的景象静止。在此,我们拿出了早准备好的国旗,只有手握国旗才能表达我们的自豪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听一游客说今天西极的日落时间是20:10。于是赶紧赶路,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看祖国最后一缕阳光,不能耽误正事了。</p><p class="ql-block">到达西极已是晚上20:00。询问工作人员今天是否能看到日落,回答都是比较悬。既然来了,还是决定走上去,尽管风很大,温度骤降,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走到了西极石碑下。虽然天色已晚,站在石碑下,远望四周的天山、昆仑山及茫茫戈壁,作为一名中国人,为祖国的山河壮丽与领土完整而深感自豪。并迅速与家人视频,共同分享祖国版图最西端的苍茫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中国最西端的村——斯木哈纳村。走进干净整洁的村子,敲开第一家老乡家门,两位老人不懂汉语,无法交流 。便再次敲响老乡的家门,这次比较幸运,大爷(经了解其实只有50多岁)能说一点点汉语,通过各种方式沟通,终于达成一致,我们在祖国最西端的村住下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8:40我们准备去看中国最晚的日出,转出村子也没有找到看日出的地方。而后在老乡家吃了不太好吃的奶茶、嚼不动的囊后去村子里逛逛。</p><p class="ql-block">村子的道路两旁都是错落有致的毡房,村口是各种打卡的标志。这里的打卡标志与其他不一样,站在各标志前都会有“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的骄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伊尔克什坦口岸。跟随着车流我们进到了大货车出关的道上,被警察叔叔费力的手势挡住,才知道自己走错道了。倒转回去,当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伊尔克什坦口岸大楼、飘扬的五星红旗、鲜艳的国徽,突然心潮澎拜、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为弥补没有看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遗憾。今天,我们又到西极石碑处。其实再进西极,并不是她的风景有多美,因为她是祖国疆域的见证,是“国土无疆”最直观的印记,站在那里,我骄傲、我自豪。</p> <p class="ql-block">西陲第一乡—吉根乡。在这里聆听布茹玛汗“刻石立碑”护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原计划下一站是去阿图什天门,今晚宿疏附县。但是因为爱国情缘,耽误了太多时间,决定返回喀什,赴一场鱼锅之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