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堂》北海公园内曾经是乾隆皇帝的行宫

于志文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增建快雪堂院落, 192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的著名将领蔡锷(字松坡)将军,经黎元洪批准,将快雪堂三进院落拨作“松坡图书馆”第一馆,梁启超出任馆长,第一馆专藏中文书籍(石虎胡同成立第二馆藏外文书籍)。</p><p class="ql-block"> 匾额为爱新觉罗·溥杰所题</p> <p class="ql-block">  松坡图书馆内,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1929年初梁启超病故,因经费不足,松坡图书馆两馆合并,1949年5月又与北平图书馆合并,图书馆继续开放几年后关闭。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1987年交还北海公园后,修复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201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博物馆位于北海北岸九龙壁旁,开放时间随北海公园(通常6:30-20:00),门票包含在北海公园门票内,可欣赏石刻、楠木殿及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  澂觀堂为一进院落正殿,明代风格,灰筒瓦卷棚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  澂觀堂建在约60厘米高的平台上,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间宽,三间深。布瓦硬山顶。前有廊道。</p> <p class="ql-block">  浴澜轩为二进院落正殿,用于更衣沐浴,硬山顶结构。</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核心,金丝楠木榫卯结构,以“金丝楠木殿”著称,檐悬乾隆御笔匾额。‌‌</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御笔匾额“快雪堂”</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建筑材料为金丝楠木,整体建筑不刷任何涂料。几百年过去了建筑仍然是原样,金光闪闪,体现皇家尊贵。</p> <p class="ql-block">  院内两块高约5米的太湖石,乾隆题刻“云起”,疑为宋徽宗艮岳遗石。‌‌</p> <p class="ql-block">  玉兰轩柱头原貌。为了保留当时的建筑风貌以示后人欣赏,</p> <p class="ql-block">  玉兰轩后廊下的取暖烧火地坑。快雪堂三进院只有玉兰轩才有,这证明乾隆皇帝在此居住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