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看红叶登高赏秋

中国人

2025年10月29日重阳节 <p class="ql-block">看红叶取景地:北京市老宣武区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美国红枫(学名:Acer rubrum L.)是槭树科槭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北美,现广泛引种于中国华北、华东及西南地区,以其秋季鲜艳的叶色、强适应性和园林绿化价值著称,是城市行道树和景观造景的理想树种。</p> <p class="ql-block">广阳书院藏身于公园内西边的红砖建筑,融合书香与森林景观,提供图书馆、咖啡厅和标本墙,适合阅读与放空。‌‌</p> <p class="ql-block">“广阳谷”得名于秦朝“广阳郡”,曾是菜市口西北角一块被废弃多年的拆迁闲置地,2017年起被建设为首例城市森林公园,很好。</p><p class="ql-block">此处曾经有水洼栖息着俗称癞蛤蟆的蟾蜍。蟾蜍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是中药材,</span>夏、秋捕捉后,先采去蟾酥……</p> <p class="ql-block">银白槭。因银白色的叶背而得名。它有着槭树典型的叶形和树形,却没有经典的秋日红叶;银白槭的树汁也能提取枫糖,但产量较低。因为速生,虽然常用作园景树或者遮荫树,但木材结构松散,十分容易受到灾害而折断。</p> <p class="ql-block">鸡爪槭与红枫相像,叶形美观,很适合观叶。经常在道路两侧看到它,在庭院中养护也别有一番味道。</p> <p class="ql-block">美国白梣。很容易和美国红梣(洋白蜡)的名字搞混,两者长得也很像。不过我国常见栽培的都是美国红梣,美国白梣则更常见于欧美 ,虽然也用于庭院种植,但作为经济作物则更有价值:木材时良好的体育器材、乐器、家具原料,干皮中可以提取色素做黄色染料。</p> <p class="ql-block">李叶绣线菊。是一种耐旱的观赏灌木,春季开出白花,秋季叶色变成迷人的金黄色,人们通常会将它作为树篱种在花园中。花店会用这种植物来制作新娘的花环。</p> <p class="ql-block">由废弃钢铁零件堆砌的机械马雕塑,机械马<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业风设计,</span>体型优美做工优秀。钢铁马雕塑作者为‌魏得胜‌,该作品由其团队创作完成。</p> 枫糖浆 <p class="ql-block">美国红枫的汁液还可以提取枫糖。老人常食用枫糖浆有益。</p> <p class="ql-block">枫糖提取工艺,在枫树树干上打孔后接上引流管、接流桶后,由于树干内外压力差,枫糖汁液自动流到接流桶。</p> <p class="ql-block">我在温哥华买的枫糖浆。</p> 登高望远 <p class="ql-block">重阳节中午聚餐后到西便门城楼登高赏秋。</p> <p class="ql-block">西便门上层的城门楼,原为明清时期四九城守军的两层八眼箭楼兼营房,如今是下层餐饮店提供服务的小型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石碑文字:</p><p class="ql-block">公元千九百八十八年秋</p><p class="ql-block">明北京城城墙遗迹</p><p class="ql-block">康雍題</p> <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 class="ql-block">唐 王维</p><p class="ql-block">独在异乡为异客,</p><p class="ql-block">每逢佳节倍思亲。</p><p class="ql-block">遥知兄弟登高处,</p><p class="ql-block">遍插茱萸少一人。</p> 西便门的近代变迁 <p class="ql-block">2007年我的3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1988年整修残存195米内城墙,修复“八瞪眼”箭楼,并在箭楼北侧城墙下开辟一个新门,门额文字:</p><p class="ql-block">明北京城城墙遗迹 </p><p class="ql-block">登城口</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老照片,大约百年之前。城门洞和城楼(箭楼)。城门外和城楼东侧各有一名士兵站岗。</p> <p class="ql-block">西便门原瓮城。此照片拍摄日期为清末民初,令人想起老舍的《骆驼祥子》。</p> <p class="ql-block">城头变幻大王旗。推测此照片拍摄于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至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之间,冬春节气。</p> <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北隅的城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初为临时城门,用于方便内外城居民出入。其建造背景为防御蒙古骑兵侵扰,因财力不足仅修筑外城南段,形成“凸”字形格局,设西便门、东便门等五门。城门由城楼、瓮城及箭楼组成。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瓮城呈半圆形,箭楼为清代增建。</p><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期间被德军架设火炮。1952年城楼、箭楼及瓮城拆除,1966年修建地铁时拆除部分城墙。1988年整修残存195米内城墙,修复“八瞪眼”箭楼(正面朝西),保留7处断面遗迹,命名为“明北京城城墙遗迹”。1990年依托遗址建成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中文名 西便门</p><p class="ql-block">外文名 Western Informal Ga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