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鞋山,在石钟山9公里处鄱阳湖中,静静屹立,东汉《水经》记"孤石介立于大湖中"。它纵然经历了第四纪冰川,地震,海啸,战争,却依然挺立湖中,笑迎八方来客。世间传"人去蓬莱不说远,访仙还上大姑山",2025年10月25日我们登上了这座大姑山,神奇的鞋山。</p> <p class="ql-block"> 鞋山,又名鞋山岛,因其形似仙女遗落鄱阳湖中的鞋子得名,这只被誉为天下无双的第一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p><p class="ql-block"> 鞋山位于江西省九讧市湖口县,与长江中小孤山遥遥相对,鞋山因此又称大孤山。唐朝诗人顾况说"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洞庭归客船"。</p><p class="ql-block"> 鞋山高出湖面70米,周长千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有"蓬莱仙岛"之称。明代陈云德有诗赞"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始终"。</p> <p class="ql-block"> 关于鞋山当地流传一个神话故事,据说古代有个渔夫叫胡青,在湖上打渔时与天界瑶池玉女大姑相遇,后來相爱成亲。此事被渔霸盛泰得知即要抢大姑,玉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把大姑帶走,盛泰乘机抓胡青,大姑从天上丢下一只绣花鞋把盛泰一伙压住,这只绣花鞋即变做了鞋山,鞋山又名大姑(孤)山,其由來大约出于此。</p> <p class="ql-block"> 尽管传说流传千古,但鞋山的形成有科学的解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31年揭开谜底,这是因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庐山王家坡冲下巨大冰川形成的,当冰川遇到湖中巨石的挤压磨蚀时,逐渐塑造了这座山。远古冰川时期,巨石随冰流移动,最终在湖中安家落户,历经万年,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鞋山。</p> <p class="ql-block"> 如今鞋山四周临水,一峰独秀。鞋山被轻雾笼罩若隐若现,山间小径幽深宁静,鲜花簇拥,被誉为"鄱阳湖天然盆景"。我孤陋寡闻,到此地游才知有鞋山,我想这么美的地方,称其鞋山太直白了,不够曼妙和浪漫,几千年來的文人墨客没有给个代称吗?查了许多资料,有了,这和晚清彭玉麒有关。</p> <p class="ql-block"> 彭玉麟是我崇敬的晚清名将之一,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清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湘军创始人,晚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以"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官"著名,一生六辞崇职,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病逝于衡州,享年七十五岁。</p> <p class="ql-block"> 彭玉麟在鞋山一进鞋山门左则山体写下"凌波第一,锦袜无双"八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释名》中指出"锦,金也"。"凌波第一,锦袜无双"中的"锦袜"指唐代丝质文物"红包绫地宝相花织锦绣袜",现存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该袜以红绿黄三色织绣,体现唐代织锦高超工艺。</p><p class="ql-block"> "凌波第一"形容鞋山孤峰耸立鄱阳湖的卓然姿态。"锦袜无双"则借唐代宝相花纹锦袜的华美工艺,暗喻鞋山如仙界遗落的织锦仙履。这里用锦袜仙履借指了鞋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鄱阳湖这个渡口乘船去鞋山。</p> <p class="ql-block"> 船行驶路过鄱阳湖大桥,巍峨壮丽。大桥为都昌一一九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和江西省"九五"交通重点工程九江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整体工程的头号控制工程。于2000年11月18日通车运营。</p> <p class="ql-block"> 船行驶至此从这里登上鞋山,探寻这神秘的仙山。</p> <p class="ql-block"> 船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抹中国红,是信仰的颜色,是祖国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 国旗之下,每一颗心都紧密相连,共同跳动。</p> <p class="ql-block">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捍卫中国红是植根于我们血液中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鞋山大门,牌坊式建筑。1985年建于点将台上,三门并列排开,中间两层,全花岗岩结构,琉璃瓦盖顶,门楼上浮雕图案,古雅大方,中门第二层有"鞋山"工楷匾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绮手笔,大门后立《兴复鞋山碑记》。</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朱元璋的战旗仍迎风招展。这记录着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二十日至八月二十六日,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开展战略决战,以朱元璋获胜告终,奠定了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大明王朝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鞋山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又是从南至北百余里湖面的大岛,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三国时期吳国周瑜就在此操练水军,后出湖口破曹军于赤壁。元末,陈友谅在岛上修城筑垒,在鞋山水域与朱元璋展开大战。清代,太平军曾以鞋山为基地发动了历史上极有影响的鄱阳湖水战,把曾国藩打得企图跳水自杀。众多的战争,给鞋山留下了长城,炮台许多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点将台,又名得胜台。位于鞋山西面山脚下。建安四年孙策屯兵于此,大破庐江太守刘勋。建安十三年,周瑜在此阅兵点将,操练水军于鞋山湖口,破荆州下江陵,在此进兵赤壁,大破曹操。点将台重修于1985年9月。</p> <p class="ql-block"> 一天门,其位于登山麻石路中段。此处地势险要,由花岗岩精工打制而成。重建于1986年,道教中为八仙上天入地之通道,一天门是道士修道成仙的第一道关口。</p> <p class="ql-block"> 大姑庙被世人誉为"鄱阳湖之畔的信仰守望"。是鞋山的核心人文景观。大姑庙飞檐斗拱,古朴庄重,青灰色的砖瓦上染上了斑驳的痕迹,踏入庙门,香烟袅袅,弥漫在空气中。</p> <p class="ql-block"> 大姑庙殿宇雄伟,塑像辉煌,晨钟暮鼓与梵乐声交织,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禹王台位于鞋山南端顶峰,一巨石上刻"禹王峰"。相传大禹治水功盖华夏,刻石记之。据《九江府志》记载:"夏禹刻石在大孤山"。可惜碑刻早已被岁月摧毁。</p> <p class="ql-block"> 岛上曾建有唐代古寺"大孤山寺",如今仅存石基与残碑,但仍能呼吸到昔日的香火味道。据地方志记载,宋代文豪苏轼曾泛舟至此,留下"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高湖夜不眠"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登临此处可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渺,远眺庐山群峰,感受"蓬莱仙岛"的遗世独立之美。</p> <p class="ql-block"> 训腰石,传说是一块具有功效的宝石,相传古代大姑为求治腰病的众生而安设,凡腰病者只要靠卧在训腰石上,九九八十一次便可痊愈。</p> <p class="ql-block"> 磬石,敲击可发出清脆声音的自然奇石。</p> <p class="ql-block"> 登顶小径蜿蜒盘旋,沿途可见百年古树,石刻遗迹。能感受风的温度,聆听水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大孤塔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重建,砖石结构。1966年10月塔被炸毁,1987年重建,共七层,高30米,中空有旋转梯可上塔顶,大孤塔是岛上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孤塔作为航海标志,塔身见证了鄱阳湖作为古代水战要地的历史。大孤塔又是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的焦点,塔身与湖光山色相映,尤其是在夕阳下形成"彭蠡夕照"的绝景。</p> <p class="ql-block"> 最美风景在最高处,站在90米高的鞋山顶上,俯视山下,千顷碧波无垠,水天一色,恍若置身于水墨画中。</p> <p class="ql-block"> 鞋山,它像一颗被时光遗忘的宝石,静静地浮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上。它没有喧嚣的商业气息,没有乌泱乌泱的拥挤游客,只有湖光山色与心灵深度对话,这个秋天,我们走进了临浩瀚波涛,见岁月浮沉的鞋山,曾经弥漫了无尽硝烟的它如今平静和谐地和我们拥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