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于常于笔耕的原因,有幸接触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的一些老同志,他们大部分均已年过花甲,而且过去都担任过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重要领导职务,已经退休多年。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留弯、养鸟、等活动,而他们却不是,也知从何时起,自发地组成团队,克服各种困难,走遍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书写出一篇篇书情并茂的文章,而县已经出版发行了几十套丛书,把门头沟的历史风貌,历史人物,山水道路,各个行业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人们,留给了历史,也留给了后人。</p><p class="ql-block"> 用门头沟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何建忠的话说“他们自觉地有一种责任,就是把过去过去的历史写下去,留给后人。”北师大教授刘铁梁先生曾这样写到:“丛书的出版不是对历史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期待,它一定会深刻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大大增强建设者们的勇气和信心。”这些老人正是有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尚精神,精于探研,勤于笔耕的高尚精神,才能完成几百万字乃至数千万字的历史记录。从山水到古道,从煤炭到商业,从军事到民生,从远古到近代等等,无处不显现出他们这种顽强不息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所经历的历史也是十分纷繁的,如果没有人去记录,许多事件的过程我们是不会知道的。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成为传诵千古的瑰宝,就是因为他完成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史记》的历史巨著。如果司马迁不在那种磨难的环境中写出《史记》,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们又能知道多少呢?而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这些老人们正是秉承了我们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这种态度而顽强地续写了整个北京西部山区的浩繁的历史,这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广林老先生曾任门头沟区广播电视局局长,一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他说:“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必须有人把过去的历史记录下来,才能真正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 事实也是如此,千百年的发展过程,没有人去记录,就不能留给后人,这段历史将会成为尘封的历史,无人知晓,更不会留给后人。安全山这位60多岁的老同志很自谦,我们感谢先人们留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东西,是啊,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经过多少年的艰苦奋斗,留给后人的东西的确不少,但是没有人去记录,去整理,去发掘,我们又能知道多少?我们的后人又能知道多少呢?安全山同志编著的《古道商贸》一书,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追溯历史,记录历史最大的难点,也是共有的难点就是资料严重的缺乏,泥河湾人、周口店北京人、东胡林人,距今200万年至数千年活动于永定河流域,河谷是他们迁移活动的天然通道。</p><p class="ql-block"> 黄帝与炎帝、蚩尤争斗并实现部落统一,开启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纪元。涿鹿矾山地区与斋堂川地区山水相连,且有“披山通道”之举。西龙门涧商代贝币、大东宫、白羊石虎等地出土文物,让明斋堂地区商周时期已有经济活动。灵水灵泉寺、百花山瑞云寺、斋堂灵岳寺、沿河城柏山寺,说明宗教文化于汉唐时期就深入到斋堂地区。辽金以来,村落、煤炭来及军事文化等迅速发展,到清末民初,通口外,上矾山,下天津的商品流通已成为斋堂地区的普通之事。历代还有不少游山探山者,考察者来到这里,甚至许多外国人都饶有兴趣地对北京大西山进行考察和游览。就因为这些就创造和发展斋堂地区的古道商贸文化。那么能把这些古道商贸历经这么长历史的过程续写下来编辑成册,又要付出多少辛勤的劳动呢?</p><p class="ql-block"> 只有安全山、万钦、赵永高三位编著者能说的清。也只有他们才能体验出编著出书的酸甜苦辣和各种滋味,别人是很难理解的。杨德林老先生编著了《斋堂川的生态旅游》一书,把整个斋堂川的山水沟梁、花草树木、文物古迹好似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者如果不踏遍这里的千山万水,试想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况且他们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要搜集、整理、书写就必须要身临其境,这又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呢?</p><p class="ql-block"> 由门头沟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纂的门头沟文史(合订本)上下五册,数百万字,记载了门头沟地区数千年的历史事件及发展历程,参加编纂者多达数百人,这么庞大的编纂队伍,记录出那么详实的历史资料,需要翻阅多少部书籍,又需要走访多少地方,多少知情人,政协文史委的同志们又要做多少工作,这些资料的整理出版,反映了门头沟地区的历史风貌,把珍贵的资料书写进历史而且留给了后人,这些恢弘的巨作元不浸透了编著者的汗水和心血。这个编纂团队中,大都是已经退体的老干部,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能克服无数的困难来笔耕历史资料,又有何等宽阔的胸怀,又有何等高尚的民族情操,难道这不是我们弘扬的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吗?不远的将来他们也会被书进历史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国家土地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先人们历经了不懈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先人们没有探索发现的东西仍然需要有来挖掘整理,留给后人,过去烟波浩淼的历史文化就似一颗颗洒落人间的珍珠,需要有人去发现,去收集,去整理。而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老人们正是在漫山遍野中收集闪光的珍珠的人。如果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都要有这样一批敬业的人,这样洒落的珍珠收集起来将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而收集珍珠人就是把过去书写进历史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