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阳节清晨,一封饱含深情的《农行党委致全行离退休老同志的慰问信》翩然而至。开篇一句“尊敬的全行离退休老同志: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在全行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敬老节日——重阳节。在此,行党委谨向全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便如一缕温煦的秋风,挟着浓郁的茱萸芬芳扑面而来,瞬间温暖了老同志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这茱萸之香,源自本届农行党委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耕细作,尤其是对老干部工作的持续创新与高度重视。信中提及的“聚焦主责主业、弘扬优良传统、提升工作质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并非虚言,其中便包含着对这支“银发力量”价值的高度认可与悉心凝聚。</p><p class="ql-block">《慰问信》深情回顾了老同志们的历史功绩:“老同志是农业银行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字字千钧,道出了农行今日成就的基石所在:“那是由无数老前辈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的心血与汗水浇铸而成。他们身上闪耀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精神与优良作风,不仅是农行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后辈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这份源自历史深处的敬意与感激,是茱萸香中最醇厚的底蕴。</p><p class="ql-block">更令人动容的是,《慰问信》深刻把握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精髓。它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是对老同志政治地位的崇高定位,更精准描绘了他们的现实状态——“离岗不离心、退休不褪色”。老同志们依然通过各种途径发光发热,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宝贵的“红色金融基因”,持续为农行事业注入正能量。信中殷切期望大家“继续秉持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贡献更多“银发力量”,这既是对老同志们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未来携手同行的期许。</p><p class="ql-block">尤为可贵的是,农行党委并未止步于温暖的问候,更着眼于切实的行动承诺。它要求“各级行、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落实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更加用心用情”地做好服务:从落实政策待遇到强化走访慰问,再到优化服务保障,目标清晰,为老同志们“颐养天年、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大家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字字句句,如春风化雨,精准滴灌在老同志们最关切的心坎上。难怪有老干部由衷感慨:“总行这份慰问信,便是重阳节里最贴心、最珍贵的‘茱萸’!”</p><p class="ql-block">“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衰老与退休,本是人生与职场的自然规律。令人欣慰的是,尊老敬老之风日渐浓厚,即便乡村基层也愈发重视关怀老人,重阳送饺子的温馨场景即是时代进步的缩影。然而,对比农行之举,某些地方或部门对退休人员的态度,却显得滞后甚至淡漠。特别是部分工会组织,仿佛职工一旦退休,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再无关联。这种观念,不仅是短视的,既忽视了宝贵经验传承与精神财富的价值,更是认知上的缺陷,又未能理解构建和谐集体、维系情感纽带对事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农行重阳《慰问信》所散发出的“茱萸之味”,远不止于节日的仪式感。它是一份厚重的历史回响,是对奉献者价值的庄重礼赞;它是一声深情的时代召唤,期待“银发智慧”在新征程上焕发光彩;它更是一面鲜明的价值旗帜,昭示着用心用情关爱离退休人员,不仅是美德传承,更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这份带着茱萸芬芳的敬意与温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更应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效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