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贤优良传统,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根据市老干部局统一部署,重阳佳节之际,区委老干部局举行“岁月如歌 智享乐龄”2025年浦东新区老干部敬老节主题活动。 活动设置“岁月如歌”红色音乐专场与“智享乐龄”互动体验活动两大板块,为全区近千名离退休干部代表带来一场集精神滋养与生活实用于一体的敬老节盛宴。 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张家科出席活动并致辞。<div>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div><div>在这多重历史坐标交汇的时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从一片阡陌农田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巨变。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新时代引领区的伟大跨越,浦东创业路上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深深凝结着老领导、老同志的心血、智慧与无私奉献,也正是浦东一代代干部的接续努力,为浦东乃至上海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根基。</div><div>他强调,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将持续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确保老同志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挥“桑榆未晚,霞映满天”的精神,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银发”力量。</div> 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蔡敏为老干部代表赠送了两份凝聚深情的心意之礼:<div>《暖心晚情——离退休干部身心关怀手册》以专业建议守护老同志身心健康;</div><div>《丹青绘浦韵 光影照初心——2025年浦东新区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集》用艺术光影展现老同志对生活的热爱与家国情怀。</div><div>传递组织的温暖关怀,彰显区委老干部局始终致力于让老同志晚年生活更舒心、更有品质的用心担当。</div> 【岁月如歌】红色音乐专场邀请上海爱乐乐团献演《光影中的红色旋律》音乐党课 《光影中的红色旋律》音乐党课由上海爱乐乐团综合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陈静主讲。包括四个章节:<div>启航篇《烽火弦歌.革命曙光》</div><div>成长篇《凯哥高奏.家国情怀》</div><div>使命篇《岁月回响.情润红心》</div><div>传承篇《薪火相传.时代新声》</div><div>四个章节用上海爱乐乐团作曲家的故事串联起来。</div> 开场以《一部电影的主题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引入主题。 继而讲述《电影音乐成为了新中国风雨兼程的一支支路标》 《电影音乐创作中中坚持时代性、民族性、可听性》<div>首先讲述了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吕其明的故事</div> 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吕其明<div>1930年5月生,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徽无为人。</div><div>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div> 1930年5月吕其明出生安徽无为。<div>10岁随父吕惠生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br>1949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小提琴演奏员。每当演奏着优美的曲子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作出优美的曲子。<br>1951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纪录片组任专业作曲,开始电影音乐创作事业。创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等大型纪录片的音乐。</div><div>1955年,调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故事片作曲,创作第一部故事片音乐《水乡的春天》。为故事片《城南旧事》《铁道游击队》《家》《焦裕禄》等作曲。《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充满浓郁乡土味,流畅上口,成为流行歌曲。</div> <div>大提琴与钢琴</div><div>电影城南旧事插曲《送别》<br></div> 大提琴:陈甜<div>钢琴:龚天鹏<br></div> 长笛与钢琴<div>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我家乡好》</div> 长笛:朱悦 钢琴:龚天鹏 作曲家徐景新的故事也具有代表性。<div>徐景新,上海奉贤县人,1943年出生。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家。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迷上音乐,能弹会唱,会作曲。高中就读于上海市虹口中学。17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1967年,他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先后为《苦恼人的笑》、《烛光里的微笑》、《日出》等八十多部电影作曲,并创作了一些供音乐会演奏的作品,如民乐合奏《飞天》(与陈大伟合著)、钢琴协奏曲《一江春水》等。1988年后,担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艺术总监。电影插曲《诚实的眼睛》(《苦恼人的笑》主题歌)、《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小街》主题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br></div> 大提琴与钢琴<br>电影小街插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 大提琴:陈甜 钢琴:龚天鹏 作曲家金复载被誉为“音乐老顽童”<div>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五、第六届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br></div> <div>金复载长期从事电影音乐及电视音乐创作,连续3年在上海推出三场个人作品音乐会并获得成功。作品《长笛协奏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山坳里的变奏》获得第二届宝钢高雅艺术奖。创作了许多舞台剧音乐。应邀参加中日合作的大型木偶剧《三国志》音乐创作,1999年创作交响曲《红楼梦》引起热烈反响。为电影《红河谷》《哪吒闹海》谱曲。<br></div> 小提琴与钢琴<br>电影红河谷插曲《雪儿达娃》 小提琴:沈菲 钢琴:龚天鹏 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钢琴家龚天鹏是时代新声的杰出代表。<div>龚天鹏1992年7月生于江苏南京,自幼显出极高音乐天赋。1岁便音准无误哼出听过的歌曲、两岁能听辨任何音高及和弦。</div><div>5岁开始正式学琴,师从钢琴教育家叶惠芳教授。</div><div>6岁获得全省钢琴大赛天才大奖。</div><div>8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先后师从王健中与巢志珏教授。</div><div>9岁在厦门鼓浪屿全国钢琴大赛荣获第一名,并随后飞往美国“艺术界哈佛”茱莉亚学院预科部面试,被当场录取。</div> 10岁入学时签证一直被拒,直到当时任纽约州议员的希拉里.克林顿与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推荐信到达领事馆之后才被顺利放行。被茱莉亚学院钢琴系主任约赫维德·卡普林斯基教授收为得意门生,并与预科部校长托马斯教授学习作曲。 13岁在茱莉亚学院百年校庆的全美直播音乐会上担任全场压轴,与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歌剧天后芮妮·弗莱明、奥斯卡影帝凯文克莱恩以及好莱坞音乐巨匠约翰威廉姆斯同台。<br> 14岁被全球王牌经纪公司之一ICM(今Opus 3)签约,开始国际巡演。他收到过欧美众多著名乐团的合作邀请,其中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匈牙利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阿斯本节日乐团及众多其他乐团,并多次在美国、内地、欧洲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15岁之前,一直把作曲当成爱好的他为了纪念2008年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交响合唱巨作《悲情天台山》,即第一交响曲,且从此之后正式跨入作曲届,连续七年获得美国作曲家协会青年作曲奖。 16岁便以最小的年龄签约了美国现代音乐出版社LK,已出版了13部大型作品,其中包括三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室内乐作品、两部钢琴独奏作品、交响序曲《恸诗》、交响诗《时针生涯》与二幕大型芭蕾舞剧《蜜蜂之死》。<div>2010年正式入茱莉亚学院作曲系深造,师从著名作曲家、博士生导师萨穆尔阿德勒教授。</div><div>2012年起,作品已经被美国众多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使他成为学校历史上唯一在学生时代便享此殊荣的作曲家。</div> 2012年,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华史记》获中共文化部第16届全国交响乐比赛大型作品优秀奖。<div>2013年受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之邀以钢琴独奏家的身份与乐团在进行了大规模的美国巡演,并同年与上海爱乐乐团合作推出了他的首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div><div>2014年签约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并独家开创了“键盘交响诗”——钢琴版交响乐系列巡演。<br></div> 《京剧幻想》是中国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第十部交响曲,用瑰丽的交响手法,把京剧的精气神“翻译”成了美国观众都听得懂的音符。<div>演奏此曲时,美国乐手与中国乐手穿插而坐,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编织出和谐的音符。当晚的费城流光溢彩,而《京剧幻想》则是备受热议的话题。</div> 他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誉为“一个有着超凡信心、充满温暖与真诚、能够呼风唤雨的年轻艺术家”。<div>茱莉亚学院主席约瑟夫波利希博士称其为“少数中的少数”;</div><div>美国音乐出版社主席劳伦·凯瑟称其为“将重演贝多芬与莫扎特神话的音乐良驹”;</div><div>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曾预言:他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div><div>作曲系主任罗伯特比瑟教授曾在推荐信中写道:我无法相信这样一个演奏与作曲同时如此卓越的艺术家竟然才是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他是我平生见过才气最卓越的音乐家。他幽默、善良、对艺术、家人、朋友可以奋不顾身,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对艺术的狂爱和疯狂的专注。</div> <div>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盛宗亮教授曾感叹:“他十几岁的成就是很多同行一辈子都无法抗衡的。”</div><div>阿德勒在现场聆听过他改编的钢琴版交响乐之后惊叹道:“李斯特与拉赫马尼诺夫也不过如此了!”</div><div>而在华语届,他则被直接誉为“东方莫扎特”。<br></div> 作为学者,他研究最深的是后浪漫主义乐派,并对其代表人物马勒、小施特劳斯、拉赫马尼诺夫、普契尼等19世纪音乐巨匠的音乐有过“走火入魔”的研究。<div>2009年,年仅17岁的他便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了马勒交响曲讲座,堪称“史上最小讲师”。</div> 小提琴与钢琴<br>《苏河湾》 《苏河湾》是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管弦乐序曲,以上海苏州河静安段为创作背景,融合了该区域的历史与自然景观元素。 该作品原计划于2022年4月底首演,但因疫情延期。<div>龚天鹏在居家抗疫期间(2022年4月)完成创作,并多次修改完善。创作过程中,他参考了《中国通史》《李白诗集》等书籍,汲取创作灵感。</div> 乐曲通过旋律展现苏州河静安段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传递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苏河湾,缓缓流淌,不言不语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变迁和发展历程。 龚天鹏在创作日记中提到,音乐旨在体现“人民万岁,中国必胜”的信念。 小提琴与钢琴<br>电影雷锋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小提琴:沈菲<div>钢琴:龚天鹏</div> 《唱支山歌给党听》由姚筱舟(笔名蕉萍)作词,朱践耳谱曲,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演唱,经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绎后广泛流传。 该曲层次丰富、情真意切 ,通过三个乐段,将音乐情绪从舒缓低沉转到激昂高亢,唱出了对“万恶旧社会”的痛苦回忆 ,表达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对中国共产党深沉的爱。 音乐党课最后进入高潮 小提琴、大提琴、长笛、钢琴<div>演奏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div> 演奏者:沈菲、陈甜、朱悦、龚天鹏 《我爱你,中国》质朴无华,动人心魄,激情澎湃。 <div>演奏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br></div> 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 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 《光影中的红色旋律》以“启航-成长-使命-传承”为脉络,由上海爱乐乐团通过经典电影音乐,串联起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div>从《义勇军进行曲》激昂诞生,到《我爱你中国》深情告白,一段段经典旋律引发了全场强烈共鸣。</div><div>音乐党课通过高雅艺术形式,致敬了老同志们燃烧的岁月与不变的初心,实现了红色基因时代传承,极大地丰富了老同志们精神世界,为全场老同志带来一场精神洗礼与艺术熏陶。</div> 演出结束,老干部合唱团几位女团员邀请龚天鹏一起留影,龚天鹏十分谦逊,欣然接受。 我们当然不会错过机会,也一起留影存念。 主题活动第二板块“智享乐龄”互动体验从10月27日开始到10月28日持续了两天,为浦东新区近千名离退休干部代表带来一场集精神滋养与生活实用于一体的敬老节盛宴。 智能检测 为智能的神奇而惊讶 个别咨询 养老黑科技区,智能穿戴设备、辅助行动机器人等产品让老同志们赞叹不已。 中医也采用了智能检测 排队检测 感到新奇 中医问诊 交谈体验 适老化智能改造区 防摔马甲 助起沙发 智能座椅与智能浴具 适老化改造展示区通过场景化模型,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解决方案。 领导现场观摩 养老文旅区为大家规划晚年生活。 仔细筹划 提供策略 养老服务 养老金融区则为老人守护资产安全提供了专业咨询。 游戏互动 乐龄市集提供绿色产品 领导关注老人生活 活动现场汇聚的互动游戏、养老黑科技、适老化改造、乐龄市集、养老文旅、养老机构、养老金融七大展区共40个展位,俨然一个微缩版的未来养老生活圈。<br> 活动给老同志带来一场新奇的体验,更是一次生动的科普,弥合了老年群体与数字时代之间的鸿沟,展现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托举幸福晚年创新实践,让“智享乐龄”从理念走向现实。<br> 领导现场表示,浦东新区将继续秉持尊老敬老之心,笃行为老服务之实,用心用情、精准服务,落实好各项政策待遇,确保老同志们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