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神奇的天龙禅院</p><p class="ql-block"> 天龙禅院座落于矾山镇南八公里的焦家梁村,占地3亩。建于后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先有庙宇,后有村庄。传说当年有一位得道的山西太原府云游高僧,云游到此,看见九条龙在天山盘旋,后降到地下为九座山峰,认为这里是山水宝地,利用九年的时间,到处化缘,建起了这座古刹。</p><p class="ql-block"> 庙宇建起后,有焦、贾、梁三姓人在此处建房居住,后逐年演变为焦家梁,现在这个村中焦、贾、梁三姓已不复存在。这座庙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已遭毁坏,只有房屋、戏台还在。2011年由村中人们自愿捐款出工出力重新修建,陈春明为第一发起人和捐款人,村中领导班子组织,耗资3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为各方人士捐助的善款,又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但又有古庙之风格。天龙禅院位于焦家梁村北,山门立于西边上书天龙禅院四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谢思忠先生所题写,进山门南为古戏台,五门跨度,为前后建筑。北为古庙所在地。寺庙南为拱碹门洞,门洞外仿木出檐,砖雕檐飞,五彩斗拱,十分华丽精细。</p><p class="ql-block"> 天龙禅院为前后院庙宇,前院正殿为关帝庙,三间北房,正中为关羽塑像,左右为关平和周仓,正殿东为龙帝庙,中间供奉龙王,后院正殿为弥勒佛殿,正中为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祖,左右为十八罗汉塑像。东西耳房为水金刚和火金刚,东房供奉着观音菩萨,西房为地藏殿。庙宇山门西有一株千年古槐,据传为建本庙时,由得道高僧亲手栽。1940年侵华日军的飞机投下的炸弹,曾把树炸掉一半,但第二年老槐树奇迹般地展枝吐叶,现在这棵老槐树生长的依然十分旺盛,村中老年人称这棵老槐树为树神,每年四月十八日都有人在树前焚纸燃香,希望老槐树保佑本村,平平安安,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泉水环绕的释迦寺</p><p class="ql-block"> 据《怀来志译》记载,在矾山堡水磨村东南1公里外的释迦寺(也叫水头寺),初建于元朝至元年间,明洪武年间曾于大修并于扩建。“释迦寺”座北面南,山门为木牌坊式。正中大书“释迦古刹”四个苍劲大字,门外侧有石狮一对,门内东侧有古柳两株,胸经约三人合抱,树龄约为百年。引路不长,与一座小石桥相接。桥东有泮池相通。过桥即入“天王殿”。正中面南有弥勒佛像。四大天王分列东西,保人间风调雨顺。西北有护法韦院立像,双手合十,双臂捧宝杵,殿外两侧左右参门,门后东西有钟鼓楼。出殿沿引路北行,即拾阶步上中殿。中殿建在一个高大宽阔的平台上,结构为元代建筑,殿周围有花垒墙,前左右各有十级砖梯。</p><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着释迦,药师,弥勒三世佛。下阶数十步,即步上“百佛殿”。殿中供奉着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一百多个铜铸佛像,分阶梯式,三层供奉排布,最中间为释迦铜像,高约1.3米,为殿内最大铜像。东西墙两侧为藏经柜。东西两侧为配殿、禅房,布局主次分明。该殿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布瓦顶、面宽、进深均为三间,檐下置单昂四铺除斗拱,用材粗大,转角,柱头,平身三科,檐柱侧脚明显,柱卷刹。殿东为方丈小院三间,殿西三间,为退居和尚所居。寺院东西有四大寮口:即知客住的客堂,维那住的禅堂,羯摩住的后堂,教授住的西堂。东西跨院为伙房戒堂院,专门接待受戒僧从和本寺和尚食宿。这一地方一处浅水层聚集区,也就是湿地,浅层泉眼无数,长年清泉水不断并外流供人们浇地,青草绿树,花红柳绿,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这座千年古刹毁文革初期,最后一名和尚,1966年初送到矾山大街村还俗。庙宇全部被拆毁,铜佛被拉走三马车,后不知去向。寺内不有少古树点缀其间,入夜不时可听到风吹古树沙沙,风铃叮当,木鱼咚咚,组成一曲寺院特有的交响乐,礼赞佛门圣地。只可惜毁于文革的浩劫之中,近千年的的佛门历史就这样永远的中断了。</p><p class="ql-block"> 大山之中的泰山奶奶庙</p><p class="ql-block"> 在矾山镇东南20公里的狭长山沟中,大山环抱着一个小山村—塔儿寺村,这相村是因为金隆年间建的一座高僧陵塔而得名。在这个村北的山坡上随山就势,主次分明地建了一座寺庙——泰山奶奶庙,建庙时间为金正隆五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此庙原有房舍25间,占地1500平方米,各种配房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到破坏,现在仅存的只有正殿和对面的戏台,历尽风雨八百年,这座庙带保留原来的样子,庙东北山坡上有两棵千年古松。从村南过一条长巷,然后拾级39阶,是东西观台,观台宽3米,长12米,人们可以站在上观看山景,也可以看戏台的唱戏。山门面南,面宽1音,进深1.5间,砖木结构,重檐青瓦,高兽跑边,雕梁画柱,左右两边墙上彩绘着封神演义的故事,门前有一块碑。山门上挂横匾一块上书“泰山奶奶庙”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p><p class="ql-block"> 进院后,东西配房均已不在,仅剩下戏台和正殿。正殿五间,砖木结构,青砖布顶,重檐挑角,兽吼跑边,砖雕精细,花垒砖墙围边。正殿正面供奉着泰山圣母三位元君,东西墙壁上彩绘着四海龙王呼风唤雨、电闪雷鸣图案,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正殿对面为戏台,三间进深,是每年四月十八日庙会唱戏的地方。这个庙虽然小,据传是矾山地区所的寺庙的尊者。势力范围很大。因为这里是蚩尤墓所在地,这个村是由守墓人繁衍而成的,所以建庙较早,势力范围也大。据说,庙产在矾山东关有门面房,怀涿交界处有庙产耕地2000多亩,山林近5000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