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东部沿海,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青岛。这里依山傍海,风景秀丽。青岛的海鲜,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海鲜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青岛海鲜烩饼,正是青岛人对这片海洋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  青岛人的清晨,常被码头渔船上的汽笛声叫醒,而唤醒味蕾的,往往是街角馆子那锅咕嘟冒泡的海鲜烩饼。这道家常菜里没有复杂的技法,却把黄海的鲜、小麦的香,揉进了青岛人的日常里。</p><p class="ql-block">      要做一锅地道的海鲜烩饼,食材得先“鲜”字当头。最好是赶早去团岛市场,挑刚靠岸的小海鲜:虾虎要捏着壳硬、晃着没空隙的,花蛤得吐净了沙,笔管鱼要透亮无黏腻,再顺手捎上一把本地青蒜——这是提香的关键,少了它,烩饼就丢了魂。饼则得是青岛特有的“杠子头”,或者现烙的死面饼,切成宽窄均匀的条,泡软后筋道不烂,吸汤却不坨。</p><p class="ql-block">      起锅不用多油,葱姜爆香就够。先下花蛤翻炒,听着“噼啪”声此起彼伏,壳子刚一张口,就把虾虎、笔管鱼倒进去,瞬间蒸腾的水汽裹着海鲜的鲜气,能飘出半条街。接着加清水或高汤,大火煮沸后下饼条,让每一根饼都浸在鲜汤里,煮到饼边微微发卷,再淋一勺生抽提鲜,撒上青蒜叶,一锅烩饼就成了。</p><p class="ql-block">      吃青岛海鲜烩饼,讲究的是“热乎气”。不用精致的盘子,粗瓷大碗端上桌,饼条吸满了海鲜汤,咬一口满是筋道与鲜醇;虾虎肉弹牙,笔管鱼带着海水的清甜,花蛤肉虽小却鲜得透彻,连汤都要喝到碗底见光——那汤里藏着青岛人的实在,没有多余的调料,全是食材本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这锅烩饼,是青岛人餐桌上的“万能搭子”。早起配碗粥,是暖胃的早餐;晌午加个蛋,是顶饱的便饭;晚上煮一锅,配瓶青岛啤酒,就是惬意的宵夜。它不像海鲜大餐那般讲究排面,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贴人心——就像青岛这座城,既有红瓦绿树的浪漫,也有市井烟火的温情,而这份温情,就藏在每一口热乎的海鲜烩饼里。</p>  <p class="ql-block">  海鲜烩饼的饼身,选用优质小麦粉,经过发酵、揉捏、擀制,最后烙至金黄。这个饼,外皮酥脆,内里却保持着小麦的甜香,是这道菜的基石。而海鲜的部分,常见的有虾、蟹、贝类等,每一种海鲜都为这道菜增添了不同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  当饼与海鲜相遇,经过一番翻炒,海鲜的鲜汁渗入饼中,饼吸收了海鲜的精华,两者相得益彰。一口咬下,饼的酥脆与海鲜的鲜嫩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海的馈赠。而各种海鲜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或甜或咸,在口中迸发,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青岛海鲜烩饼不仅仅是一道菜,它还承载了青岛的文化和历史。每一个在青岛生活的人,都会被这道菜所牵动,那是对家乡味道的思念,也是对大海的敬仰。在青岛,每当有重要客人到来,主人常常会用这道菜来招待,因为它不仅代表了青岛的美食文化,更代表了青岛人的热情好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