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棉裤

杨雨春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二姐来到黑河已度过第二十三天。来时匆忙,竟忘带上御寒的厚棉裤。</p><p class="ql-block"> 昨夜雪落无声,天地素裹,寒意如针,刺穿秋衣秋裤,也彰显了北方冬日的凛然威严。此刻,正是该将棉衣棉裤裹上身的时节。二姐望着窗外飘散的雪絮,轻叹一声:“该做条棉裤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邀我与老伴同行,带上老年优惠卡,踏上了买棉裤的旅程——那不仅是一条棉裤,更是一份让亲人能抵御风寒的安心。</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易达宾馆登上1路公交车,五站路不远,可能是因雪后路滑,车辆行使不畅,所以等车竟耗去二十分钟。车来时就满员,八十多岁的二姐刚刚扶着车门迈上车厢,就有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便起身,点头示意让座。二姐轻声道谢,这一互动,真得是“润物细无声”。我被感动了!心难平。</p><p class="ql-block"> 我抓紧栏杆站着,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老伴,我们用眼神交流“安好”,一股柔情爬上我的心,我的脸。</p><p class="ql-block"> 车子行驶两站地,车厢里的人也逐渐稀少了一些,我和老伴终于得到空位坐下。</p><p class="ql-block"> 车厢内暖意融融,我转头望向窗子,玻璃上凝着薄雾,窗外雪花还在飞舞,飘散。仿若两个世界:一边是风雪人间,一边是温情暖阳。</p><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积雪,发出的咯吱声,在我心仿佛似岁月在低语。</p><p class="ql-block"> 我沉浸自己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车载的广播传来:“海华商场到了”的声音,随即车子停了下来。 我和老伴搀扶着二姐缓缓下车,双脚踏在微雪覆盖的地面上,是那样的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 商场西门一楼,一家夫妻两人开的棉裤摊位前没人,女主人不见踪影,男人独坐前台,神情冷淡。</p><p class="ql-block"> 二姐上前轻问:“有五两棉花的棉裤吗?”“有现成的,也能现做。”他缓缓站起身来,但答复很是敷衍。</p><p class="ql-block"> 二姐拿起柜台旁一撮棉花细看,眉头微蹙:“这是纯棉的吗?”“是。”他语气不耐。“我看不像啊。”</p><p class="ql-block"> 二姐低声质疑。他只回一句:“就这玩意。”话语如冰,冻住了所有期待。</p><p class="ql-block"> 二姐摇头:“咱们不买了,去华富商场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们出了这家门店,又步行一站地,我在二姐的在左侧,老伴在我右,我好能搀扶她一下,因为她的右手有轻微骨折,方便照顾她,我们慢步抵达华富商场。</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了华富商场一问才知,定制棉裤的“姐妹服装订制店”藏身在三楼。乘电梯缓缓上去。</p><p class="ql-block"> 推门而入,一位面容温厚的女店主迎上前来,未语先笑,如冬阳破云。</p><p class="ql-block"> 她听说了我们的诉求,立刻为二姐取出一条六两重的棉裤试穿。一条不合身,再换一条;颜色不喜,又换一色;腰身略长,她笑着记下:“改好明天就能取,还可以送货上门”。</p><p class="ql-block"> ”百问不厌,细致入微,针线之间,皆是暖意。</p><p class="ql-block"> 当第二天商家把棉裤送到家时,二姐觅得一条合身又称心的棉裤,二姐穿在身上,暖在心间。</p><p class="ql-block"> 二姐抚摸着新棉裤,眼底泛起微光:“小时候,妈妈做的棉裤都是一斤棉花的,我说太厚不穿,她只好拆了重做,改成八两,我才勉强穿上。那时不懂,母亲怕的不是棉花的多少,棉裤的轻重,而是儿女受冷挨冻。她缝进棉絮里的,不只是棉花,是心。”她说着,声音渐轻,仿佛回到那个炉火微明的冬夜,母亲低头穿针引线,一针一线,缝的是牵挂,是怕你冷着的千言万语。那棉裤暖的不只是腿,更是心。</p><p class="ql-block"> 一条六两重的棉裤,裹住的是寒风中的体温,映照的却是服务的温度。海华商场的冷语如雪,华富商场的热忱似火。一念之差,一步之遥,顾客的脚步便有了去向。谁不愿走进一家让人如归家般温暖的店铺?服务意识,从来不只是生意的点缀,而是买卖能否长久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这一条棉裤,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它不只是御寒的衣物,更是人心冷暖的丈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