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土庄

pike

<p class="ql-block">在火焰山蜿蜒的山沟深处,隐匿着一座黄粘生土筑就的村落——麻扎村。整座村庄房屋就地取材,依山垒砌,质朴浑厚,与山融为一体。这种延续千年的原生土建造技艺,在吐鲁番地区源远流长,而麻扎村正是新疆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村落,堪称生土建筑的活化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土庄”。</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坐落于吐鲁番火焰山腹地的吐峪沟中,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保存完好的传统生土民居以及深厚的维吾尔文化积淀,这座静卧于戈壁深处的古村,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所谓生土建筑,即以未经焙烧的天然土壤为主要建材构筑的居所,这类建筑在中国历史悠久,从中原窑洞到福建土楼,从北方长城到西域村落,皆可见其身影。各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演化出各具特色的建造形式。麻扎村则以当地特有的黄粘土为材,墙体厚实,隔热保温,冬暖夏凉,人居舒适,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p> <p class="ql-block">村中建筑以清真寺为中心,沿山沟层层铺展,七横八纵的小巷将家家户户串联起来,院落彼此呼应,门户悄然相通。麻扎村的民居多为两层结构:下层为生土夯筑,坚实沉静,宜于居住;上层则采用土木结合,通风良好,专作储物与晾晒之用,那一排排架起的葡萄干晾房,正是吐鲁番绿洲生活的生动印记。</p> <p class="ql-block">“土庄”之名,是后人对其建筑形态的朴素称谓;而“麻扎”二字却承载着千年信仰的重量。“麻扎”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圣徒之墓”。相传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位伊斯兰传教士携五位弟子来此传道,圆寂后被尊为圣人,安葬于村边山坡。如今山坡上那一座座圆顶墓庐静默肃立,每年吸引无数穆斯林信徒远道而来朝圣,尤以宁夏、甘肃、青海等地为众,甚至二十世纪仍有中东信众跋涉至此。因此,麻扎村亦被誉为“东方麦加”。</p> <p class="ql-block">据传,今日居住于此的村民,大多为当年守墓人的后裔。他们世代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也将古老的建筑技艺与生活方式代代相传,使麻扎村不仅是一座村落,更是一段活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在此地传承已逾十三个世纪,村中现存的清真寺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四十余载,虽历经风雨,仍庄严肃穆,站在清真寺岁月斑驳了的大门前,似乎仍能感受到晨昏诵经声袅袅回荡于山沟之间。</p> <p class="ql-block">若说交河故城是生土建筑城市之最,那麻扎村便是迄今仍有人烟延续的最大生土村庄。交河早已化作荒原上的残垣断壁,而麻扎村却依旧炊烟袅袅,人声依旧,在黄土与阳光的交织中,延续着千年不息的生命脉动。</p> <p class="ql-block">许多人奔赴吐鲁番只为一睹火焰山的赤焰奇观,殊不知真正的瑰宝,就藏在这片炽热山腹中的麻扎村。比起神话般的山峦,这座真实活着的“天下第一土庄”,以其质朴的黄土屋舍、深厚的信仰底蕴与绵延不绝的生活气息,更值得驻足凝望,静心体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