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研活动,作为教师群体思维碰撞、经验共享、协同攻关的专业平台,正是破解这一命题的关键支点。它不仅是教学经验的简单传递,更是教育智慧深度生成、教学改革持续创新的不竭源泉。</p> <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张阳老师、吴琼老师和杨欢老师在锡林浩特市第四中学录播室,一同探讨一节触及心灵深处的课程——《敬畏生命》。对于刚刚步入青春的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开始对“生命”产生好奇与困惑。本节课,旨在引导他们超越对生命现象的简单认知,走向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在心中埋下一颗“敬畏”的种子,从而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感受生命的休戚与共,并最终内化为珍爱自我生命、关怀他人生命的实际行动。</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展示完之后,进行了说课,评委老师们对三位老师进行了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客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而评课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教师看清自己的教学亮点和不足,比如语言表达、课堂节奏、师生互动等方面的真实状态。</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艳老师还进行了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我们能够将“教”与“研”深度融合,从而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唯有常研常新、精耕细作,方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