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赏秋之三:光雾山

老西·小米酒

<p class="ql-block">秦巴赏秋之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雾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老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次出行,有一个令人心动的景色即可,这一次,光雾山便颠覆了我的想象。一起登山的爱玲、书阳、飞燕和小燕子,皆称赞光雾山云海奇观与红色、黄色枫叶交相辉映的秋色绝美。190元的门票和缆车往返,值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准备上山的时候,我图省事只拿了半瓶脉动。天气阴沉,山上雾气蒙蒙,不会有多大强度,作为五A级景区,山上应有服务点。但同行者四个人皆背上了大包或小包。而我拿的脉动,竟在买票时遗忘在了柜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缆车上行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山体周围山势陡峭,植被茂密,许多树叶色泽金黄,随着缆车升高,雾气缭绕,渐渐钻入云雾里。我心想,难道山上的风景四顾云雾?待接近燕子岭索道站时,又从云雾里冒出来。如此甚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光雾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北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组成部分,以680平方公里的红叶景观闻名,被誉为“中国红叶第一山”和“亚洲最长天然红地毯”,核心景点包括米仓山、十八月潭和光雾山主景区,最佳观赏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洋县开明寺塔的建筑风格,核心是唐代主流塔制与陕南地域特色结合的产物,其形成主要源于三大原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唐代佛教建筑的主流影响:唐代是中国佛塔建筑的成熟期,“密檐式”为当时主流形制之一,且多采用方形平面(区别于宋后常见的八角形)。开明寺塔的13层密檐、方形塔身设计,正是直接遵循了唐代佛塔“层级分明、庄重雄浑”的核心范式,体现了中央主流建筑文化的传播。</p><p class="ql-block">2. 陕南的地域环境与建造条件:陕南多山地、木材资源相对北方匮乏,因此建筑更依赖当地易得的砖块。开明寺塔通体用砖砌筑,且檐部采用“菱角牙子”等砖构技法,既适应了地域材料特点,又通过砖的堆叠增强了塔体在多雨气候下的防水性,是对当地自然与物资条件的务实适配。</p><p class="ql-block">3. 历史修葺的风格叠加:塔体在宋代(庆元元年)及明清均有重修,宋代工匠在保留唐代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檐角微翘”“小龛装饰更精致”等细节,让原本雄浑的唐风融入了宋代建筑的灵动与细腻,形成“唐骨宋韵”的独特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要不要我帮你对比一下开明寺塔与西安大雁塔(唐代楼阁式塔)的建筑风格差异,更直观理解它的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