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13县自驾游(6)-大泉山

山前庄

<div> 9月12日。今天游览阳高大泉山,话题比较轻松。</div><div> 大泉山位于阳高县城南12公里。解放初这里是全国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的样板。</div><div> 内容分成三部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大泉山变了样子</b>。</h3> <div> 大泉山因古色而陈旧,历史上刘邦“白登之围”相传就发生在这里。大泉山的水土保持,因毛主席的批语而闻名。大泉山因金秋灿烂而珍贵。</div><div> 如今这里古色、红色、金色三色俱佳,大泉山变了样子!</div> <h3 align="left">大泉山变了样子</h3> 毛主席批示纪念碑 很高兴地看完了這一篇好文章,有了這樣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問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様去解决自己的問題了。並且不要很多的時間,三年、五年、七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間,也就夠了。問题是要全面規划,要加强领导,我們要求每個县委書記都学习阳高县委书記那様,用心尋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結,使之推广。<br> 毛澤柬<br>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一日 新中国成立初期,阳高县委书记高进才带领大泉山村群众治理支毛小沟,使荒坡荒沟变绿,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br><div> 1955年,县委总结大泉山经验,写了《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毛主席为此文加了按语,全省山区掀起了学习大泉山热潮。高进才和大泉山闻名全国</div> 1956年在大泉山设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使大泉山水土流失治理开发更加科学化。同年,高进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br> 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大泉山农业社特别奖。<br><div> 1964年大泉山大队被评为全省水土保持特等先进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高进才水土保持劳动模范称号。</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大泉山生态旅游区</b></div> 如今这里已成为生态旅游区 景区简介<br> 大泉山位于阳高县城南12公里处,海拔1277米,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旅游区总面积18.37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大泉山作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红旗”,享誉神州。<br> 现为AAAA级国家旅游区。以大泉山水土保持展览馆为中心,总面积38.9公顷。建有科普宣传教育区、水保技术示范区、生态研学实验区、生态产业体验区、红色记忆区五个功能区。有著名景点凤凰山、刘邦白登之战遗址、凤泉寺、观景台、游客中心、生态旅游观光路等,旅游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内涵丰富、功能凸显。<br> <div>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div><div>一样的绿意葱茏,不一样的水保故事。</div> 50年代主要选择土层较厚、水分蒸发较慢的阴坡进行植树造林。<br> 这座山见证了50年代大泉山人的水保实践。大泉山造林地位于山的阳坡,大部分土石裸露土层稀薄,加之降水少、蒸发量大,造林难度大。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和提水技术的发展,栽植的规模和树木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这座山虽小,却更有力地讲述了新时期水保技术的发展<br> 如今阳高人民继续弘扬大泉山水土保持的首创精神,全力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建设更加美丽的阳高。 景区指示牌 登上台阶,是高进才纪念碑。 知青树讲述着当年的造林故事 区域简介:展馆、科普长廊、科普牌、实验场所,展示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普及水土保持的知识。 阳高红色记忆馆(未开放) 门前的简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水土保持展览馆</b></h3> 大泉山水土保持展览馆 水土保持示范园 赓续八环首创精神,厚植两山生态文明<br><div> 大泉山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边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找到适合阳高发展的生命共同体,把阳高的环境变得更好,生态变得更优美。</div><br> 上世纪50年代,阳高县大泉山首创了“挖鱼鳞坑、修水平阶、筑沟边埂、筑沟头埂、打土谷坊、建排水渠、挖沉沙池、建蓄水池”水土流失治理的“八连环工程”。 水土保持是一项基本国策 水土流失演示系统 水土保持措施-林草试验 很怀念那个时代。淳朴的农民,务实的领导,全心全意共同建设新中国。 本集暂到此,下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