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菊就到北海公园

德信

<p class="ql-block">听说北京菊花文化节于2025年10月24日在皇家园林北海公园盛大开幕,25日菊展正式开始。上网查阅,本次菊展共有600余种4万余盆,有精品菊,造型艺菊以及三杈九顶菊、丈菊等稀有品种。 ‌菊展持续到11月中旬,首都市民和各地游客可尽情的观赏。于是乎笔者于10月26日上午9点,乘坐公交车前往北海公园。从北门进去,径直向展区阐福寺走去。</p> <p class="ql-block">公园北门</p> <p class="ql-block">阐福寺</p> <p class="ql-block">匾额</p> <p class="ql-block">阐福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为明代太素殿旧址。乾隆帝尊生母崇庆太后之命改建为喇嘛庙,是北海首个藏传佛教建筑群,清代皇室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被称为“京华第一福寺”,也是今年北京市举办菊展的主会场。</p> <p class="ql-block">山门门洞</p> <p class="ql-block">随着一队队一群群的游客缓缓前行,远远望见山门前已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进得山门,更是人满为患,难以行进。那一盆盆的菊花前都云集了不少游客,人们先是欣赏一番,仔细观看,然后用手机或相机拍照,你走他来,川流不息。只见那些姹紫嫣红的菊花,主杆上都挂着个牌子,牌子上写的是各自的芳名,什么“古韵秋风”,“蕊珠宫”,</p><p class="ql-block">“嫩竹玉笋”,“孩而面”,“枫红秋深”等等,琳琅满目,应接不暇。</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株高大的菊花,足有两米多,花大色艳,极为壮观,也就是所说的丈菊。听一个游客介绍说:“这丈菊是使用了特殊的养护手法,1月扦插,最近才开花,养护期非常长。”园艺师们真是太了不起了。</p> <p class="ql-block">丈菊</p> <p class="ql-block">立体花坛复原的清代大佛殿建筑景观</p> <p class="ql-block">上匾书大雄宝殿,下匾书莊嚴圆徹</p> <p class="ql-block">而我最感兴趣的是那座立体花坛复原的清代大佛殿建筑景观,上面的竖匾上写着“大雄宝殿”,中间的横匾上写着“莊嚴圆徹”,这个造型据说是按1:5.5的比例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室内展</p> <p class="ql-block">看过室外的每一处菊花,又看了室内的,仍有许多名贵菊,和室外不同的是艺术家们把几种名菊穿插起来,插在一个花瓶或花盆,造型更美观更养眼,仍有很多人在拍照,一道道闪光灯光不时从眼球边滑过。</p> <p class="ql-block">观赏了大约1个半小时,我以为再没有了。正欲打道回府,忽看到有许多人往西走去,便跟在人群后面。拐过一个弯,惊喜的一幕出现了,眼前仍是无数的各色各样的盆菊,还有一个大的方阵,是按照北京几个公园菊展的特色布置的,有国家植物园的,有香山公园的,有中山公园的,有天坛公园的,有动物园的,有玉渊潭公园的等共10处,布局各有千秋,甚是美观。</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布局</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布局</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布局</p> <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布局</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布局</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菊展都欣赏完了,大饱眼福。之前看过许多花展,如此壮观的菊展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能不为北海公园的园艺师精湛的工艺而赞叹,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更感谢北京市政府为市民和游客献出的这场融合园林艺术、花卉美学与人文底蕴的秋日盛宴。</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园</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玉渊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游客</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美友</p><p class="ql-block">编辑 德信</p><p class="ql-block">拍照 德信</p><p class="ql-block">配乐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