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的起点九日山

陆廷荣

<p class="ql-block">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过:“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作为联合国认证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就像一本摊开的历史画卷。这不,我们十二位老年旅友慕名飞到泉州的第二天,就来到坐落于泉州郊区的九日山,因为这是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泉州港在宋元时期崛起为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繁荣景象被许多诗人赞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抵达九日山时,映入眼帘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高达百米的山势和悬崖峭壁构成的壮丽背景,昔日的航船正是从九日山前的码头扬帆起航,驶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九日山之名,源自古时每逢重阳人们登高避灾、祈福纳吉的习俗。这里不仅山势平缓,路径也错落有致,适合不同体力的登山者。秋日山行,步步皆景。林间小道铺满落叶,踩上去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山林在低声诉说季节的更替。</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耳畔渐闻溪流潺潺。沿溪行不过百步,便见一方石潭,名曰“姜相池”,相传为唐代宰相姜公辅隐居时所倚之境。潭边石壁上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字迹或苍劲、或秀逸,与山石融为一体,诉说着千年的文脉传承。</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行,极目远眺,晋江如一条银带蜿蜒东去,两岸村落、楼群星罗棋布,炊烟袅袅,与山色相映成趣。近处茶园层层叠叠,茶树排列整齐,绿意依旧。山风拂面,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令人心神澄明。</p> <p class="ql-block">  九日山最动人心魄之处,莫过于其摩崖石刻。百余方石刻散布于山间岩壁,自宋至清,跨越数代,内容涵盖记事、抒怀、题名、祈愿等。其中“九日山”三个大字遒劲有力。更有“祈风石刻”闻名遐迩,记录古人于冬夏之际举行仪式,祈求顺风利航的盛况。这些文字不仅是石头上的印记,更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文明的见证。站在石刻前,指尖轻抚斑驳字痕,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那是帆影点点、商旅络绎的泉州港,在时光长河中激起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  登顶并不意味着旅程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宁静的开始。山顶有一处名为“旷如亭”的古亭,飞檐翘角,掩映于松柏之间。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时而聚拢,时而散开,恍若仙境。此刻,山外的喧嚣被彻底隔绝,唯有风声、鸟鸣与内心的平和交织成曲。</p> <p class="ql-block">  深秋登山,本为祈福。九日山不张扬,却自有其厚重;不奇峻,却足以涤荡心灵。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守望着岁月流转,也守望着每一个前来寻觅安宁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视野豁然开朗,此刻我将携带的无人机打开,放飞至空中,将通往泉州湾的晋江古码头景色拍摄了下来。因为我明白,这不仅是一次登山,而是一次与自然、与历史、与内心深处的对话。有些美景,无需占有,只需铭记;有些旅程,不为抵达,只为出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