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子

liuxu

<p class="ql-block">庙会那日,平日里安静的村子挤满了人,亲戚串门,赶集买货,闲逛看戏的人来人往,集上买吃喝的的小摊子,味儿顺着风在村道上跑。唱大戏的台子搭在村口,吃完饭锣鼓一响,老老少少都往那儿凑。忽然一个残疾人正用两只小木凳撑着身子,一挪一蹭地往村里爬。</p> <p class="ql-block">那人双腿蜷着,膝盖上裹着厚厚的塑料袋,边角用绳子扎得紧紧的,像是怕磨破皮肉。他低着头一路爬过每家门口,声音沙哑地讨要钱,多数人见了,要么递个馒头,要么给一块钱。可谁也没想到,一个年轻媳妇从他跟前过去,他竟抬头看了一眼,一路跟着爬进了那家。新媳妇在院子洗衣服,听见动静出来一看,见他已蹭到跟前,忙喊“你在外头等着!”可那叫花子不知是没听见,还是故意装傻,竟猛地站起身,一把抱住了她。新媳妇吓了一跳,窗台上放着她婆婆纳鞋底的锥子,站在窗前,顺手拿到锥子,反手就扎了他几下。他哎哟叫着松了手,可脸上那神情,竟不像疼,倒像是笑。</p> <p class="ql-block">门外正好走过几个邻居,听见喊“抓人”,立马围了上来。大伙儿七手八脚把他按住,有人骂他不正经,有人嫌他装可怜骗人。大家拳打脚踢他抱着头缩在地上,几个年轻人越听越不对劲,说这人说话带外地口音,怕不是真讨饭的。没多会儿,村里的治安员来了,拿绳子把他捆了,直接送去了派出所。后来听说,那人根本不是本地乞丐,而是从外县溜进来,专挑庙会人多时混进村子,装残疾博同情,顺带偷点东西。这回栽在一把纳鞋底的锥子上,也算报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后村里议论了好几天。那媳妇只淡淡地说:“我手里有锥子,不是为了扎人,是为了护自己。他要是真讨饭,站门口我也会给一口热汤。可他爬进屋,抱我,那就是贼,不是叫花子。”这话传开后,大伙也吸取了教训,也开始琢磨:有的人是真的苦,有的是装的;有的该帮,有的该防。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本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