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九 华 山 (原创)

求稳

我与老伴自助游来到九华山,它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作为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千年来香火鼎盛,佛韵悠长。此次行程,我们漫步山间古道,观古刹林立、摩崖石刻,听晨钟暮鼓,感受“莲花佛国”的禅意与灵秀。九华山不仅以佛教文化闻名,其自然风光亦奇峰深谷、飞瀑流泉,令人心旷神怡。 进入景区,来到九华山的大山门前,眼前是一座汉白玉材质的三层飞檐牌坊式建筑,属于大理石雕刻的仿清徽派风格,气势恢宏且工艺精湛。牌坊上方题有“大山门”与“普门示现”两幅匾额,两侧石柱刻有金色楹联“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字体古朴苍劲。门柱下方还蹲立着造型精美别致的石狮子,细节雕刻栩栩如生。 我们首先游玩了有“天上街市”之誉的九华街,这里寺庙林立,香火袅袅,商铺众多,僧俗共处,和谐安宁。大悲宝殿为宫殿式建筑,坐南朝北。殿中供奉19米高的四面千手观音铜像,东西两侧分列陀罗尼八十四佛,后壁则陈设“三十二应身”及禅宗六位祖师法像,皆雕刻细腻,神态栩栩,令人观之肃然起敬。殿前广场开阔平坦,可容数百人礼佛瞻仰。台阶坡面的龙浮雕腾云驾雾、鳞爪飞扬,雕刻工艺精湛绝伦,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形象逼真灵动,仿佛随时会破壁而出,为这方圣境更添几分威严与生气。 踏入《明净真身》殿,殿内香烟袅袅升腾,令人不自觉放轻脚步。老伴缓步至明净和尚真身前,双手合十,闭目垂首,虔诚朝拜三拜。她轻声念叨着家人的姓名,随后将香蜡钱郑重投入功德箱,金黄的香蜡在佛前点燃,缕缕青烟如丝如缕。此刻,她心中默念:“愿佛光庇佑,家人平安健康,生活一帆风顺,诸事顺遂。”殿外微风轻拂,檐角铜铃叮当,让这份虔诚的祈愿愈发显得庄重而温暖。 走进化城寺文物展厅,玻璃展柜中静静陈列着那双传说中的地藏菩萨高筒靴与配套僧帽。靴子主体为红棕色,饰有精美的回纹等纹样,靴头呈虎头造型,工艺细腻;搭配的帽子造型独特,充满宗教文化韵味。听说这些器物是九华山的镇山之宝之一,据记载是依据唐代费冠卿碑中对地藏菩萨(金乔觉)“身长七尺,力倍百夫”的描述仿制而成,展现着九华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是了解地藏菩萨文化与九华山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从九华街乘坐大巴到天台脚下,换乘索道缆车徐徐升空。下索道后沿石阶拾级而上,行至《拜经台》前,只见一方巨石平展如台,石上留下的一双大脚印,相传这便是地藏菩萨当年在此长时间读经诵经时留下的圣迹。脚印轮廓清晰,仿佛还留存着菩萨踏石时的庄严与慈悲。站在拜经台上远眺,群山如黛,云海茫茫,刹那间仿佛能触碰到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精神。 从拜经台往下走不远,有一山石峭立,酷似女相观音,当地俗称“观音峰”。“石观音”身披黄色袈裟,面庞圆润,胸脯微挺、欲朝东北而行,成为九华山一大奇景。观音石的上方有一座以石命名的《观音峰》寺庙,寺内安放着观音菩萨的雕像,老伴敬上三株香,放入香蜡钱,保佑家人幸福平安。 在天台景区的最高点建有一座寺庙叫《天台》古寺,若要登上天台寺,还有800多级台阶要爬。犹豫之中,突然想起林则徐少年时期巧对老师的下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就为了这两句,今天一定要登上最高我为峰,让这千年古阶见证这寸心雄志。。 这段路有九华山当地的轿夫,可以抬人上下,大多都是有钱的年轻夫人才享受这种待遇,我俩凭着惊人的毅力和朝拜地藏菩萨的诚心,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老伴还时而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时而跪地朝拜祈求安康,每一步都踏在信仰的阶梯上。 远处奇峰如削,孤松横空。绝壁之上,松枝虬曲,四周层峦叠翠,远天清旷澄明,一方灵秀山水,尽藏禅意与豪情。 爬了一个多小时的石阶,终于抵达《天台》寺,此时此刻,我激动得想要振臂高呼:“我们胜利啦,山登绝顶我为峰!”天台寺拱门上面写着‘中天世界’左边写着非人间,意味着踏入这里已经是仙境,不属于人间啦!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山景区的天台峰顶,天台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地藏菩萨)曾在此居住过。这里也是佛教信者朝拜地藏菩萨圣迹的必到之处。<div> 如今的天台寺,前后三进殿宇,地藏殿、大雄殿、万佛楼等,殿宇的底部架空,下面有蓄水井。在天台寺周边,有块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的足迹,</div> 行至天台寺右侧平台,立此极目,360度尽览层峦叠嶂、峰峦突兀之景。此时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身心似被群山环抱簇护,融于天地浩渺之间。 从天台寺大殿后经青龙背一百余米,就到了一线天,这里也有几处石刻。一线天由两块巨石相对而立,巨石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缝隙,仅能容一人擦身通过。人站在中间,倚壁仰望,碧天一线,所以得名“一线天”。 ‘灵山九华祈福地,天台青龙锁平安’。老伴学着打禅于平安锁上,闭目养神,嘴里念念不休,一会儿双手合十,一会儿双手摊膝,以表诚心,深得地藏王菩萨的慈悲护佑。 九华山虽无泰山之巍峨、黄山之雄奇,却以钟灵毓秀的灵韵、清丽脱俗的气质,以及神秘佛教气息与瑰丽自然景观、博大精深佛文化的完美融合,形成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人魅力。<div><br></div> 我们从天台寺原路下山,真是上山不易下山难,虽然没上山那样累的满头大汗,但两腿打抖直哆嗦。终于回到了天台索道上站,休息片刻吃点身带的干粮补充能量,随后乘索道缓缓下行。 走出索道缆车,景区交通车把我们带回到九华街,这里正是进景区的验票口。看看时间还早,便在附近的寺庙漫步。来到袛园寺卧佛殿前,明黄殿墙映着苍翠绿意,飞檐翘角间雕梁画栋尽显精巧。“卧佛殿”“光明讲堂”匾额庄重,每一处木刻、每一角檐脊,都藏着岁月沉淀的信仰之美。 走进‘卧佛殿’,大殿正中供着释迦牟尼涅槃像,只见他右手臂支撑着头,侧卧安详。他的周围都守候着许多弟子和下人。我老伴见状赶忙下跪,又是点香又是掏钱,生怕得罪。我趁机拍个照,虽说不能拍菩萨,我那能放过这惊喜的一刻,既然菩萨是救苦救难保佑我们的,那么与菩萨一起合拍何尝不是一份虔诚?或许更添福缘,得其格外垂怜呢。 走出卧佛殿,又进‘地藏殿’,老伴见菩萨就拜,见投币箱就掏钱,在家换好的500元零钱几乎全部散尽。她还振振有词的对我说:如果不是她到处朝拜菩萨,哪有我们今天的平安幸福。我说这是共产党给我们的幸福,怎么把功劳记到了菩萨的身上呢?真是妇人之见。 走出九华山景区验票口,乘大巴抵达‘九华山大願文化园’门口。眼前矗立着一双金黄色的巨手,以微微张开的莲花造型,似在向游人诉说此处乃灵山秀水、莲花佛国。 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佛教文化气息浓厚,我仿佛走进了神的世界、佛的殿堂。如果你整日焦虑缠身、烦恼相随,来这圣洁之地洗涤一下灵魂、净化一下心灵是明智的选择。 此处有一露天特大佛光池,直径达99米。在阳光映照下池水金光流转,庄严壮观之景令人心生敬畏。 继续往前走,来到“净土莲花”,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莲花宝座。莲花座为三层结构建筑,主体直径达到了46.9米,高12.9米,由四层莲花瓣组成,莲花瓣总共有136块。莲花底座内有12幅琉璃壁雕,总面积约260平方米。 前面是一座三层四角的释迦塔,洁白素雅,立于地藏菩萨大铜像前的景观区域。塔身形制古朴,在青山绿树与庄严佛像的映衬下,更显清净空灵。它与周边的石狮、莲花台等建筑元素相融,既承载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在秀丽山水间勾勒出一抹雅致的人文景致。 释迦塔旁边的石狮叫“谛听”,它集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于一体,是地藏菩萨座下通灵神兽。它能以听辨万物,尤善听人心,曾在《西游记》中辨出真假美猴王。我想现在公安机关用它来破案,肯定是擒凶缉恶的得力帮手。 继续往前走,来到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前。他身高84米,加上莲花座底盘,总高度99米。这座佛像共使用了多达2390块铜板,重达1168吨,并使用了多达65公斤的黄金。他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其生日,传说菩萨曾发誓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后方成佛,故被尊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走到地藏菩萨的脚下,游客们都会去摸一摸地藏菩萨的脚趾头,说能保一生平安,身体健康,想发财的就能发财。老伴催我也去摸一摸,我就摸个家人平安幸福、身体健康吧。 这一趟 九华山的朝圣之旅,是山水对心灵的洗涤,更是信仰与诗意的双向奔赴。带着满袖山风与满心澄澈,告别这片佛国净土,往后的岁月,要像九华松般坚韧,如禅意般从容,此行圆满,不负相逢。<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