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是什么?

史公

<p class="ql-block">《论持久战》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史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论持久战》:一本“抗日爽文”式的高端战略预言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象一下,1938年,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两种极端情绪:一种是“亡国论”——“鬼子太厉害啦,咱们快顶不住啦,要完犊子啦!”,另一种是“速胜论”——“英明!我们三个月就能反推回去,回家过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毛主席站出来,用他那充满湘味的普通话,慢悠悠地说:“同志们,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咱们这仗啊,得慢慢打,得像熬一锅湖南腊八粥,火候到了,自然就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番话,后来就成了《论持久战》。它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大实话:“鬼子现在牛,但会越来越虚;咱们现在菜,但会越来越强。所以,别慌,稳住,我们能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简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战略直播”,而且精准预言了后续八年的全部剧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不是什么?先来正本清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它不是“躺平”宣言。 有些人一听“持久”,哦,就是耗着呗,躺平等着胜利呗。大错特错!《论持久战》强调的是“积极地持久”,是“在持久中积极进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猥琐发育,别浪”!不是让你挂机,是让你疯狂打野、带线、偷塔,积累经济,最后神装一波带走对方。</p><p class="ql-block"> 2. 它不是一本空泛的鼓励信。 文章里没有“加油!你是最棒的!”这种鸡汤。相反,它是一套逻辑严密、步骤清晰的“通关攻略”。它把抗日战争精准地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就像游戏攻略告诉你:第一关BOSS战怎么躲技能,第二关怎么刷钱,第三关怎么放大招。玩家(全国人民)心里顿时有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到底是什么?一部“逆风局”的终极翻盘指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把《论持久战》理解为毛主席为当时中国量身定做的“逆风局打法教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亡国论”者,他祭出“广袤国土”牌:“鬼子想速战速决?门儿都没有!咱们国家大,他占不完。他占点,我们占面;他占城市,我们钻山沟。跟他玩‘躲猫猫’,活活拖死他!”(这就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对“速胜论”者,他泼上一盆“现实”冷水:“想靠台儿庄一场大捷就反攻?同志,醒醒!咱们武器差,得认清现实。现在要避免正面‘拼装备’,要多打游击战,就像蚊子叮大象,叮得它浑身是包,睡不着觉,血流不止!”(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的哲学)。</p><p class="ql-block"> 其核心“爽点”在于动态分析: 它精准地点出了敌我优势的转化规律。鬼子的优势是暂时的、会衰减的(比如装备好,但资源少,侵略战争不正义,失道寡助)。我们的劣势是暂时的、可克服的(装备差,但战争正义,得道多助,而且会越打越有经验)。这就好比在游戏里,对方开局六神装,但我们是成长型英雄,后期无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幽默的一点在于,这篇文章的预见性简直像开了“天眼”。它描述的战略相持阶段(也就是最煎熬的“熬”的阶段),精准预测了鬼子会陷入战争泥潭,疯狂扫荡但效果不彰,而我们会建立敌后根据地,遍地开花。这就像一位游戏大神,在游戏开局前三分钟,就把对方未来二十分钟的动向和最终结局全都公屏打了出来,而对方还只能按他写的剧本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代生活启示录:你的“人生持久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把《论持久战》的智慧放到今天,简直是一部应对各种“人生逆风局”的宝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职场新人: 别想着一步登天(速胜论),也别被老油条吓倒(亡国论)。认清自己“菜鸟”的现状(战略防御),积极学习,积累人脉和经验(建立敌后根据地),耐心等待机会,实现职场晋升(战略反攻)。</p><p class="ql-block"> 对创业者: 别指望一夜干掉行业巨头(速胜论),也别在遇到困难时就认为市场没机会了(亡国论)。要聚焦细分市场,打造核心优势(游击战),不断迭代产品(积小胜),最终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战略相持乃至反攻)。</p><p class="ql-block"> 对备考学生: 别妄想一周学完一学期的课(速胜论),也别因为一次摸底考试不及格就放弃治疗(亡国论)。要做好长期学习计划(三阶段论),每天坚持背单词、做习题(积小胜),最终在考场上实现“神装”碾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结陈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论持久战》不仅仅是一篇军事著作,更是一套在任何逆境中都能给我们信心的“战略心法”。它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困难和对手,最重要的不是一时的输赢,而是认清形势,保持战略定力,用正确的方法“熬”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次当你觉得目标遥远、困难重重时,不妨想想这篇“逆风局攻略”,然后推一推并不存在的眼镜,用湖南口音对自己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莫急,同志哥。眼下是战略相持阶段,只要路线正确,胜利,终归是咱们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