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嫦娥歌曲选

石安源

<p class="ql-block">1.我爱你.中国</p> <p class="ql-block">2.婚誓</p> <p class="ql-block">3.枉凝眉</p> <p class="ql-block">4.绒花</p> <p class="ql-block">5.故乡是北京</p> <p class="ql-block">6.梨花颂</p> <p class="ql-block">7.阳光路上</p> <p class="ql-block">8.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p> <p class="ql-block">9.做人要做这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10.我爱你塞北的雪</p> <p class="ql-block">葛嫦娥一开嗓,便似清泉淌过石涧,又像莺啼掠过云梢,每个音符都带着独有的灵韵。低吟时,柔情缠缠绵绵绕人心间;高唱处,清亮如月光破云,直抵肺腑。听她唱歌,仿佛周遭一切都静了,只剩那歌声在耳畔流转,余韵久久不散,让人打心底里叹一句:这嗓子,是被时光温柔亲吻过的天籁。</p> <p class="ql-block">当葛嫦娥的声音缓缓响起《我爱你中国》的第一个音符,仿佛时光倒流,岁月的风尘被歌声轻轻拂去。没有炫目的舞台,没有繁复的编曲,只有她那带着岁月痕迹却依旧真挚的嗓音,将一句句歌词化作心底最深沉的回响。她是工人,是母亲,是共和国建设洪流中的一朵浪花,而此刻,她的歌声却如江河奔涌,承载着一代人的信仰与坚守。那“我爱你中国”的每一字,都像是从车间的晨光里走来,从机器的轰鸣中升起,带着机油的温度与劳动的荣光。这不仅是对祖国的告白,更是一位普通劳动者用一生践行的誓言——朴素、滚烫、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当葛嫦娥轻启朱唇,唱起《婚誓》中那句“阿哥阿妹的情意长”,仿佛西双版纳的晨雾悄然弥漫,凤尾竹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她的声音不似青年歌手那般清亮,却多了一份岁月沉淀后的温润与笃定,像是走过风雨后的相视一笑,是柴米油盐中依然紧握的手。那句“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从她口中唱出,不再是浪漫的戏言,而是半生相伴后对“白首不相离”的深情印证。她的演绎,让这首情歌超越了爱情本身,成为对忠贞、对承诺最朴素的礼赞——原来最动人的婚誓,不在花前月下,而在烟火人间里,一声不离不弃的轻语。</p> <p class="ql-block">葛嫦娥唱《枉凝眉》,不似闺阁少女的哀婉,倒像是一位阅尽沧桑的母亲,在灯下低吟一段尘封的旧梦。“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她唱得轻,却字字如针,刺入人心最柔软处。那声音里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却有看透命运无常后的静默悲悯。她将宝黛的痴与憾,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飘在岁月的风里。当唱到“心事终虚化”时,她的声线微微颤抖,仿佛不是在演绎角色,而是在诉说自己曾错过的年华、未竟的情缘。这曲《枉凝眉》,经她一唱,不再是红楼一梦,而是所有人心中那份“求不得”的共通怅惘,在时光深处,静静回响。</p> <p class="ql-block">葛嫦娥唱《绒花》,像是一阵春风拂过雪原,温柔却带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她唱得不疾不徐,却让人心头一热。这朵“绒花”,在她口中不再是电影《小花》中的意象,而成了她与同代人青春的化身——是车间里的坚守,是田野间的耕耘,是把热血藏在平凡岗位里的无悔选择。当她唱到“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声音陡然坚毅,仿佛看见那个年代的自己,挺直脊梁,迎风而立。她的演绎,让《绒花》不再只是缅怀,而是一曲献给所有默默奉献者的赞歌——柔软如花,坚韧如钢,在岁月中静静绽放,永不凋零。</p> <p class="ql-block">葛嫦娥一开口《故乡是北京》,京腔京韵便如胡同里的晨风,裹着豆汁儿的香气与鸽哨的清响,扑面而来。她不是专业京韵大鼓演员,可那声音里的亲切与熟稔,却比任何技巧都动人。她唱“偏这颗心哪,却始终系着北京”,语气轻柔,却字字千钧——那是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是老北京人骨子里的骄傲。她唱的不是故宫的辉煌,而是胡同口那碗热腾腾的炒肝,是冬日里一捧糖炒栗子的暖意。她的声音里,有红墙绿瓦的静谧,也有市井烟火的喧腾。这一曲《故乡是北京》,经她一唱,便成了所有漂泊者心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轻轻一碰,便泪湿衣襟。</p> <p class="ql-block">《梨花颂》的胡琴声刚起,葛嫦娥便以沉静而深情的嗓音,将杨贵妃的华美与悲凉缓缓铺展。她不追求高亢炫技,却以一种历经世事的温婉,唱出“梨花开,春带雨”的凄美。那句“此生只为一人去”,她唱得极轻,却极重,仿佛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回望一段刻骨铭心的深情。她的声音里没有帝王家的奢华,却有凡人心中的执念——明知结局是悲剧,仍愿倾尽所有。当“道他君王情也痴”缓缓落下,她的尾音微微颤动,像一片梨花飘落水面,激起千层涟漪。这曲《梨花颂》,在她口中,不再是帝王爱情的绝唱,而是所有为爱痴狂者的共鸣,在岁月长河中,美得令人心碎。</p> <p class="ql-block">《阳光路上》的前奏一响,葛嫦娥的声音便如晨光般明亮而坚定。“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她唱得昂扬却不张扬,像一位走过风雨的母亲,牵着孩子的手,迎着朝阳前行。她的嗓音里没有年轻人的激越,却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笃定与希望。她唱“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仿佛在讲述她与工友们的奋斗岁月——在车间里争分夺秒,在岗位上默默坚守。这曲《阳光路上》,经她一唱,便不再是空洞的赞歌,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用脚步丈量出的光明之路,每一步,都踏在希望的土壤上。</p> <p class="ql-block">《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前奏刚落,葛嫦娥的声音便如惊雷破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洪湖旁”,她唱得悲壮而决绝,仿佛韩英就站在洪湖岸边,面对生死,毫无畏惧。她的声音里,有女儿对母亲的柔情,更有革命者对信仰的忠诚。当她唱到“儿要看白匪消灭光,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每一个字都如刀刻斧凿,掷地有声。这不是表演,而是她心中那份对正义与解放的深切认同。她的演绎,让这首革命歌曲不再是遥远的历史回响,而是从心底涌出的呐喊——为自由,为人民,甘愿献出一切。</p> <p class="ql-block">《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的旋律响起,葛嫦娥的声音质朴而有力,像一盏灯,照亮人心。“洪湖水呀长又长,人心向着共产党”,她唱得坚定,不带一丝犹豫,仿佛在重申自己一生的信仰。她唱“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爱憎分明不忘本”,每一个字都像在叩问灵魂。这不是口号,而是她用半生践行的准则——在岗位上尽责,在生活中正直,在岁月中守心。她的声音不高,却如洪钟大吕,回荡在听者心中。这曲《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经她一唱,便成了一面镜子,照见什么是真正的品格——不求显赫,但求无愧于心。</p> <p class="ql-block">《我爱你塞北的雪》的前奏刚起,葛嫦娥的声音便如雪花般轻盈而纯净。“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她唱得深情,仿佛亲眼见过那银装素裹的草原,感受过寒风中的宁静与壮美。她的嗓音里,没有对严寒的畏惧,只有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她唱“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语气温柔,像在赞美一位老友。这雪,在她口中,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塞北人坚韧与纯净的象征——在风雪中挺立,在严寒中守望春天。她的演绎,让这首歌曲超越了地域,成为对所有在逆境中坚守者的礼赞——洁白如雪,坚韧如松,静默中自有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