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场的“家"有点特殊,它坐落在甘肃省平凉市张老寺农场试验站。父亲是1958年建设张老寺农场第一批从泾川县各个乡镇报名来的建场职工(父亲来自玉都乡,当年二十多岁)。张老寺农场是国营农场,有八个分场的大集体。职工是定量发粮油,发工资,父亲算是最老的职工了。父亲有种地经验,慢慢就成了分场小领导。领导就会不停的调动,不停的搬家,我们姊妹四个人都是在农场不同的地方出生的,1974年我们固定居住在试验站,那是我们在农场的最后一个家。</p><p class="ql-block">        听父亲讲农场的试验站,是专门培育种植小麦的单位。有技术人员,实验室,培育室,试验田,有种地经验的人就被调到那里。1971年父亲被调到了试验站,1974年我家也搬到了那里。那年我八岁,记不得多少事,现在慢慢回忆起来,记得当时那里只住了几户人家,要玩耍的小朋友很少,因为只有三排土墙青瓦房,很陈旧(听父亲说这些房子是六十年代修建的),另有一排房是实验室和培育室。一排房子住三家,我家分了两间房,是中间户,六口人挤着住,院子很大敞开着。常说各看自家门,自扫门前雪,谁家娃娃多,谁家院子就是干干净净的,我家院子经常是这样,我家在这两间房子住了十一年。</p><p class="ql-block">        到了1986年农场实行包产到户,有外地来的一部分人撤离了农场回了原籍,有了空房子,农场定出价格让职工买房。父母当时用1200元买了三间(和原来的两间连在一起),一间住人,一间带炕作厨房,一间带床储存粮食。有了自己的房子,父亲就着手改造了一下,每排房子之间间隔距离有十多米,父亲就用木头桩、树枝当围墙除留一条路之外把三间房围城了一个小院子,还按上了大门(其实是用树枝编的一个长方形的门,两边各栽一个粗木头桩,门的一面固定在桩上,另一面上锁就叫大门)院子围起来了。父亲又把院子的三分之二围起来,种上了时令蔬菜和鲜花。后来又栽了苹果树、梨树、桃树、葡萄树,还养了鸡,破旧的墙面用泥又重新泥了一遍,院子就这样改造成了,就成了我们的家,一座农家小院。</p><p class="ql-block">        农场位于泾川县南原最西边,靠近崇信县,春夏季青山碧绿,山野繁花似锦,气候清凉解暑,秋季硕果累累,山上各种水果成熟,冬季白雪皑皑,山地银装素裹,风景独好。父亲的勤劳,我们家的院子也是如此,花香飘逸,水果挂满枝头。红的苹果黄的梨,紫的葡萄甜的桃,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红辣椒和大蒜一串串挂在屋檐下,金黄的玉米棒整齐码放在窗台上,院子里五颜六色,家味浓浓,真是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阴凉冬有暖。父亲在屋檐下还放了一个水缸,用来接雨水,可以浇菜浇花,洗衣服洗手洗脸洗脚很方便,既节省了水费也方便了许多。吃饭时我们经常把小饭桌端到院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父母干活回来就坐在院子里乘凉休息,父亲还用床板在院子支起了一个简易床,能随时躺下休息。我们写作业时也爱把小饭桌和凳子搬到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写,写完作业就在院子里踢方格打沙包玩。冬天中午太阳暖暖的,母亲坐着晒太阳纳鞋底,做针线活,特别清静舒服。下雨天,我们趴在炕上,母亲也在炕上做着针线活,父亲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倚门而坐,和我们一起看雨,等等的情景,无不体现出家的温馨。</p><p class="ql-block">       上初中时我们姊妹四个陆续到了泾川一中,家里一下子空荡了很多,每天只有父母出进的身影。每到周末我们从学校回家拿面粉(当时泾川一中给大灶交面粉拿票才可以领到馍馍吃)、拿馍馍时,家里才会灯火通明,热闹一阵子。我们不在家时,父母仍然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1999年父母退休因为要照顾年迈的姥姥姥爷,只好把农场我们的房子卖了,把家搬到了飞云乡姥姥家。</p><p class="ql-block">        今日回想起来我们离开农场已经26年了,现在每个分场的人都已经集中搬到了农场中心地段,住进了小别墅和楼房。我们住过的试验站的家,被农场统一平整推倒了,成了一片废墟。现在试验站的道路崎岖不平,野草丛生,各种树木随意长,原来的家的位置几乎找不到准确点。</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我的"家“很特殊的原因,是父母买的公家房改造的,陪伴我们度过了25个春夏秋冬。它是我们在农场最后的根,有我们儿时的梦想,有我们童年的足迹,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留下了永久的回忆。虽然离开农场多年,但那里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人,熟悉的山,熟悉的地,更有留恋的“老屋“痕迹,每年有机会我们姊妹还带着父母回到农场,去看看我们曾经的家和熟悉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站在"老屋"的废墟前,思绪万千,真是近乡情更切,离别情更浓。有些事有些人都会随风消失在时光的尽头,然而对童年家的那份眷恋成为我生命中最温馨的记忆,那里有过艰辛也有过快乐,有我童年时的回忆,也有对家的味道的眷恋,至今还会有许多往事呈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时光不会改变记忆,那些值得回忆的,永远留在了我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