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枚邮票静静地躺在旧相册的夹层里,边角微微卷起,像是被岁月的手反复摩挲过。军装笔挺的男人目光坚毅,红星在帽檐下闪烁,不是金属的光,而是某种更沉的东西——信念的微光。他肩上的红纹像一道未冷却的火焰,胸前的勋章则如星辰般排列,每一枚都曾在一个深夜被郑重别上,带着体温与誓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并不认识他,可每次看见这张邮票,总觉得听见了军号在风里回荡,听见操练场上的脚步踏成雷鸣,听见青春在炮火与理想之间燃烧的噼啪声。那不是谁都能拥有的炽热,是属于一个时代的脉搏,跳动在边疆的雪地、南方的稻田、工厂的炉火前。他们把最好的年华押给了国家,不问归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致青春”,邮票上这几个字轻得像一声叹息。“我们终将逝去的”,半句未完,却已道尽。可逝去的真是青春吗?或许只是形式变了,热血仍在某些人胸中奔涌,只是不再穿军装,不再佩勋章,而是在凌晨的办公室灯下,在乡村讲台前,在手术台旁,默默延续着同一种燃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总说“致青春”,好像青春是一封可以寄出的信。可真正的青春从不靠邮路抵达,它是一场自己点燃自己的火,烧过迷茫、困顿、离别,也照亮过信仰、战友、黎明前的哨岗。那身军装终会褪色,红星却在记忆里永不生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我也走在自己的路上,不再有号角催促,也没有勋章可挂。但每当疲惫时,我总会想起那张邮票上的人——他不笑,也不怒,只是直视前方,仿佛在说:你所经历的每一分认真,都是对那段燃烧岁月的回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