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东北(三)

✨稻穗✨

<p class="ql-block">【五大连池温泊】</p><p class="ql-block"> 温泊景区,这颗镶嵌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上的璀璨明珠,泊景区以“水泊高磁、高寒温泉、一泊三景”三大奇观著称,被誉为“火山熔岩上的翡翠湖泊”和“北国九寨”,其丽泊、碧泊、晶泊三泊宛若仙境明珠,四季如春,自然瑰丽</p> <p class="ql-block">  踏上这片被火山熔岩雕琢的土地,仿佛步入一幅流动的秋日画卷。天空低垂,云层厚重却不压抑,反倒为这方山水添了几分静谧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温泊三奇,镶嵌石龙,宛若个。明珠。”——突出高磁温泉、一大景的独特地质奇观与神话意境。</p> <p class="ql-block">  据传,公元1719至1721年期间,老黑山与火烧山的喷发,熔岩阻塞了白河河道,从而形成了五个溪水相连的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因此得名。而温泊景区,就是这火山奇观中的一颗瑰宝。</p> <p class="ql-block">  秋意正浓时,岸边的树木披上金黄与橙红,倒映在湖中,仿佛水底也藏着一个燃烧的季节。阳光偶尔破云而出,洒在湖面,泛起细碎的光斑,像谁不经意撒下了一把碎金。</p> <p class="ql-block">  这温泊,不只是水的汇聚,更是大地脉动的见证。高磁温泉悄然涌出,滋养着这片寒地的生命。三泊相连,却各具风姿一一丽泊清秀,碧泊幽深,晶泊透亮,宛如一串翡翠珠链,镶嵌在黑色的石龙之上。</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质栈道缓缓前行,湿地如镜,倒映着灰蓝的天与斑斓的树影。芦苇枯黄,却依旧挺立,在风中轻摇,像是为秋日谱写的低语。湖面平静无波,把整片天空都揽入怀中,偶尔有游人轻步走过,惊起一片倒影的涟漪,又很快归于宁静。</p> <p class="ql-block">【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p><p class="ql-block">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是中国唯一的印支期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稀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原始森林生态和“一线天”等奇石景观为核心特色,森林覆盖率高达99.8%,</p> <p class="ql-block"> 来到汤旺河石林风景区,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的石头与树木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 汤旺河景区的石头那可真是一绝,各种怪石林立,仿佛是被哪位神仙施展了魔法。有的石头像蘑菇,大大的伞盖下面好像藏着小精灵;有的像利剑,直直地插入云霄,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怵。还有那些石头堆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奇妙的造型,。 </p> <p class="ql-block">  巍峨壮观,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魅力。伸手触摸一块巨石,指尖传来粗糙与微凉,仿佛触到了地球的皮肤。石上刻着几个红字,颜色已有些褪去,却更添几分古意。抬头望去,两块巨岩夹道而立,中间仅容一人通过—一这便是“一线天”了。仰头看去,天空被挤成一条细线,阳光从缝隙中倾泻而下,像一道通往天界的光梯。</p> <p class="ql-block">  白桦树上的古怪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  这棵树被雷电击中却仍然坚挺不倒,顽强生长,焦黑枝干上竟萌发出嫩绿的芽尖,仿佛是石林守护者的重生,在雷电的余烬中重新诠释了生命韧性。</p> <p class="ql-block"> 走进汤旺河,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林海”。这里不只是树多,而是整片山林都像被自然之手精心排布过。阳光透过高耸的树冠酒下,斑驳陆离,脚下的木板路被照得发亮,仿佛铺了一层薄薄的金粉。</p> <p class="ql-block">【三江口】</p><p class="ql-block"> 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城东北4公里处,是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形成的自然景观,两江汇流后称混同江。因松花江含沙量较高呈黄色,黑龙江水质清澈呈墨绿色,形成数十里“双色水”并行东流的自然奇观,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佳木斯三江指的是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这三条大江在佳木斯市所处的三江平原腹地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的地方,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地理位置独特。这里的江面宽阔,水流平缓,两江交汇处形成明显的色差带,一边是松花江的清澈碧绿,另一边是黑龙江的深沉浑黄,两者交融却不相融,形成壮丽的三江口景观。</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三江口的观景台上,眼前豁然开朗。江面如绸缎铺展,松花江的黄与黑龙江的绿,在阳光下泾渭分明,像两条巨龙并肩东行,却不曾真正相融。风从江面吹来,带着水汽与秋的凉意,拂过脸庞,也拂过心间</p> <p class="ql-block">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境内,松花江与黑龙江在此交汇,形成壮丽的三江口景观。秋日的阳光洒落在江面之上,波光粼粼,水天一色,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江面宽阔,水流平缓,两江交汇处形成明显的色差带,一边是松花江的清澈碧绿,另一边是黑龙江的深沉浑黄,两者交融却不相融,宛如大自然的调色板,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三江口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北边陲的重要区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古代渔猎民族的聚居地,也是清代边防要地。如今,在三江口附近仍可见到一些历史遗迹,如古老的烽火台、驿站遗址等,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风情园</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风情园位于佳木斯同江,设计大气,汇集了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大师的作品,汉白玉雕塑精雕细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参观赫哲族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赫哲族属于一个多民族融合之后的民族共同体。赫哲族先民作为肃慎族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次民族分裂与融合。</p><p class="ql-block"> 赫哲族在尚未成为单一民族之前,曾隐没于肃慎(先秦时期)、挹娄(汉魏时期)、勿吉(南北朝时期)等古代民族之中,并一直生活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东北亚三江流域就是赫哲族繁衍生息之地。</p><p class="ql-block"> 由于在古代社会中这个地域还有其他民族杂居,赫哲族应该与黑水靺羯、野人女真族等</p> <p class="ql-block">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历史上,赫哲人的称呼较冬,如“那贝”、“那乃”、“那尼傲“、“奇楞”、“赫哲”等。作 族称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三月的宫廷文件上。</p><p class="ql-block">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佳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p> <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黑龙江佳木斯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村活动中心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