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之墓

国泰民安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到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的一基层站所去调研慰问,在返回延川的途中,发现沿路一侧的高台处有一座坟冢,似乎比普通的坟墓要显得更大一些。询问是何人的坟墓,同车的小李说是赫连勃勃的。停下车来,走近坟冢,发现因年代久远,加之风吹雨淋,周边农家耕种,坟冢顶部凸起的部分已经显得特别的平缓。此时正值夏季,坟冢四周及顶部杂草丛生,整个坟冢似乎都被淹没在了草丛之中。</p> <p class="ql-block">坟冢的正前方,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赫然写着:赫连勃勃墓。在墓的左前方,伫立着另外一块石碑,最上边写着: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中间部位写着三个大字:嘉平陵。石碑的下边是落款分别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市人民政府,时间分别是:2014年6月9日公布,2015年9月立。</p> <p class="ql-block">  对此我有些疑虑,赫连勃勃统领的大夏国国都不是在榆林靖边统万城一带吗?他的坟墓怎么会在延安延川县稍道乡东风原白浮图寺山巅白浮图寺一带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自己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关于赫连勃勃的墓地有多处之说,具体是在哪一处,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p><p class="ql-block"> 赫连勃勃是何许人也?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407年,刘勃勃杀了他的岳父没弈于,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大夏政权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嘉平陵,是大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的陵寝,位于大夏国都统万城东北120公里的榆阳区麻黄粱镇,依阴山筑崇台霄峙,堆土为山,沮水环之。但是又有史料关于嘉平陵的位置有多种说法,有统万城西说,有山西霍山说,有甘肃镇原说,还有陕西延川说。</p> <p class="ql-block">  据说,以上诸说中,延川县说目前为较为主流的说法。赫连勃勃的后裔在此建起一座白色浮图,后来又在墓地北侧建了一座佛寺。这里先后安葬了赫连勃勃的后裔,共有7冢,但是到明代只剩下2冢。实际上,白浮图寺遗址,是赫连勃勃在这一代所建的行宫遗址,而非墓葬。因为此地却有赫连勃勃活动过的迹象,所以千百年来,当地人认为这里是赫连勃勃的陵寝。</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究竟赫连勃勃埋在了何处?其实这一切都不再那么重要。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换,他的那尊躯体早已化作了一抔黄土深埋在地下,甚或被散落在民间,早已被风沙吹得不知了去向。</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赫连勃勃身高有八尺五寸,外形极其俊美,不仅气质出众,而且还能言善辩,不过,在他天使的脸庞之下,有着一颗魔鬼的内心,他为人凶残嗜杀,不仅狂妄,且冷酷至极。公元413年,他命令朔方之地,黑水之南的十万胡汉民夫,在皮鞭与刀斧驱赶下修筑城池。筑城之土必须蒸熟,以杀灭草籽,确保墙体坚不可摧。只要有监工能够拿锥扎入一寸,筑墙者立即被处死,尸骸随即被填入城墙。严酷的“蒸土锥入”之法,铸造了曾经煊赫一时的统万城。当地百姓曾惊恐地称为“白城子”,这座用无数白骨为代价垒砌的城池,背后是一个匈奴后裔崛起的历史——他就是赫连勃勃。</p> <p class="ql-block">  赫连勃勃将统万城南门名为朝宋,东门名为招魂,北门名为平朔,自视可统一天下,君临万邦。若臣下有胆敢抵触或嘲笑他,立即刺瞎眼睛、割掉唇舌、先割舌再行斩首。在其淫威下,百姓生活极其艰难。</p><p class="ql-block"> 刘宋元嘉二年(425),赫连勃勃病死,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赫连勃勃死后,对胡夏政权虎视已久的北魏猛虎拓跋焘,很快就活捉了赫连昌、赫连定两位狼崽皇帝,胡夏也随之灭亡。</p> <p class="ql-block">  统万城,这座以“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为名的白骨之城,它耗费了无数生命,通体灰白,高墙深堑,角楼耸峙,成为大夏国最冰冷、最坚硬的核心。但是,靠血腥与暴力建立起来的政权,靠残酷和严苛维护的统治,靠铁腕和侵略实现的扩张,最终还是经受不住外来强敌的进攻,匈奴人最后一个政治堡垒随之土崩瓦解。不可一世的帝王,野心勃勃的赫连勃勃,最终还是沉寂在茫茫的大漠之中。</p> <p class="ql-block">  若干年之后,当历史的车轮旋转到今天,当人们再次站在统万城高耸的平台上,瞭望四周,除了少许零星的遗存外,其它地方已经被风沙彻底填埋。原来曾经以为固若金汤的大夏国的国都,在千年历史的巨变中,历经千年风沙的侵袭,这里最终成了一望无际广阔的田野,成了当地农人们春播秋收的农田。匈奴的历史,在这片广袤的草地上,已无余波,也早已成为了历史的尘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9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