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铜仁市南长城小学四年级6班赴柑子冲开展“收意时光·炒刻生花”研学实线活动

微信用户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南长城小学的操场上,四年级6班的我们早已整装待发。红色校服从肩头一直蔓延到心底,像一团团跳动的火苗,映着每个人脸上藏不住的期待。书包背在肩上,轻得仿佛装的不是水壶和零食,而是整个童年的梦想。老师一声令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大巴车,脚步轻快,心早已飞向了那个叫“柑子冲”的地方——今天,我们的课堂不在教室,而在山野之间。</p> <p class="ql-block">车轮滚动,街道后退,窗外的世界像一卷缓缓展开的画。有人小声聊着待会儿的活动,有人把脸贴在玻璃上,看云朵追着车跑。车厢里没有喧闹,却满是笑意,像一锅温着的甜汤,咕嘟咕嘟冒着幸福的泡。不知不觉,窗外的高楼换成了绿树,城市的声音被山风轻轻吹散——我们,到了。</p> <p class="ql-block">柑子冲研学基地的遮阳棚下,我们站成整齐的几排,像一排排即将启程的小树苗。基地老师的声音清亮有力,讲着今天的安排,也讲着安全的叮咛。阳光穿过棚顶的缝隙,落在肩头,暖得让人想笑。讲完话,老师喊我们集合拍照,大家不约而同地比出“V”字手势,笑声像风铃一样洒满了整个场地。那一刻,我知道,这将是一张会被珍藏很久的照片——不是因为拍得多好看,而是因为,我们都在笑,笑得那么真。</p> <p class="ql-block">自由活动时间一到,游乐场瞬间被我们的脚步点亮。轮胎秋千荡得老高,绳网攀爬区挤满了“小蜘蛛”。我看见一个小女孩咬着嘴唇,一步一步往上爬,手心都快贴在绳子上了,可她没喊累,反而在登顶时回头冲大家笑了一下,像摘到了星星。笑声、喊声、加油声,在山风里打了个旋,又飞向更远的树梢。原来,快乐真的会传染,像阳光,洒到哪儿,哪儿就亮。</p> <p class="ql-block">秋千荡得高,笑声飞得更远。有的孩子在轮胎堆里钻来钻去,像在探险;有的站在一旁拍手加油,脸蛋红扑扑的。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洒在红白相间的校服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这一刻,没有谁是“最会玩”的,也没有谁是“旁观者”——我们只是孩子,在属于孩子的时光里,尽情地跑、跳、笑、闹。</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正好,我们围成一圈,手里的明黄扇子像一朵朵向日葵,在风里轻轻摇。中间摆着一只红公鸡道具,鲜艳得像从年画里跳出来的。女孩们指尖轻点,男孩们蹲下身子研究它的机关,扇子一开一合,光斑在脸上跳动。红领巾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在替我们记录这一刻的雀跃。原来,研学不只是“学”,更是“玩”出来的成长——在笑声里,在合作中,在一次次“我来试试”的勇气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举着扇子,排成整齐的队伍,阳光从背后洒下来,把影子拉得老长。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专注,却又藏不住笑意。这一刻,我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参与一场属于自己的节日。黄色的扇、红色的衣、绿色的山、蓝色的天,所有颜色都融在一起,成了童年最生动的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期待的,是户外烹饪。大锅支起,柴火噼啪作响,像在为我们鼓掌。我们分成小组,洗菜的蹲在水盆边,翻炒的踮着脚够锅铲,有人负责添柴,有人端碗递盘。锅里的菜香一点点冒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老师笑着提醒:“别光顾着闻,火候要掌握好!”我们手忙脚乱,却乐此不疲——原来,亲手做的饭,连烟都是香的。</p> <p class="ql-block">大锅翻炒,热气腾腾,锅铲在同学手里像指挥棒,搅动着一锅“美味交响曲”。有人专注盯着火候,有人踮脚递调料,远处的大巴车静静停着,像在守望我们的第一次“掌勺”。那一刻,劳动不再是课本里的词,而是手心的温度、鼻尖的香气、眼里的光。</p> <p class="ql-block">饭菜上桌,我们围坐一圈,像一家人。木桌上摆满了我们亲手做的菜,虽不精致,却格外诱人。夹一筷子炒土豆,尝一口青菜汤,连最不爱吃蔬菜的同学都连说“好吃”。大家边吃边聊,讲刚才谁差点把盐当糖,谁把火生得最大。阳光照在脸上,饭菜暖在胃里,话说到心上——原来,分享,才是这顿饭最香的那一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围坐在桌旁,筷子在菜盘间穿梭,笑声在空气中跳跃。有人喝饮料呛到了,惹得大家哄笑;有人拍照想发朋友圈,被老师笑着“没收”手机。轮胎堆在不远处静静躺着,像也在回味刚才的热闹。这一刻,没有对错,没有分数,只有满足的笑容和被阳光晒得暖暖的校服。</p> <p class="ql-block">圆桌旁,热气从碗里升腾,模糊了眼镜,也模糊了时间。我们吃得满头是汗,却没人喊热。远处的大巴车静静停着,像在等我们把这份温暖打包带走。老师说:“记住今天的味道。”我知道,这味道不只是饭菜的香,更是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欢笑的甜。</p> <p class="ql-block">有人用手机拍下这顿“大餐”,有人悄悄把最后一块肉夹给同桌。木桌、热菜、红白校服、阳光下的笑脸,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这顿饭,吃的是劳动的成果,也是友情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手工课在木檐下的教室里进行。桌上摆着冰皮月饼的材料,白白软软的,像云朵落在掌心。男孩们笨拙地揉着面团,眼睛却笑成了月牙;女孩们小心翼翼包馅,指尖沾着绵绵的白,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甜香,连红领巾都仿佛沾上了这股“研学的甜”。原来,学习可以这么柔软,像一块刚做好的月饼,轻轻一咬,全是惊喜。</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研学地图,五颜六色的路线连着“出发”“烹饪”“游戏”“手工”。老师站在一旁轻声指导,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落在课本上,也落在我们低头写字的侧脸上。这一刻,课堂不再是四面墙,而是整个世界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长桌旁,笔尖沙沙作响,记录着今天的收获。有人写“我学会了炒菜”,有人写“我敢爬最高的绳网了”,还有人画了一只红公鸡,说“它是我今天最好的朋友”。窗外的山静静望着我们,像在说:看,这些孩子,正在长大。</p> <p class="ql-block">课间休息时,我们坐在长桌旁喝水、聊天,有人讲笑话,惹得大家前仰后合。木屋的香气、山风的凉意、同伴的笑声,混在一起,成了最舒服的午后。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只有此刻的轻松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我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喝水,有的看手机里的照片,有的还在回味刚才的月饼。木屋的窗框透进暖光,像给每个人镀了一层金边。这一刻,我们不是学生,只是孩子,在属于童年的慢时光里,静静享受。</p> <p class="ql-block">木屋里挂着红灯笼,墙上贴着“劳动最光荣”的字画。我们坐在长桌旁吃饭,像在过节。饭菜虽简单,却吃得格外香。老师坐在一旁,笑着看我们,像看着一群终于学会飞翔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场集体活动在棚下举行。教练举起粉红指挥棒,我们举起彩色道具,手臂连成一片蓬勃的林。笑声在气球下飞扬,“一起成长”四个字印在我们每个人的校服背后,也印在心里。山风吹过,带走了汗水,却带不走这份雀跃——它已被我们悄悄藏进童年的风里。</p> <p class="ql-block">棚顶下,五彩气球飘在空中,像我们此刻的心情,轻盈而明亮。我们站成整齐的队伍,手举道具,迎接最后的合影。绿色的山在远处静静守望,见证了一场属于孩子的成长仪式。</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山野,用双手炒出一锅菜,用脚步丈量一片地,用笑声填满一整天。研学,不只是“收意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