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俄罗斯

非样

<p class="ql-block">尽管我在八年前去过西欧七八个国家,但俄罗斯(含苏俄与苏联),在18、19、20世纪左右,属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加上他们信奉东正教,促成了我与家人很想前去看个究竟。</p><p class="ql-block">十月中旬,报团乘机前往。我很担心天气差异太大,江南暑气逼人,也许俄国已经结束了短暂的秋天而进入冬天了。</p><p class="ql-block">飞机落地后,的确寒意浓浓,好在没有下雨,天空乍阴乍晴,干冷。</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就是克里姆林宫外围观光。宫殿是红色的,教堂是红色的,宝石五角星是红色的,宫墙是红色的,脚下就是那著名的红场,我姑且称之为红色俄罗斯。红场好有意思,长不过1000米,宽不过300米。而且地面平坦高低随势展开,铺着一层一般砖石。我来之前,曾把它与天安门广场对标,相比之下,眼前的广场是小巫见大巫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列宁的墓地陵寝,同样是红色的。有士兵看护,游客不能进去。因为它对外一般不定期关闭。紧贴着克里姆林宫墙的列宁墓寝两旁,有一排苏联时期的领袖名人墓地墓碑与像,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包括朱可夫元帅、高尔基与列宁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等。再往前走,绕过墙角,走到亚历山大花园,是无名烈士墓地墓碑,一簇永不熄灭的喷洒而出的天然气火焰,陪伴着这一长排墓茔。有一些市民或远道而来的俄罗斯人,前来献花,由持枪士兵陪同,步履豪气,气氛庄严肃穆。俄国人与中国人应该是有着许多差异巨大的观念,华夏民族讲究坟墓的风水,更没有人把如此之多的特殊坟墓安置在这样特别庄严神圣的围墙之下。</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充裕,我们回过头,再来细品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它的外形由九个大洋葱头结构组成,有西域城堡浓厚的元素,墙壁由浅黄橙色与白色间接搭配,显得灵动多姿。它与西欧哥特式教堂迥然有别,体现了东欧俄罗斯建筑艺术个性。</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扫尾内容,到克里姆林宫里面参观。</p><p class="ql-block">根据个人平时的知识积累、补充资料与有博士学历当地导游的介绍,我知道克里姆林宫是一组以红色为主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是俄罗斯联邦的象征,为总统府的所在地。 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在蒙古语中,是“堡垒”之意,华人时或简称克宫。它位于俄罗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000多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0多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1937年在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上安装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 克里姆林宫更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十月革命后,成为苏俄,以后成为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它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1367年改为石墙。十五世纪的砖砌宫墙(周长2.5公里)保留至今。中央教堂广场上建有15至16世纪圣母升天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和多棱宫等。1788年参议院大厦(今政府大厦)竣工。19世纪40年代建成克里姆林宫大厦。宫墙四周有塔楼20座。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尼古拉等塔楼。据导游介绍,克宫虽然允许游客参观,但安保工作十分精细,于诸多暗处,有狙击手持枪严阵以待。如果走到禁止通行的大路上,有警察吹哨警告,如再不听,执法升级,因为政府大楼里,普金总统在这里办公。不过导游她来莫斯科十多年, 没有与普金偶遇过。克宫还有从没有使用过的大炮与炮弹,以显示克宫凛凛威风。普金办公大楼,也非常的平常,只有三层,底色为橙色与白色相间,一层的长度也不过只七八间房子宽。路上有一座巨型倒置的钟,损坏脱落的一块,有四五吨之重。教堂内神像密集,气氛庄重。俄罗斯的国徽,有点类似我们清朝时期由龙一样神圣的噟、马组合而成,主打色是金黄间杂黒鹰与一方赤色马屏。</p><p class="ql-block">莫斯科建筑一片红色,非常显眼,它是俄罗斯的缩影,故此,也可叫红色俄罗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