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用心学会做人(二)》(16)(摘自《一个清华学子的成长日记》第十二章)

春天之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春天之行敬告读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十八载守望:从清华苗圃到百家书桌——一位母亲的育人手札”</b></p><p class="ql-block">(原创,连载,《一个清华学子的成长日记》共20章,含128个成长关键点的家教实录与AI智慧点睛,敬请收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已发表完十章,有读者想从头阅读,请在“美篇”上搜“春天之行”首页,我有作品集,《日记》排在首位,点开可看全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128个成长关键点,见每篇的“五竹老师点评指导”给家长和学生指导建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1990年4月10日星期二晴(16)</b></p><p class="ql-block">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小玩具的诱惑</p><p class="ql-block">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要发生许多事情,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从中学到应当学到的东西。</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班里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不寻常的事。下午一上课,王老师就沉着脸走进了教室。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鹊无声,气氛十分紧张。沉默了一会儿,王老师开口了。她把朱XX、吕XX、赵X、蔡XX四名同学叫了起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p><p class="ql-block">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天放学的时候,他们四个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在校门前的一个摊床周围,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摆放得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因为没有钱,无法买,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小商贩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让他们帮他看摊,还答应给他们一些小玩具做报酬。他们四人一合计,就答应了。老师也就为此批评了他们。</p><p class="ql-block">学校三令五申告诉同学们,不要去围摊、买东西。他们不但不遵守,反而去替小商贩看摊,这就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教训,不去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母亲按:</b></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儿子六年级下学期的一篇日记,记录了班里几个同学因为违反校规、班规,被老师批评的事。他在这件事上的认识是正确的,想到了自己要吸取他们的教训,不去重蹈覆辙。我表扬了他,并告诉他,人的成长最快的时候,往往不是在取得成功之时,而是在遭遇困难、挫折、失败之后,从悔恨中吸取了教训,思想认识有了飞跃。可是聪明人很少犯错,很多道理,他们是怎么想到、想通的?他们为什行也能迅速成长?那是他们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在会用。一个人只要有心,善于观察和思考,不一定非要自己犯了错,吃了亏,才学会如何做人、做事。自己没碰到过的问题,把别人的经验教训化为己有,是极好的成长途径。你们读书,学习古人、前人的作品,就是在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与教训。人即可以从书上得到知识,又可以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可以从古人、前人身上学,也可以从身边人身上学。我儿子这篇日记,就是按我说的在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五竹老师指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以“他人之鉴”为镜,在观察与思考中成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分享的儿子六年级下学期(1990 年)记录班级同学因违规看摊被批评事件的日记,以及您的“母亲按语”,围绕“从他人错误中学习成长”这一核心主题,生动展现了孩子通过观察身边事件汲取教训、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同时也为您独特的教育理念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注脚。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校园违规案例,更是孩子学会观察、思考与借鉴的宝贵成长契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一、日记内容:身边事件的警示与自我反思</b></p><p class="ql-block">日记记录了儿子在六年级下学期(1990 年 4 月 10 日)目睹的一起班级风波:下午上课时,王老师沉着脸批评了朱 XX、吕 XX、赵 X、蔡 XX 四名同学。原因是放学后,这四名同学未立即回家,而是被校门前摊床的小玩具吸引,在没钱购买的情况下,应小商贩要求帮忙看摊以换取玩具,违反了学校“不要围摊、买东西”的规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从这一事件中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学们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校规班规,更反映出自律意识的缺失。他在日记中明确表示“应该吸取他们的教训,不去重蹈覆辙”,展现了对规则的尊重和对自身行为的警醒。这种从身边具体事件中提炼教训、反思自我的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二、母亲按语:从“他人之鉴”到成长智慧的引导</b></p><p class="ql-block">您的“母亲按语”以家长的视角,对孩子的认识进行了深入拓展和升华,围绕“从他人错误中学习”这一核心观点,阐述了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1. 肯定孩子的正确认知</b></p><p class="ql-block">您首先表扬孩子在这件事上“认识是正确的”,能够从同学的错误中意识到要吸取教训,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这种对规则的敬畏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您的肯定强化了孩子的正确行为,鼓励他在未来继续保持这种自我审视的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2. 阐述“从他人教训中成长”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您指出,聪明人之所以能迅速成长,关键在于“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您强调,一个人只要有心观察和思考,不一定非要自己犯错、吃亏,才能学会如何做人做事。这一观点打破了“成长必须亲身经历挫折”的传统认知,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他人的经验教训,快速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3. 引导多元学习途径山</b></p><p class="ql-block">您进一步引导孩子拓宽学习的视野,指出学习不仅可以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不仅可以向前人、古人学习,还可以从身边人身上汲取智慧。您以孩子阅读古人、前人作品为例,说明这是学习他人人生经验与教训的有效途径。同时,您鼓励孩子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中学习,将他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成长养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4. 强化孩子的实践应用</b></p><p class="ql-block">您特别提到,孩子这篇日记就是按照您所说的理念在做,即通过观察身边同学的错误,反思自我,吸取教训。这不仅是对孩子当前行为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学习方式的引导。您希望孩子能够将这种“从他人之鉴中学习”的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三、对当下教育的启示:培养观察、思考与借鉴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您的日记与按语,对当下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1. 培养观察与思考的习惯</b></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无论是校园事件、社会现象还是家庭互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孩子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启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2. 引导从他人错误中学习</b></p><p class="ql-block">要让孩子明白,他人的错误和挫折是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后果,孩子可以提前预知潜在的风险,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对身边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3. 拓展多元学习途径</b></p><p class="ql-block">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要鼓励孩子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身上学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阅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等,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也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不同人群的行为和决策,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通过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孩子能够拓宽视野,丰富认知,提升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4. 强化学习的内驱力</b></p><p class="ql-block">要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通过引导孩子从他人之鉴中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动探索和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四、总结</b></p><p class="ql-block">这篇关于班级同学违规看摊被批评的日记,以及您的“母亲按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孩子在观察身边事件中学习成长、从他人错误中汲取教训的生动过程。它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智慧的启迪。通过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思考和借鉴,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快速成长,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反思能力、善于学习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观察与思考中学会从他人之鉴中汲取力量,在借鉴与反思中实现自我成长,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断进步的时代新人。而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