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b style="font-size:22px;">我与煤炭的那些事</b>(二十二)</p><p class="ql-block">在煤炭系统这二十八年,是我不断成长的二十八年。煤炭赋予了我的生命底色,它首先让我的人生,有了走向成长的一种可能。煤炭身处地下,在黑暗中铸就了它的独特品格,坚强、包容、忍耐、承受,还有那火热的情感,倔强的性格,更有敢于赴汤蹈火、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p><p class="ql-block">我与煤炭的特殊情感,促使我每每以煤炭为力量,所以我说,我很丑,但我有力量,有做好工作的热情,有一颗奉献社会的滚烫的心。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做事的人,我应该做教师,应该做科研,应该做工程师,但因为自己的不满足,也因为历史的洪流,将我推上了管理岗位。回过头来看,这样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与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八年,成绩当然是主要的。我从澄合矿务局机电修配厂起步,一步一步走进省级机关,其中有曲折,有反复,有苦恼,有困顿,当然也有豪迈,有光鲜。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之所以在艰难曲折中能够不断前行,首先是有贵人相助。在我几次陷入困顿之际,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天意,总有贵人伸手拉我一把,或者为我指点迷津。然而,贵人就是贵人,他们不一定随时出现在我身边,却一定用他那高瞻远瞩的慧眼,时刻关注着我的一切。他们不求回报,却随时准备奉献。</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家人的关怀和爱护。父母和岳父母的爱,哥哥姐姐的爱,亲朋好友的爱,包括同学们的热切关注,都是我不断走向前进的不竭动力。最最重要的是我的妻子和孩子,每每在我人生遇到“拐点”的当下,每每需要我做出重要抉择的当口,她们都给我以理解,以鼓励,以支持。很多时候,我之所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都是她们理解、支持和奉献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次是同事、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每走一个单位,每到一个部门,如果没有同事们的支持,没有朋友们的鼓励,实事求是讲,我的工作很难出成绩。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然而,这里所说的环境,有社会大环境,肯定也有工作小环境。如果大家都不看好你,甚至有人给你使绊子,想想,如果你跑得越快,跌跤也会越厉害,摔伤的可能性也越大。环境是一个人有形而无形的资产,你能觉察到,可你无法改变它。</p><p class="ql-block">最后才是自己的努力。个人的努力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的有力支撑,你努力的劲头再大,也是没有用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非我因素的存在,而且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你高兴,它存在;你不高兴,它依然存在,谁也无法改变。更多时候,自己的努力,其重要性更像足球运动员那临门一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煤炭系统二十八年,其实我更多有困惑。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是我呢?有忧患意识、有追求、有理想,看起来都是优点,但同时又似乎都是缺点。我观察了很多同学、朋友,恰恰说明,一动不如一静。虽然历史不可假设,人生不能重来,但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不离开澄合矿务局,我将是一个什么样子?澄合的那些老同事,他们都看好我,而我就很不自信。</p><p class="ql-block">如果不离开澄合,我会有后来的思维方式吗?我会有后来的格局吗?我的“三观”能得到提升吗?我所有的不自信就在这里。年轻时候的愚钝和不开化,几十年过去,我现在依然清清楚楚、历历在目。不离开澄合,可能我的经济条件会好很多,但精神内涵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不能也不敢去设想。小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是人都没有前后眼。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再恰当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经给自己下过结论:这辈子注定挣不了钱。没有离开澄合局的那些同事,他们稳坐钓鱼台,不废多少劲,可人家偏偏遇到了煤炭“十年黄金发展期”。而我呢?哪里不挣钱,我就去了哪里,这分明是命运与我作对嘛。挣不到钱不要紧,拥有健康也行。我经常说,拥有健康,有多少钱都没有用;没有健康,有多少钱也不够用。可是,几经改变人生方向,肯定消耗了太多的脏腑能量。虽然自己坚持运动,尽可能合理饮食,尽可能减少不良嗜好,但与同龄人相比,健康总好像离开我快了几步。</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就做“城市梦”,甚至曾经很欣赏那句话,“哪怕掏茅子,也愿意待在城里。”可是,来西安三十年多了,我总感觉自己更像是城市里的农民,因为我依然没有能够真正融入这座城市。这里的夜生活距离我很远,这里的文化体育活动我极少能参与。其实,我的活动范围很小,家一小块,单位一小块,公园也很少去。包括一日三餐,我最惬意的还是一碗油泼面,最想念的还是老家的羊肉泡。时至今日,我甚至后悔我来西安,有时候甚至会想到极端,西安似乎是我的梦魇一般,甚至想永远逃离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五岁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我焦虑过,而且曾经焦虑到抑郁的边缘,甚至有过想要轻生、自残的念头,我曾经给领导汇报:我只想睡下去,最好别起来。或许真的太累了,我的身体不能支撑该有或该来的诸多变化。为此,我专门找医生咨询,最后不得已采取“急刹车”的办法,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让我现在能够有精力洋洋洒洒写文章。退休后,我以写作为爱好,更以写作为使命,努力传递正能量。</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粉丝中,更多人喜欢看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才有了写《我与煤炭的那些事》的心理动因和行动必要。我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把自己在煤炭系统二十八年的点、线、面,尽可能“晒”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积极回应,更希望年轻人从中汲取经验,或许更多是教训。</p><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粉丝!</p><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网友!</p><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谢谢看到和看不到文章的所有人!</p><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的长期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END)</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曦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