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在八十年代初两次参观在长沙举办的牡丹花展览,记忆犹新,拍摄过程中牢记老师的一句话,拍花要聚交花的花蕊,因花蕊是花卉的视觉中心,展现花的细微结构,展现花的整体感。拍过多种花。其中作了一组牡丹花蕊的照片.存在光盘中。且制成美篇和朋友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那年的春意来得格外早,长沙的牡丹展在微润的空气里悄然绽放。我站在一株红牡丹前,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它层层叠叠的花瓣牵引,最终落定在花心——那一点金黄的蕊,像是从晨光中提炼出的精魂,静默却耀眼。老师说过,花蕊是花的眼睛,是生命汇聚的焦点。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何古人称牡丹为“花中之王”,不单是因它的雍容华贵,更在于那藏于繁瓣深处的生机与秩序。</p> <p class="ql-block">一朵白瓣黄蕊的牡丹静静开着,蕊心微微泛粉,仿佛羞怯的初醒。阳光斜照,背景融成一片柔雾,整朵花像浮在空中,唯独花蕊清晰如画。我蹲下身,看那细密的花丝如金针般排列,顶端托着微尘似的花药,像是自然用最纤细的笔触写下的一首诗。这哪里是花?分明是大地在春天里最精致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一簇粉花中央,黄蕊紧密簇拥,几根花丝已略显枯意,却仍倔强地挺立。花瓣半透明,映着天光,像少女耳垂上薄薄的珠贝。我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暗房冲洗胶片的日子,一盏红灯下,影像在药水中缓缓浮现——如今这花蕊,也正如此刻在我心头显影:温柔、静谧,又带着不可言说的美。</p> <p class="ql-block">红得浓烈的花瓣围拢着一簇金黄的蕊,蕊尖竟也染了红,像是被热情反哺。我凝视良久,竟觉这花蕊不只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更像是某种精神的象征——在最繁华处,藏着最核心的力量。它不张扬,却让整朵花有了灵魂的支点。</p> <p class="ql-block">淡粉的牡丹,瓣缘泛白,蕊心金黄,深红斑点如星落其间。风过时,花瓣轻颤,花蕊却稳如磐石。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仿佛听见了花开的声音——不是喧闹的绽放,而是蕊心那一声细微的“我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白花中的红斑与黄蕊形成强烈对比,像雪地里燃起的一簇火苗。绿叶在后方轻轻托着,几片模糊的红花在远处若隐若现,整个画面如一首清丽的小令。我忽然觉得,牡丹之美,不在其大,而在其“藏”——藏在层层花瓣之后的,是它最动人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雨后初晴,水珠在粉红的花瓣上滚动,像泪,也像星。花蕊处,黄丝绿苞交相掩映,湿漉漉的香气几乎可触。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生命的湿润本质——美不在干燥的完美,而在这种带着露水的、正在呼吸的鲜活。</p> <p class="ql-block">粉紫渐变的花瓣中央,黄药绿托相映成趣,蕊心清晰如雕。我忽然觉得,牡丹的花蕊,像极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点睛”之笔——一笔落下,全画皆活。没有它,再绚烂的花瓣也只是色块的堆叠。</p> <p class="ql-block">淡粉花瓣缀着水珠,深紫边缘如笔锋勾勒,花心黄蕊密密匝匝,中央还藏着一枚嫩绿花蕾。这朵花像一位母亲,既盛放着自己的美丽,又孕育着未来的可能。花蕊,不只是终点,也是起点。</p> <p class="ql-block">紫花宽大柔软,黄蕊细密如织,背景绿意朦胧。这朵花不似富贵人家的小姐,倒像山野中走出的诗人,带着泥土的香气与内心的光芒。它的美,不在炫耀,而在那默默挺立的花蕊中——那是它对世界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我将那一组牡丹花蕊的照片制成美篇,朋友们看了都说:“原来花心,才是最美的部分。”我笑而不语。是啊,世人爱牡丹的华贵,我却独恋它深藏的蕊——那是繁华背后的静谧,是喧嚣之中的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