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厅水院——长三角的水上新地标

杨企正 (正心诚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702585</b></p> <p class="ql-block">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一座极具标志性的建筑——方厅水院,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于不久前峻工开放闪耀登场,我们先睹为快成了第一批前往游览的幸运儿。</p><p class="ql-block">这座投资26.4亿,作为全国唯一跨二省一市地域的“水上四合院”建筑,多座桥樑合为一体,横跨上海、江苏、浙江的太浦河、元荡河和318国道的交汇处,横跨上海青浦金泽镇、江苏吴江黎里镇和浙江嘉善西塘镇,方厅水院总建筑面积10.4万平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p><p class="ql-block">方厅水院通过“向心汇聚”的空间设计,象征长三角三省一市(沪苏浙皖)紧密合作、一体发展的理念,又承载跨域人文交流、重要会议、展览等功能,集中展示江南水乡文化及一体化发展成果。</p> <p class="ql-block">从上海过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浦河工程纪念碑,太浦河西起太湖东至黄浦江,贯穿江浙沪二省一市,全长57.14公里,可通航500吨级船队。太湖河工程多年来投资6亿元,历时7年峻工,为太湖流域的防洪除涝和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方厅水院采用的是四合院的形式,共有五馆三桥,四个角落分别是上海馆、江苏馆、浙江馆、安徽馆,再加南面的长三角馆。</p><p class="ql-block">恢宏大气的建筑风格,令人倾倒。她不仅极好的融合了沪苏浙皖各地典型的江南元素,展现满满的江南水乡韵味。</p> <p class="ql-block">上海馆内充满了石库门元素,就好象在弄堂里面兜兜转转。并以摩登海派为主题,以玉兰构筑空间骨架,配以海棠红砖坐墙,展现繁花似锦的大都市意境。</p> <p class="ql-block">上海馆的屋顶花园</p> <p class="ql-block">三座步行廊桥总长超过700米,采用全钢结构焊接工艺,无镙旋连接,结合宋代斗拱技术,兼具安全性与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浙江馆内以浙派民居风格为主,馆内的《千里江山图》令人倾倒。围绕湖光山色,打造前庭茶山,后院荷花的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一体化的示范区,还隐藏着近“零碳”的秘密,屋顶光伏发电,河水调节空调温度,方厅水院全年的碳排放量几乎为零,真正实现“城水共生”。</p> <p class="ql-block">“水院中国,筑境江南”的公共艺术设计,是一个时代呈现立足现在,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实力表现。</p> <p class="ql-block">安徽馆以徽派马头墙为主,水墨松石为辅,配以假山、黄石、黑松的搭配,展现松石风格和墨色意境。</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了江苏馆,聚焦“诗情园林”,感觉一下子又见到粉墙黛瓦的苏式园林,亲水庭院采用生态驳岸设计,感受近距离亲水庭院的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作为“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水厅水院的景观绿化,注重绿色生态、智慧管理和海绵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体现园林绿化向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的趋势。</p> <p class="ql-block">方厅水院从2025年10月起正式对外开放,虽然馆内的布置和优化仍在进行,不影响游人在外部环境的游览。</p><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沪苏浙二省一市的行政交汇点,如今的长三角共享客厅,向世界敞开大门,也欢迎你前来坐坐。</p> <p class="ql-block"> 2025.10.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