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迈步从头越——2025长沙马拉松记

朱树生

<p class="ql-block">  长沙,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动而向往的城市。这里有橘子洲,这里有岳麓山,这里有孕育了毛伟人的湖南第一师范……这里是连接华南和华中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条北去的湘江穿城而过,漫江碧透,让这个古老的城市涣发出别样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也几次去过长沙,虽然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却也是走马观花,2025长沙马拉松又给了我和这个城市亲近的机会。今年早早就启动报名的长沙马拉松,如同湖南人的豪爽一样,简单而干脆,很快就出签,而不像有些城市拖拖拉拉,半年都不出签,更让我开心的是,凭着我的既往成绩可以直通本届赛事,说明长沙和我是有缘的。而且在近期所谓的马拉松“新规”出台后,很多城市临近开赛了又是取消整个赛事又是调整项目,取消欢乐跑,让人不知所措。而长沙马拉松一出签就如同板上钉钉,说一不二,一切都按开始说的去做,让人觉得值得信赖。因此,几个月前就确定好了的长沙马拉松,一直让我心心念念,就等着10月26日这一天的到来。相信到长沙来参加马拉松比赛,每一个期待战长沙的参赛者除了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另外一个最大的念想就是能在奔跑的过程中,通过赛会的专业摄影师在橘子洲头迎着北去的湘江和伟人的巨幅雕像来一张合影。虽然几年前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合影,但完全不是这种在万马奔腾的过程中的动态合影可以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2018年去橘子洲所拍</p> <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这之前两周的北京海淀马拉松上,刚刚起跑才几十米,因为后面人的冲撞,我重重地摔了一跤,导致右膝受伤,而且带伤坚持跑完了全程,使得受伤部位水肿严重,因此放弃了后面一周的济南马拉松。经过两周的恢复,虽然好了不少,但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并没有完全消失,创口也没有完全愈合。尽管自己知道并不适合去长沙参赛,但又觉得不去会十分可惜,而且还存有一种侥幸的心理,觉得会不会发生奇迹,到比赛的那一天伤痛是不是会消失呢。所以一直没有打消去参赛的念头,并没有像放弃济南的赛事一样提前把车票退掉。虽然计划出发的前一天还在犹豫,虽然有很多朋友提醒我为了身体的健康最好放弃这场比赛,虽然自己也深知这个道理,但人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所以还是因为侥幸心理的作崇,最终在火车开车之前的一个小时,决定一定要去到长沙参加这场比赛。</p><p class="ql-block"> 到了长沙,也就一下午的时间,也是没有时间玩的,领完赛事包就得准备明天的比赛。而我最为关注的无疑是我的膝盖,几乎每走一步都在感受和体会着受伤部位通过神经系统传给大脑的信号,心里始终压着一块石头。这42.195公里的路程,对于每一个参赛者而言,都会产生极大的体能消耗,需要足够的耐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才可以支撑自己跑完全程。如果身体有伤痛,特别是如膝盖这样的关健部位不适,四万多步,四万多次的冲击,给膝部无疑会造成新的伤害,更主要的是还会给内心带来可想而知的压力。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既然来了,一定会不轻易放弃,还是和平时比赛一样,照常做着各种准备。</p><p class="ql-block">比赛这天,一大早就起床,做完各种比赛前的准备后,5点钟出发步行到赛事起点杜甫江阁。出门的时候感觉还马马虎虎,膝关节虽然有些不利索,但基本感觉问题不大,只是外表受伤的创口和周围正常组织之间有些牵拉感。然而,等步行完2.5公里到达现场后,不适感明显加重了,关节出现疼痛。这时还和平时一样做着热身,等慢跑几百米后,膝关节的神经告诉我:你今天一定不能跑,如果勉强上了赛道,疼痛一定会加剧,伤势一定会加重,与其中途上收容车,不如开始就弃赛。留得健康在,何愁没马跑!</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检录结束前的最后一刻,我决定弃赛!做为我来过长沙的证据,请志愿者为我拍下穿着别有参赛号码的长马比赛服,以做记念。这个时候,内心也不再纽结,反而释然了。</p> <p class="ql-block">  背着参赛包,我来到起点旁,只是只能站在栏杆外。一眼望不到头的六个集结区,红的、黄的、绿的各种各样的参赛服装点缀着宽阔的湘江大道,形成一片彩色的海洋。三万五千名如同即将上战场的战士一样的选手一个个摩拳擦掌,似搭在弦上的箭一般,蓄势待发,我也深临其境。出生在这参赛地的伟人的诗篇,一首又一首从天才主持人的口中刚劲有力地迸发出来,就像冲锋号一样,鼓舞着每一位选手。就在整整一百年前的这样一个同样的秋天里,伟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写下了那首《沁园春•长沙》的不朽诗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今,一百年过去了,“天翻地覆慨而慷”,我们一起来到了这里,如同伟人当年一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新一代的建设者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p class="ql-block"> 全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后,七点整,发令枪准时响起,彩色的海洋瞬时变幻成彩色的河流,和赛道左边奔腾的湘江水一样,一路向北,从主席台前奔涌而过。此时的主持人更加激情高昂,当诵到那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时,全场万众齐声高呼“从头越!”此时的我,虽然在赛道外,但同样兴奋地为每一个选手加油,完全沉浸在这沸腾欢乐的海洋中。这也是我第一次做为旁观者在赛事起点感受和参赛完全不一样的情境。是啊,虽然我们出走半生,可每一场比赛都是“从头越”,归来仍是少年。每当我们跑完一场马拉松,都感觉自己仿佛年轻了二十岁。每一场赛事的清晨,我们都比太阳起得还早,有道是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  三万五千人的队伍,分六枪起跑,每一声枪响,每一次出发,都是那么神圣,那么让人期待和敬畏。这里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无论种族,同样没有权势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之分,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步都是算数的。你可以成为万人仰慕的冠军,用今天的奖牌告慰往日辛勤的汗水;你也可以是最后一位冲线的“关门”人,让数万人一起见证你的执着和忍耐。甚至你还可以是一位被收容者,感受这一路的欢乐和痛苦,下一次的终点前一定有你冲刺的豪迈!</p><p class="ql-block"> 六枪过后,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所有选手都全部出发,留下空荡荡的赛道。我终于可以走上赛道,沿着起跑的相反方向慢慢地向终点方向行进,赛道上虽然再没有了刚才的喧嚣,即让我想到了更多。从一开始启动报名到今天,多少次的想象,多少次的期待。带着未愈的创伤来到这里,我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冲动的行为,但却不会让我后悔,起码我来过了,我上了战场。可到了赛场,临近开赛又决然的弃赛,不知道这又是不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可以说做为一个跑者临时弃赛是需要勇气的,我想这也是十分的难得,我相信我绝不是逃兵。</p> <p class="ql-block">  来到赛道边靠近湘江的步道,对面就是橘子洲,远远地可以看到伟人的巨幅雕像迎着南来滔滔的江水,高高的矗立在橘子洲头。想到未能实现在奔跑中和伟人合影的愿望,又心生几分惆怅。隔着江面,众多奔跑者的身影依稀可见,能够清晰地听到选手们的欢呼呐喊声,又一次激发起我的每一根神经,恨不得跳入江水中游到橘子洲上,加入到这奔跑的行列。正好在江里有人在游泳,只恨没有带任何装备,不然一定会加入到他们的队伍。走下台阶,来到江边,掬一捧江水,感受一下这湘江水的温度,算作另外的收获,以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江边走过一段距离之后,上了全程最后几公里的赛道,这时离领先选手的到来大概还有半个多小时。我沿赛道边往终点行进,回味着两年多来参加的三十多场赛事在快要到终点时的心理感受。这最后几公里是最难又是最考验人的时候,每一步都是一种煎熬,可每一步似乎又是一种新生,等冲过终点的那一瞬间,仿佛就是一次脱胎换骨。正因如此,才让所有的跑者乐此不疲,最终才得以百战不殆。</p><p class="ql-block"> 终点附近集结着很多热情的观众,虽然不是参赛者,却似乎比参赛者还要兴奋和着急,期待着第一名的到来。9时16分的时候,男子第一名终于冲线,大家如同自己获得冠军一样的吹呼。又过了22分钟,女子第一名黄菲冲线,这是这位30岁才半路出家踏上马拉松赛道的大众选手,继上周西安夺冠后连续四周四次获得女子马拉松的冠军,当为神人!所有人为之欢呼。我想,这个世界是需要掌声和喝彩的,见证他人的成功并为其呐喊也是一种美德,同样,我们自己同样需要这样的呐喊,这也许就是马拉松的精神所在。</p> <p class="ql-block">黄菲冲线</p> <p class="ql-block">  在终点附近的一个多小时,看到众多的完赛者的那种高兴劲和疲劳的感觉,也如同我自己完成了赛事一样。我又想到这次来到长沙不只是留下了弃赛的遗憾,更多的是收获了和参赛不一样的感受,一路的所见所感,也如同参与其中,虽然做出弃赛决定时有万分的不舍,而现在却又觉得马拉松的道路上不只需要理想的成绩和不放弃的坚持,还要有一颗成败皆荣的豁达内心。跑得久远比跑得快要重要一万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告别橘子洲,告别长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明年的金秋,我一定再战长沙!”</span></p><p class="ql-block"> 然而,因为受伤停止训练和比赛不少时间,竞技状态一定会下滑,接下来的几场赛事可能需要从头再来。那就“而今迈步从头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