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什问邓小平:“您夫人也抽烟吗”?邓公的回答让他捧腹大笑

剑客追花

<h3>老布什问邓小平:“您夫人也抽烟吗”?邓公的回答让他捧腹大笑</h3></br><h3> 在四川广安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里,有一件藏品格外引人注意。<br></br></h3></br><h3>这是三支小平同志生前最常抽的“熊猫牌”香烟,据工作人员说,这是小平同志生前抽剩的三支香烟。</h3></br><h3>作为一个“资深烟民”,小平同志在抽烟这件事情上有过不少趣事。</h3></br><h3>比如,他会为自己戒不了烟而创造一些“理论”;他也曾经因为一位女演员的“抗议”而暂时戒烟。</h3></br><h3> <h3>陈列在邓小平故居的3支香烟</h3></br><h3>邓小平是“烟龄”长达60多年的“资深烟民”</h3></br><h3>早在上世纪20年代,邓小平就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吸上了香烟,久而久之,吸烟就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h3></br><h3>小平同志的烟瘾有多大?</h3></br><h3>上世纪五十年代,罗荣桓元帅就“揭发”说:小平同志的烟瘾比主席还要大。</h3></br><h3>罗荣桓元帅说,“红军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过多长时间,我和小平同志就抽光了随身携带的几包香烟”。</h3></br><h3>在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在行军路过的地方买到香烟,所以,邓小平和罗荣桓开始为抽不到香烟而犯愁。</h3></br><h3>有一天,小平同志兴冲冲地对罗荣桓说:“我有办法了,买不到香烟,我们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卷烟。”</h3></br><h3>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枯黄的树叶,用手把树叶搓碎,再用旧报纸把碎树叶包裹成“喇叭”状,一支“喇叭烟”就这样大功告成了。</h3></br><h3>这种树叶做成的“土烟”能抽吗?</h3></br><h3>据罗荣桓元帅说,“这种‘喇叭烟’呛得很,小平同志的烟瘾算是不小了,可是,每次抽这种烟,他也会被呛得连连咳嗽。”</h3></br><h3>小平同志后来也说:“‘喇叭烟’确实呛人,但是也有好处,犯烟瘾时可以解解馋,抽完以后,你会有很长时间不想抽烟。”</h3></br><h3>红军进入遵义以后,抽烟的同志终于可以买到卷烟了,据说,为了“备战备荒”,小平同志一次购买了好几条香烟,几乎花光了身上仅有的几块银圆。</h3></br><h3> <h3>老照片 小平同志吸烟(一)</h3></br><h3>邓小平爱抽烟,尤其会在大脑“高速运转”的时候习惯性地抽上一口。</h3></br><h3>1988年4月16日上午,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h3></br><h3>这次来华访问,阿基诺夫人要跟小平同志谈一个敏感话题:关于中菲两国南海岛礁争议的问题。</h3></br><h3>双方入座之后,小平同志对阿基诺夫人说:“欢迎你到中国访问,很高兴在这里与你会谈。”</h3></br><h3>阿基诺夫人说:“感谢贵国的热情接待,相信我们之间的谈话会取得成效。”</h3></br><h3>小平同志说:“我这个人有抽烟的习惯,你不会反对吧?”</h3></br><h3>阿基诺夫人笑着说:“我不能对您说不能抽,因为您才是中国的领导人”。</h3></br><h3>阿基诺夫人又说:“不过,我们内阁开会的时候是不许抽烟的。”</h3></br><h3>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也反对我抽烟,这次召开‘人大’会议的时候,就有一个女同志给我递了一张纸条,批评我在开会的时候抽烟。”</h3></br><h3>阿基诺夫人饶有兴趣地问:“后来呢?”</h3></br><h3>小平同志哈哈一笑说:“我只好接受她的批评,马上掐掉了香烟,没有办法。”</h3></br><h3>结果,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小平同志在与阿基诺夫人会谈期间没有抽一支烟。</h3></br><h3>据说,小平同志通常不会在与女士交谈的时候抽烟,偶有特例,他也会尽可能少抽。</h3></br><h3>与男性客人交谈的时候,小平同志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h3></br><h3>1979年访问美国的时候,小平同志与美国总统卡特进行过一次会谈。</h3></br><h3>小平同志笑着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会谈中禁止吸烟的规定?”</h3></br><h3>卡特总统说:“没有这个规定。”</h3></br><h3>“只要我还是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家乡种植了大量烟草。”</h3></br><h3>小平同志笑道:“好,我支持”,说罢,便抽出一支“熊猫牌”香烟吸了起来。</h3></br><h3>卡特总统很欣赏小平同志开朗和坦率的性格,卡特总统事后曾经多次表示:“与邓谈判是一件愉悦的事情……”</h3></br><h3> <h3>老照片 小平同志吸烟(二)</h3></br><h3>关于戒烟,邓小平有一套自己的“理论”。</h3></br><h3>1986年3月29日,小平同志与新西兰总理隆依举行了一次会谈。</h3></br><h3>小平同志给隆依递上一支烟,隆依婉言谢绝道:“谢谢,不过我已经戒烟了”。</h3></br><h3>小平同志一边吸烟,一边说道:“你过去常抽烟,现在不抽了。那你现在是个好人了。”</h3></br><h3>不过小平同志接着又说:“吸烟是不是真的有害,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h3></br><h3>看到小平同志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熊猫牌香烟,隆依指着“熊猫牌”香烟对小平同志说:“如果你抽的是这种香烟,要戒掉它是不难的。”</h3></br><h3>小平同志莞尔一笑说:“我最近看过一位学者的文章,他说到了抽烟的坏处,不过也提到了抽烟的好处。”</h3></br><h3>在接见日本友人樱内义雄的时候,樱内义雄友善地对小平同志说:“吸烟对健康没有好处,为了您的身体健康,您最好还是能够戒掉它。”</h3></br><h3>小平同志笑着回答说:“我的很多同事也劝我戒烟,他们还想各种各样办法限制我吸烟。”</h3></br><h3>小平同志又说:“我这个人没有其他的嗜好,就是抽几支香烟”。</h3></br><h3>“我对他们说,我年纪这么大了,这个时候戒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如果因为抽烟而缩短寿命,我也只好认命了”。</h3></br><h3>小平同志还开玩笑说:“听人说,抽烟还有很多好处呢,我的身体很健康,说不定就跟吸烟有关系。”</h3></br><h3>1980年8月,在与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老布什)共进晚餐的时候,小平同志又一次说起这样的“理论”。</h3></br><h3> <h3>小平同志宴请老布什</h3></br><h3>老布什与中国的交集源于上世纪70年代,曾经担任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络处主任。</h3></br><h3>在北京,老布什夫妇喜欢骑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老布什因此荣获“自行车大使”的称号。</h3></br><h3>从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开始,至任职美国总统,老布什曾与几任中国领导人有过会面。</h3></br><h3>当老布什被任命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时候,毛主席曾经当面对老布什说:“你高升了”,并表示“我们真不愿意让你走。”</h3></br><h3>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时也专程到休斯敦看望过老布什,老布什称小平同志是一个“草根型”的、有着“深厚根基”的“刚柔并举”的人。</h3></br><h3>改革开放之后,老布什又多次来华访问,并与小平同志多次会面,小平同志和老布什都称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h3></br><h3> <h3>老照片 小平同志吸烟(三)</h3></br><h3>在这次共进晚餐的时候,老布什首先对小平同志的热情款待表示了感谢,随后礼节性地说:“请您转达我对卓琳女士的问候,祝愿她身体健康。”</h3></br><h3>小平同志说:“谢谢,不过,她的身体不如我好”,随后点上一支“熊猫牌”香烟抽了起来。</h3></br><h3>老布什问小平同志:“我发现您抽烟很多,不知道卓琳女士是否反对您吸烟?”</h3></br><h3>小平同志笑着说:“在抽烟这个问题上,她一直都是我的‘反对派’。”</h3></br><h3>“不过,她的反对通常缺乏根据,所以都是无效的。”</h3></br><h3>老布什不理解小平同志所说的“根据”是什么,小平同志诙谐地解释道:</h3></br><h3>“她不抽烟,所以,她的身体没有我好,她也承认我的话有那么一点道理,因为我的身体一向都比她好。”</h3></br><h3>听到小平同志的话,老布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很快就听懂了小平同志的玩笑话。</h3></br><h3>老布什被小平同志诙谐、幽默的话逗得捧腹大笑,现场的气氛相当欢乐和融洽。</h3></br><h3>女演员“抗议”,邓小平当即掐灭了香烟。</h3></br><h3>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创立了“世界无烟日”,第一个世界无烟日定为1988年4月7日(自1989年起改为每年的5月31日)。</h3></br><h3>第一个“世界无烟日”翌日(1988年4月8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在北京隆重举行。</h3></br><h3>在主席台上,小平同志习惯性地掏出香烟,怡然自得地点燃香烟吸了起来。</h3></br><h3> <h3>老照片 小平同志吸烟(四)</h3></br><h3>小平同志向来就有这个习惯,台下的与会者大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h3></br><h3>偏偏有一个女演员看不下去了,这个女演员就是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h3></br><h3>她对坐在一旁的一位代表说:“昨天是‘世界无烟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宣传‘吸烟危害健康’,小平同志为什么还在会场吸烟呢?”</h3></br><h3>那位代表笑了一笑,并没有接红线女的话茬。</h3></br><h3>红线女却没有就此打住,她决定向小平同志提意见,要求他以身作则,不要在会场吸烟。</h3></br><h3>她马上写了一张字条,字条上简单地写了一行字:“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h3></br><h3>然后,红线女把字条折叠好,先把字条传递给前排的代表,再一排一排地往前传,最后传上了主席台。</h3></br><h3>台下的红线女注意到,小平同志看了看台下递上来的字条,冲着台下笑了一笑,随即便掐灭了香烟。</h3></br><h3>直到大会结束,小平同志再也没有在主席台上吸一支烟。</h3></br><h3>第二天,几大媒体刊发了新华社记者李尚志撰写的“大会特写”《投票前后》,惟妙惟肖地叙述了上面的这个故事。</h3></br><h3>这篇报道一经播发,立即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几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件事情。</h3></br><h3>红线女后来说,“我没有想到,小平同志那么重视我写的14个字,马上就掐掉了香烟……”</h3></br><h3> <h3>老照片 小平同志吸烟(五)</h3></br><h3>“熊猫牌”香烟的过滤嘴特别长,小平同志说:“这是他们专门对付我的”。</h3></br><h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细心的人们发现小平同志手中的香烟有了细微的变化。</h3></br><h3>这是上海卷烟厂为小平同志定制的熊猫牌香烟。</h3></br><h3>这是一种特殊规格的“熊猫牌”香烟,每合十支装(也有五支装),烟支总长度为50毫米,其中过滤嘴的长度就有30毫米。</h3></br><h3>之所以用这么长的过滤嘴,目的就是想让小平同志尽可能少抽一点烟。</h3></br><h3>1986年9月2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对小平同志进行了电视采访。</h3></br><h3>看到这种特殊规格的香烟,华莱士也好奇地向小平同志要了一支,并马上发现了这种香烟的特别之处-过滤嘴特别长。</h3></br><h3>小平同志笑着对华莱士说:“这是他们专门对付我的,我抽烟的坏习惯很难改”。</h3></br><h3>小平同志知道“吸烟危害健康”,为了他的健康,有关部门和小平同志的家人也采取了一定限制性措施。</h3></br><h3>但是,直到辞去军委主席的职务之后,小平同志才正式开始考虑戒烟。</h3></br><h3> <h3>小平同志难得清闲的时候</h3></br><h3>这个时候的小平同志已经是85岁的老人,小平同志的“烟龄”也有60多年(近70年)。</h3></br><h3>戒过烟的朋友都会有一个体会,“烟龄”越长,戒烟越困难,成功戒烟的可能性也越小,所以,小平同志戒烟的难度可想而知。</h3></br><h3>成功戒烟的朋友也都知道,戒烟是一件需要痛下决心且持之以恒才能做到的事情,一旦中途有所动摇,非但前功尽弃,还有可能适得其反。</h3></br><h3>但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小平同志成功地戒掉了香烟。</h3></br><h3>刚开始戒烟的时候,小平同志经常在想抽烟的时候心里发慌,或者若有所失。</h3></br><h3>为了不半途而废,小平同志尝试过许多办法,比如吃瓜子、鱼皮花生转移注意力。</h3></br><h3>最后,小平同志咬牙坚持了两个月,终于改掉了几十年的吸烟习惯。</h3></br><h3> <h3>其乐融融</h3></br><h3>“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如今还珍藏着小平同志剩下的“熊猫牌”香烟。</h3></br><h3>小平同志的家人说,这三支香烟就是小平同志的“戒烟成绩单”!</h3></br><h3>《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作出更改。》</h3></br> <a href="https://mq.mbd.baidu.com/r/1LGTTZnQLMQ?f=cp&rs=3461848598&ruk=mWspCn-WZ3_bDca9Dz-maw&u=db9669570c40971e&urlext=%7B%22cuid%22%3A%22_u-6tg8I2t_g8vaMgOSqfgul-u_GiHt3gi26tguSBfKk0qqSB%22%7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q.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