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东济南被誉为“泉城”,但它不但名泉众多,大明湖畔风光旖旎,它还有一个国家4A著名景点“千佛山”。来到济南千佛山是不在计划内的,尽管它就在城南,离市中心不远。但因夫人腿脚不便,行走都不很利落,更别说登山了,自然凡山都不予考虑的。但在酒店查看旅游功略,发现千佛山既有缆车上山,又有景区电瓶车可乘坐,说老年人一样轻松上山观光。见此,不免心动了,于是和夫人打车到千佛山下,乘景区电瓶车上山,途经各景点打卡,然后再坐车去下一站,一路浏览确实不费劲。</p> <p class="ql-block"> 人们一般都知道趵突泉是济南的名片,其实千佛山才是济南城的起源,因为它和华夏始祖舜帝有着深厚的渊源。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的南端,古代叫历山,上古三皇五帝时期,舜帝曾在山下耕作田地,魏晋时期在山上建了舜帝庙,就把历山叫舜山。为啥叫千佛山?因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母亲信佛,他也跟着信,还把佛教奉为国教,在各地兴建寺庙,包括在他母亲老家历山建寺庙,又让工匠在历山崖壁雕凿大量佛像,所以,此山就叫千佛山了。</p> <p class="ql-block"> 千佛山是东岳泰山的余脉,但不高,海拔300米都不到。但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千佛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圣人舜帝始,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著名中医扁鹊、唐朝将军秦琼秦叔宝、宋朝济南父母官曾巩、元代文学家张养浩,还有乾隆皇帝和山东巡抚丁宝桢等。近代名人也不少,如董必武、舒同、郭沫若、老舍、赵朴初等,都在千佛山留下过诗词、文赋,给千佛山增添了难得的文韵墨香。</p> <p class="ql-block"> 乘景区电瓶车上山,一路蜿蜒盘旋,只见古树苍劲挺拔、满目苍翠,杏黄色古建筑被浓密的绿萌笼罩着,依稀可见一角。不用费劲爬山,坐在车上凉风习习,司机边开车边介绍千佛山的名胜古迹。欣赏着千佛山旖旎风光和浓浓禅韵的景点,你会倍感身心舒畅。千佛山的这些交通设施对中老年人或腿脚不便人来说无疑提供了极大方便,对此我觉得就该给济南的旅游服务质量点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是个好面子喜欢到处留字的人,他下江南途径济南,登临千佛山时还特地写了一首《千佛山极目》诗,内容分三层意思,一是说千佛山是济南城南屏障;二是描绘摩崖造像和山泉水淙淙;三是抒发自已对登山揽胜感慨大清一统江山的哲理思考。</p> <p class="ql-block"> 千佛山林荫下石雕的十八罗汉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我知道佛教分四个层次,最高是佛,大智大慧、无所不能;其次是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再次就是罗汉,讲究一个忍字,能忍所有磨难和痛苦;最后一层是金钢。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本领都很大,可降龙伏虎、缚狮捉妖,所以深受人们敬仰。佛教传到中国后,经过演变和艺术加工,有的寺院是18罗汉,有的甚至是500罗汉。而500罗汉也是有故事的,说古印度某地有500个强盗,拦路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被抓后处以挖眼、割耳鼻等酷刑,再放进深山老林,强盗们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传遍四野。释迦牟尼知道了,用神力给他们治疗,并讲经说法劝其弃恶从善、皈依佛门赎罪,脱离苦海进极乐世界。很多年后,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交成了五百罗汉。</p> <p class="ql-block"> 千佛山半山腰依山而建的东庙西寺是个亮点,东庙就是指三教合一的“历山院”,西寺则是“兴国禅寺”。这里四周被葱郁的林木遮掩,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寺院各殿堂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未进寺庙耳中就闻梵音乐阵阵。寺院内建筑古朴庄严、深邃幽静,空中香烟袅袅。</p> <p class="ql-block"> “黔娄洞”介绍说是春秋时期一名隐士居住过的山洞,黔娄这个人从小饱读诗书,鲁国和齐国都请他去做官。黔娄不肯,宁愿与妻子在历山(千佛山)种田隐居,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安贫乐道。结果,家里穷得死后连一块遮住全身的布都没有,孔子的学生曾参是他好友,知道后非常心酸,就把这件事记录下来。黔娄坚持心中的仁义道德,当天下无道时,宁可过清贫日子,这就是儒家倡导的安贫乐道。</p> <p class="ql-block"> “历山院”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院落,里面有三圣殿、舜词、碧霞祠、鲁班祠和文昌阁、一览亭等建筑,旁边还有香火旺盛的兴国禅寺。济南好像对上古的尧、舜、禹三位圣帝非常崇敬,因为我在几个景区都见到“三圣殿”,尤其是舜帝。历山院中的《舜祠》就是专门祭祀舜帝的,舜有谦虚恭顺的品德,舜在位39年,治国有方深得百姓爱戴。济南城中到处有舜的影子,如舜耕路、舜井街、舜耕山庄等等。</p> <p class="ql-block"> 看到鲁班祠起先心里也有疑惑,为啥祭祀鲁班呢?原来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工匠,他复姓公输,名字叫班,人们都称他鲁班。鲁班多才多艺,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是木工的祖师爷。他一生建造了无数高大宏伟的殿堂、寺庙、楼阁、桥梁等,后世都奉他是神仙般人物。现在国家建筑行业最高奖就是“鲁班奖”。台湾、东南亚等地的木匠,经常组团来寻宗问祖、烧香叩拜鲁班祖师爷。</p> <p class="ql-block"> “兴国禅寺”是唐朝重修寺庙时改的庙名,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寺名,“兴国”意味祈求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禅寺掩映在葱郁的林木中,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禅寺虽然不是很大,却也有四个依山而建的院落,七座殿堂。禅院深邃幽静、殿堂雄伟壮观,既古朴又庄严。山门两边的楹联蛮有意思的: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槛联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寺院各殿堂也是传统布局,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p> <p class="ql-block"> 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唐槐亭”,也是有典故的,亭子边上有棵老槐树。传说,唐朝开国将军秦琼是个孝子,每年都会到“兴国禅寺”给母亲进香,上山就把战马拴在槐树上。</p> <p class="ql-block"> 寺院一般右边的门叫般若门,左边门则叫解脱门。般若是指通过洞察获得智慧或知识,或者解释为觉悟。</p> <p class="ql-block"> “兴国禅寺”门洞上“莫向外求”四个大字颇有意思,这是禅宗的核心思想。我并不信佛,但尊重佛教信仰,而且对佛教的一些说法也很赞同。“莫向外求”对理解佛教修行以至人生哲学是有启示的,它是指你若修行要从自身出发求内心平和与智慧,净化心灵。通过学习不断行善积德提升觉悟,去除内心贪欲和恶念,不过分依赖外部力量。有些人遇事就喜欢烧香拜佛求菩萨,其实我认为根本在于自身努力,自我觉悟。</p> <p class="ql-block"> 这尊花岗岩的卧佛造像有10多米长,介绍说是释迦牟尼涅槃像,佛祖一只手友撑头部,仿佛在睡梦中仍在守护众生的神圣状态。静卧苍翠欲滴的千佛山,给人以心灵慰藉和精神升华。佛家认为涅槃是对生死、贫富、贵贱等都断了情缘,达到了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上有一座金色的弥勒大佛,高约30米,金光闪闪。袒胸露肚、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是人们熟悉和喜欢的佛,佛教说他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也叫未来佛。他是慈悲宽容、乐观豁达的象征。大肚形象代表“量大福大",有幅人们熟知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我认为弥勒佛的形象就是传递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淡泊名利、笑对逆境。</p> <p class="ql-block"> 说到弥勒佛,我去过无锡灵山胜境,祥符寺门前有一座非常可爱的“百子戏弥勒”青铜艺术珍品,弥勒佛身上爬着上百儿童在玩耍,可见人们对笑容满面、和蔼可亲的弥勒形象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不仅风光无限,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佛教文化与历史遗迹相互交融,每尊佛像似乎都有特色,构成独特的旅游胜地。千佛山还有一个亮点,即万佛洞(现在叫四窟万像),它是艺术家把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云岗石窟的精华荟萃在一起,仿制的石窟造像,四大石窟我去过两个,所以我认为万佛洞的造像惟妙惟肖、难辨真假。此处不作介绍,另文与大家分享。千佛山确实不虚此行,增长了见识、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