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心理丨休息恐惧症

温州海之莲心理咨询中心

<p class="ql-block">刚结束一个项目,马上寻找下一个任务;周末没有安排,就坐立不安;假期不用来学习增值,便产生负罪感——如果你也如此,可能已患上“休息恐惧症”。</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闲暇?</p><p class="ql-block">心中的“隐形监工”</p><p class="ql-block">许多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看不见的监工”。</p><p class="ql-block">或许是父母“只有考好才是好孩子”的条件式关爱,或许是“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持续比较。这些早期经验让我们内化了一个信念:我必须不断努力,才值得被爱;我必须不停奔跑,才不会被抛弃。</p><p class="ql-block">这根无形的鞭子,即使在我们长大离家后,依然在背后挥动。</p><p class="ql-block">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p><p class="ql-block">空白与闲暇之所以让人不安,是因为它迫使我们面对那个一直被忙碌掩盖的、不够完美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持续不断的忙碌建构了一种虚假的自我确认:“我正在进步,我很有价值。”而一旦停下来,这种确认感就消失了,我们必须直面内心的虚空与不确定。</p><p class="ql-block">社交媒体上“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喧嚣,成功学倡导的“每一分钟都要投资自己”,更让这种焦虑不断发酵。</p><p class="ql-block">从“必须做”到“想要做”</p><p class="ql-block">温州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林仕锟老师结合23年心理咨询经验提出:</p><p class="ql-block">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完成了多少任务,而在于你作为一个生命本身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试着每天留出片刻“无目的时间”——可以是清晨的15分钟,只是静静地坐着,感受呼吸。当“我在浪费时间”的焦虑涌现时,观察它但不被它带走。</p><p class="ql-block">渐渐地,你会在这片空白中,听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闲暇是创造力的源泉</p><p class="ql-block">neuroscience 研究表明,大脑在放松时会启动“默认模式网络”——这不是休眠,而是另一种工作方式。许多突破性灵感都诞生于我们散步、发呆时,正因为那时我们摆脱了有意识的控制,开启了更深层的创造之流。</p><p class="ql-block">从“不得不做”的强迫性忙碌,转向“我想要做”的创造性生活,我们需要练习无所事事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崇尚生产和成就的时代,能够安心地无所事事,几乎成了一种反叛——反抗那些定义我们价值的外部标准,找回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p><p class="ql-block">允许自己偶尔停下来,只是存在,而不必证明自己的存在。在这片空白里,你可能会遇见最真实、最完整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