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柏林(Berlin)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德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欧洲最具活力和多元文化的都市之一。它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普鲁士王国到德意志帝国,再到冷战时期的东西柏林分裂与统一,柏林的历史几乎就是近现代德国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冷战时期著名的美军与苏军边界检查点</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看到前苏联士兵的画像,那说明你正位于当年的西柏林一侧;相反,如果看到美军士兵的画像,那你就是在东柏林境内。</p> <p class="ql-block">一只脚在西德境内,另外一只脚在东德境内</p> <p class="ql-block">柏林墙遗址与东边画廊(East Side Gallery)。</p><p class="ql-block">柏林墙曾将城市分隔28年,如今部分墙体被保留并由艺术家绘制壁画,形成露天艺术长廊。这里的作品充满政治寓意与自由精神,是柏林最富象征意义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幅 “兄弟之吻” 壁画已成为柏林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之一,是 “东边画廊” 中最受游客欢迎的作品。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热烈亲吻的一幕。当柏林墙倒塌后,这幅画成为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冲突的象征,也提醒人们那种 “被迫的兄弟情谊” 曾经多么扭曲。</p> <p class="ql-block">冷战时期,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翻越柏林墙,追寻自由的希望。然而,这条墙不仅是分隔城市的界线,更是生与死的界限。几乎每年,都有人在试图越墙时被两边的哨兵射杀。</p><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所呈现的,正是那些为自由而失去生命的人。墙上每一朵玫瑰,都代表着一位殒命的灵魂。最令人痛心的是,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仍有两个人为自由献出了生命。</p><p class="ql-block">正如那首诗所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这句话,在这里显得格外沉重而真实。</p> <p class="ql-block">威廉皇帝纪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建于 1891–1895 年,由威廉二世皇帝为纪念其祖父威廉一世而建。二战期间在轰炸中被严重毁坏,只留下破碎的钟楼。战后柏林人决定保留这座残破的钟楼作为反战纪念,并在旁边新建了一座现代风格的教堂与钟楼。</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壁画部分被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柏林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标,建于18世纪末,原为普鲁士王国的城门。它是德国古典主义建筑中最为赏心悦目的典范。冷战时期,它是柏林墙的一座城门,是东西柏林分裂的象征,柏林墙倒塌后,它成为两德统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Reichstagsgebäude)。德国联邦议会所在地,以其玻璃穹顶著名,由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可免费参观穹顶,俯瞰柏林全景</p> <p class="ql-block">柏林国立图书馆一角</p> <p class="ql-block">德国洪堡大学。坦白说,笔者孤陋寡闻,来德国之前竟从未听说过洪堡大学。直到亲临柏林,才发现这所大学在世界学术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堡大学不仅是一所学府,更是现代大学理念的发源地。其创办人威廉·冯·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这一理念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并深刻影响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在过去两个多世纪里,洪堡大学汇聚了无数学术巨擘——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海因里希·海涅、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皆曾在此求学或执教。正因如此,洪堡大学也被誉为 “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 。</p> <p class="ql-block">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博物馆岛上的宏伟教堂,外观气势磅礴,内部装饰华丽,登上穹顶可俯瞰施普雷河与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岛(Museumsinsel),位于施普雷河中的一座岛上,聚集五座世界级博物馆,收藏了从古埃及、希腊到伊斯兰文明的珍贵文物,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柏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市政厅</span>,由于建筑材料来自红色砖块,所以又称红色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柏林电视塔,是柏林的最高建筑,高368米。可以360度俯瞰柏林景色。</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Potsdam)位于柏林西南约30公里。是昔日普鲁士王国与德意志帝国的重要皇家居城。城市三面环水,被哈弗尔河(Havel)与众多湖泊环绕,风光秀丽。波茨坦以其宫殿群、园林与学术文化闻名,被称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其宫殿与公园群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波茨坦最著名的地标,1745年由腓特烈大帝建造,意为“无忧无虑”。宫殿坐落在葡萄梯田上,外观为洛可可风格,内部装饰精美。有多座宫殿、雕塑与花园,是欧洲最美皇家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新宫(Neues Palais),位于无忧宫公园西端,由腓特烈大帝晚年建造,他认为无忧宫还不足以展示普鲁士的富强。所以建了一个更大更豪华的新宫。宫殿规模宏大、气势庄严,内部大厅富丽堂皇,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汉诺威(Hannover) 是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首府。它地处莱讷河(Leine)畔,是德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欧洲著名的展会与博览之都。汉诺威既有王室遗迹与古典花园,也有现代建筑与大学城氛围。</p> <p class="ql-block">17世纪,韦尔夫家族统治此地,1692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选侯国”。王室居城的建立使汉诺威逐渐成为政治与文化重镇。1714年,汉诺威选侯乔治一世登上英国王位,成为英王。自此,汉诺威与英国在一个多世纪内由同一王室统治(称“汉诺威-英国共主邦联”)。汉诺威王室带来英伦风格与花园文化。</p><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汉诺威因工业基础雄厚,在二战中遭严重轰炸,旧城区几乎被毁。战后重建时城市规划现代整洁,形成今日风貌。今日汉诺威,以举办“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和200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00)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建于20世纪初的新巴洛克式宫殿建筑,外观宛如童话城堡。可乘弧形电梯登上圆顶,俯瞰全城与玛施湖(Maschsee)的壮丽景色。</p> 新市政厅在湖中美丽的倒影 <p class="ql-block">集市教堂(Marktkirche): 14世纪哥特式教堂,红砖尖塔雄伟,是汉诺威的精神地标。</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厅(Altes Rathaus),哥特式红砖建筑,是城市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科隆(Köln) 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第四大城市。它坐落在壮丽的 莱茵河(Rhein) 两岸,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欧洲重要的交通、贸易和文化枢纽。科隆不仅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欧洲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之一。19世纪工业革命后,科隆成为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港口。二战期间遭严重轰炸,九成城区被毁,仅科隆大教堂奇迹般幸存。战后城市重建,如今科隆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城市风貌。</p><p class="ql-block">我们傍晚抵达科隆,第二天一早离开,因此只在夜晚游览了一次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科隆火车总站</p> <p class="ql-block">Crane House, 起重机屋。三幢公寓楼呈倒L型,是旅游者打卡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科隆市地标与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1248年,完工于1880年,历时超过600年。是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双塔高达157米,是德国最宏伟的教堂之一。内部珍藏 “三王圣骨匣(Shrine of the Three Kings)”,安葬着东方三博士的遗骸。登塔可俯瞰莱茵河与全城风光,日夜皆壮丽。</p> <p class="ql-block">霍亨索伦桥(Hohenzollernbrücke)。横跨莱茵河的大桥,以“爱情锁”闻名。每天有数百列火车经过。傍晚从桥上远眺大教堂,是最经典的科隆景色</p> <p class="ql-block">科布伦茨(Koblenz) 位于德国西部 莱茵河(Rhein) 与 摩泽尔河(Mosel) 的交汇处。它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科布伦茨地理位置独特,是连接莱茵河上游和摩泽尔河谷的重要枢纽,被誉为“莱茵明珠”。</p><p class="ql-block">公元前9年左右,罗马人在此建立了要塞,以防御日耳曼部落。中世纪时期,科布伦茨成为特里尔大主教的属地,是教会权力的重要据点。</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科布伦茨是莱茵浪漫之路上的代表城市之一,文化气息浓厚,被联合国列入“上中莱茵河谷世界遗产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莱茵河游船(Rheinschifffahrt)从科布伦茨出发,可顺流而下游览莱茵河中游峡谷段,两岸遍布古堡与葡萄园。我们在这里乘了两个小时的游船。在船上一边吃着便餐一边喝着啤酒和饮料一边欣赏莱茵河两岸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德意志之角(Deutsches Eck)科布伦茨最具标志性的地点,意为 “德国之角”。这里是莱茵河与摩泽尔河交汇之处,立有威廉一世骑马铜像(象征德意志统一)。登上高处可俯瞰两河汇流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 位于德国中西部,坐落在美丽的 美因河(Main) 畔,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金融、交通与文化中心,拥有欧洲中央银行、德国联邦银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被誉为“欧洲金融之都”。这里也是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故乡,有悠久的帝国历史、浓厚的人文气息与现代化的城市天际线,是一座兼具古典与未来感的国际都市。</p> <p class="ql-block">罗马广场位于法兰克福老城区的中心,是法兰克福最古老、最著名的广场之一,也是中世纪以来城市政治、商业与庆典活动的核心场所。</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最著名的一座建筑 — “罗马屋”(Römer)。自1405年起成为法兰克福市政厅,至今仍在使用。二战期间法兰克福老城几乎被夷为平地,罗马广场也在轰炸中被毁。战后经过精心修复,如今的木结构房屋多为战后按照原貌重建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罗马屋,三连尖顶的市政厅建筑,是广场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广场一侧整齐排列着精美的半木结构房屋,德国特色的木筋屋</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 “正义女神” 喷泉,象征法兰克福作为自由城市的公正与独立。喷泉右后方是老尼古拉教堂,一座14世纪的哥特式小教堂,红砖外墙与白色线条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欧元标记,后面是欧洲中央银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大教堂(Kaiserdom St. Bartholomäus)</p><p class="ql-block">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3世纪。1562年至1792年间,共有十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此加冕。</p> <p class="ql-block">美因塔(Main Tower)高度200米的现代摩天大楼,可登顶俯瞰法兰克福金融区的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