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笔耕凝力量 文心筑梦谱新篇 —— 我校老年作协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秋水(梅)

<p class="ql-block">  秋阳暖照,墨香萦绕。10 月 28 日上午,我校老年作家协会工作会议在 3 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校长刘开连、常务副校长何世旺、校领导杨洪全与作协会员齐聚一堂,共话作协发展,共商创作方向,会议由作协秘书长吴祖梅主持。​</p><p class="ql-block"> “文者,贯道之器也。” 作协会长刘润森首先回顾今年十月前的工作,言语间满是对银龄创作的自豪。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作协积极对接省市老干局、省市老年大学征文活动,校园动态报道及时精准;《银龄情韵》内刊(第 15-19 期)接连付梓,6 期公众号推文鲜活呈现,累计收录 50 余篇(首)优质文稿,成为展现银龄风采的重要窗口。更令人振奋的是,会员作品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为校争光;为重温《兴国调查》95 周年,五月作协组织会员赴永丰采风,大家踏寻红色足迹、聆听岁月故事,归来后笔底生花,创作出一批饱含深情的佳作,同时吸纳多名新会员,为作协注入新鲜血液。​</p> <p class="ql-block">  谈及后期工作,刘润森会长明确方向:“既要当好文化传播的‘前锋’,也要做好内容深耕的‘后卫’。” 未来将持续办好《银龄情韵》内刊与公众号,聚焦 “师生精神风貌” 与 “校园文化” 两大核心主题,让每一篇文字都成为传递校园温度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常务副校长何世旺在发言中,着重强调宣传报道的使命价值。他指出,作协会员是学校宣传工作的 “骨干力量” 与 “文化喉舌”,需深刻认识宣传报道的重要性,以敏锐视角深挖师生中的典型事例,策划 “银龄逐梦”“校园文脉” 等专题报道;同时创新宣传形式,融合图文、短视频等多元载体,加强与省市老年大学的协作联动,让我校的文化声量传得更开、更远,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自由探讨环节,校领导杨洪全与会员们畅所欲言,思想火花频频碰撞。大家一致认为,作协骨干要做 “生活的有心人”,正如朱熹所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需从晨练的活力、课堂的专注、社团的热闹中捕捉创作灵感,多挖掘积极向上的素材,用 “接地气、有温度” 的作品服务老年大学,让文字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  校长刘开连在总结中,首先肯定了作协的亮眼成绩:“如今我校内刊、公众号的影响力,以及会员作品的含金量,已成为省市老年大学圈的‘亮眼名片’,这离不开每一位银龄作者的笔耕不辍。” 他表示,学校将始终大力支持作协工作,同时叮嘱会员:“创作需紧跟政策导向,才能写出充满正能量的时代篇章;更要扎根群众生活,以细腻细节打动人心,以深刻思考彰显厚度。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让作品与时代同频,既有‘烟火气’,又有‘时代感’。” 他特别鼓励会员多写反映老年大学师生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的作品,让文字成为记录校园发展、彰显银龄风采的 “活档案”。​</p><p class="ql-block">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握牢手中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文字的沃土上继续耕耘,为我校文化建设注入更多银龄力量。</p>